

摘要:對深圳市主要公園內的園林植物進行實地調查統計,得出共有園林植物80科203屬281種(包含變種和栽培種)。從區系地理學角度研究表明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的地理成分具有典型的熱帶性,與深圳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特點一致,但外來種所占比例比鄉土樹種要高,建議在園林建設應用中增加鄉土樹種。
關鍵詞:深圳公園;園林植物;地理成分;鄉土種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3)01-0000-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環境的質量,尤其是在城市中,似乎發展得越快,留給人們的自然環境越少,于是人們形成了對城市公園的依賴性,因而對城市公園的設計要求較高,合理的綠化則成為公園設計的重點。研究植物地理成分可得知植物成分類型并鑒定所選樹種是否符合當地氣候條件,這樣便于植被恢復和合理保護、利用植物資源。因此,研究植物地理成分便于配置中適地適樹原則的落實,對園林植物的應用具有很切實的意義。
現階段,進行城市植物區系研究的范圍較廣,如對連云港市、淮南市和漳州市進行了植物區系和植物資源的研究[1~3];在城市的大學校園園林植物方面,黃川騰等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對校園園林植物的地理成分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園林綠化提出建議[4],丁圣彥等對河南大學校園植物區系進行了初步研究[5];有關城市公園植物區系研究的只有樂山海棠公園、柳州市龍潭和都樂公園、玉溪聶爾公園[6~8]。本文通過對深圳市福田區的中心公園、筆架山公園、梅林公園等的主要園林植物進行地理成份分析,以期為城市公園的園林植物改造提供依據,同時也為深圳市周邊其他公園的建設提供參考。
1自然地理條件
深圳市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冬季受東北季風和東北信風以及北方寒流的共同影響,干旱,有時稍冷。年均氣溫22.4℃,最高月均溫28.1℃,最低月均溫12.1℃,絕對高溫36.6℃,絕對低溫1.4℃。每年5~9月為雨季,又是臺風季節,有3~5次臺風,最大風力可達12級。年最大降雨量2 662.2 mm,日最大降雨量354.0 mm。全年相對濕度較大,年均80%以上。蒸發量較大,年均1 500.0~1 800.0 mm。全年日照時數較長,達2 281.0 h,輻射熱豐富,多達523.35kJ/m2。氣候環境適宜熱帶、亞熱帶植物的生長。
2研究方法
實地調查和記錄深圳市福田區的中心公園、筆架山公園、梅林公園等公園的園林植物種類,帶回不識別的種的標本進行鑒定。統計后,結合吳征鎰《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9]、《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10]和《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11]進行植物地理成分統計分析。在研究的內容中,中國鄉土植物是指原產于中國的植物;嶺南植物是指原產于廣東、廣西和海南的植物;外來植物是指原產于中國境外的植物[12]。
3結果與分析
深圳城市公園共有園林植物80科203屬281種(包含變種和栽培種),包括蕨類植物1科1屬2種,裸子植物5科7屬8種,被子植物74科195屬271種。
3.1科的組成與地理成分分析
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科的屬種組成(如表1),根據各科中種的數量,可將園林植物科劃分為:大型科(≥20種科),小型科(10~20種科),寡種科(2~9種科),單種科(1種)。
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組成中大型科只有棕櫚科,占總科數的1.25%,所屬種數21種,占總種數的7.47%;小型科有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蘇木科、夾竹桃科、紫葳科共6科,占總科數的7.5%,所屬種數75種,占總種數的26.69%;寡種科最多,主要有禾本科、蝶形花科、木蘭科、茜草科、天南星科、薔薇科、含羞草科等38科,占總科數的47.5%,所含種數150種,占總種數的53.38%;單種科主要有南洋杉科、蘇鐵科、杉科、椴樹科、番荔枝科、酢漿草科等35科,占總科數43.75%,所含種類較少,僅占12.46%。可見,棕櫚科、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蘇木科、夾竹桃科、紫葳科、禾本科、蝶形花科、木蘭科、茜草科、天南星科、薔薇科、含羞草科等是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的優勢科,它們是構成城市公園景觀的重要成分,主要以公園行道樹和園景樹的形式存在。
根據吳征鎰《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進行統計分析,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科的地理成分有14個分布類型(見表2)。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包括世界分布科、熱帶分布科和溫帶分布科。世界分布科有10科。熱帶分布科包括泛熱帶分布、東亞及熱帶南美間斷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和熱帶美洲至熱帶非洲間斷分布,共60科,占總科數的85.71%。溫帶分布科包括南半球熱帶以外間斷或星散分布、北溫帶分布、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和地中海區、西亞至中亞分布,共10科,占總科數的14.29%。從科級水平上看,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熱帶性質非常明顯。
3.2屬的組成與地理成分分析
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根據各屬中種的數量,可將園林植物屬劃分為:多種屬(≥10種屬)、寡種屬(2~9種屬)和單種屬(1種屬)。多種屬僅榕屬(Ficus)1屬,占總屬數的0.51%,含14種,占總種數的5.11%,該屬植物占總屬種數比例不高,但個體數量眾多;寡種屬共41個,占總屬數的20.92%,含106種,占總種數的38.69%,在總種數中比例較高,屬種比約1:2.6,其中較為重要的屬有簕竹屬(Bambusa)、蒲桃屬(Syzygium)、風鈴木屬(Tabebuia)、欖仁屬(Terminalia)、山扁豆屬、刺葵屬(Phoenix)、沿階草屬(Ophiopogon)、含笑屬(Michelia)、紫薇屬(Lagerstroemia)、木槿屬(Hibiscus)等。多種屬和寡種屬的個體數量在深圳城市公園內較龐大,占據主導地位;單種屬154個,占總屬屬的78.57%,占總種數的56.20%,但個體數量并不占優勢。
根據吳征鎰《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的地理成分劃分,在我國15個分布區類型中,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地理成分缺少中亞分布類型,其14個分布區類型,見表2。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包括世界分布屬、熱帶分布屬、溫帶分布屬和中國特有屬。世界分布只有鼠尾草屬(Salvia),共1屬。熱帶分布屬包括泛熱帶分布、熱帶亞洲和熱帶美洲間斷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和熱帶亞洲(印度至馬來西亞),共171屬,占總屬數的84.65%。溫帶分布屬包括北溫帶分布、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舊世界溫帶分布、溫帶亞洲分布、地中海、西亞至中亞分布和東亞分布,共30屬,占總屬數的14.85%。中國特有屬只有麻竹屬(Dendrocalamus),共 1屬,占總屬數的0.50%。從屬級上,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的熱帶性質很明顯。
3.3 鄉土植物和外來植物組成分析
從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種級水平看,外來樹種148種,占總數的52.67%,鄉土樹種為133種,占總種數的47.33%;其中嶺南樹種110種,占總數的39.15%。
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在科內種數組成上,棕櫚科最多(16屬,21種),外來種占科內種數的66.67%,如三藥檳榔Areca triandra、假檳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金山葵Arecastrum romanzoffianum、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等共14種;桑科(4屬,18種),鄉土樹種11種,其中嶺南樹種9種,外來種有小葉榕Ficus microcarpa、菩提樹F. religiosa、花葉垂榕F. benjamina cv.Variegata、印度膠榕F. elastica、大琴榕F. lyrata、菠蘿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面包樹Artocarpus communis7種;大戟科(13屬,15種),外來種有雪花木Breynia nivosa、變葉木Codiaeum variegatum、琴葉珊瑚Jatropha pandurifolia、狗尾紅Acalypha hispida、肖黃櫨Euphorbia cotinifolia、彩葉紅桑A. wilkesiana cv. Amabilis6種;桃金娘科(7屬,12種)大部分是外來種,如紅果仔Eugenia uniflora、白千層Melaleuca cajuputi subsp. cumingiana、黃金香柳M. quinquenervia、尾葉桉Eucalyptus urophylla等9種;蘇木科(6屬,10種)外來種8種,占80%,只有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和羊蹄甲B. purpurea是鄉土樹種,其它如鐵刀木Senna siamea、臘腸樹Cassia fistula、翅莢決明S. alata等都是外來種;紫葳科(7屬,10種)外來種有8種,如貓尾木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藍花楹Jacaranda acutifolia、蒜香藤Pseudocalymma alliaceum等;夾竹桃科(8屬,10種)種外來植物有7種,包括軟枝黃蟬Allamanda cathartica、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雞蛋花Plumeria rubra、夾竹桃Nerium oleander等;此外,6種(包括6種)到9種(包括9種)共有9個科,共有61種,其中外來種有31種,如龜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梔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荷花玉蘭Magnolia grandiflora等,這9科中含羞草科(7屬,7種)和馬鞭草科(3屬,6種)全為外來種。
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在屬內種數組成上,最大的屬是榕屬(14種),榕屬中外來種有5種,它們是花葉垂榕、印度膠榕、大琴榕、小葉榕、菩提樹;簕竹屬(6種)全為鄉土樹種;蒲桃屬(4種)中只有蒲桃Syzygium jambos一種是外來種;風鈴木屬(4種)中有黃花風鈴木Tabebuia chrysantha、紅花風鈴木T. pentaphylla、薔薇風鈴花T. rosea共3種外來種;欖仁屬(4種)中有3種外來種,如阿江欖仁Terminalia arjuna、 小葉欖仁T. mantaly、莫氏欖仁T. muelleri;魚尾葵屬(3種)全部為鄉土種,如短穗魚尾葵Caryota mitis、魚尾葵C. ochlandra、董棕C. urens。
所謂鄉土樹種或稱本地樹種,是指某一地區內原先就有自然分布生長,而不是從其它地區遷移或引入的物種。鄉土樹種最能適應當地氣候、土壤等生態環境條件,適應性強,在園林中栽培應用,較易獲得良好生長,也易于養護管理,具有適地適樹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價值,體現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的原則。
從育種學上說,引種到自然分布區外的樹種,無論是本國的或外國的,都稱為外來樹種。外來種的引種,最初的想法是打破一成不變的傳統綠化模式,新品種的應用可以豐富景觀,為園林設計師提供更多選擇,豐富綠化品種,給人們帶來更多更新鮮的享受。但現在一味地追求新和奇,大量應用外來樹種,種類接近鄉土樹種。在外來種的應用上,要考慮其是否適應當地氣候環境,所建立的景觀是否能持續,是否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等多方面問題。鄉土樹種遠比外來種更合適當地的景觀建設,因為其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種類多,且培育成本較低,風險低,能更好地形成當地的特色景觀。棕櫚科作為嶺南特色樹種,卻有66.67%的外來種,應增加散尾棕Arenga engleri、刺葵Phoenix hanceana、桄榔Arenga pinnata;木蘭科的樂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深山含笑M. maudiae、醉香含笑M. macclurei;蘇木科的首冠藤Bauhinia corymbosa、酸豆Tamarindus indica、中國無憂樹Saraca dives;金縷梅科的紅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等鄉土樹種的應用[13]。
4結論與討論
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共有281種(包括亞種、變種),隸屬80科203屬,從區系地理學角度研究表明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的地理成分具有典型的熱帶性。其中熱帶性的科,包括有泛熱帶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東亞及熱帶南美間斷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熱帶美洲至熱帶非洲間斷分布6種分布類型,占總科數的85.71%;熱帶性的屬,包括泛熱帶分布、熱帶亞洲和熱帶美洲間斷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熱帶亞洲(印度至馬來西亞)6種分布類型,占總屬數的84.65%,這反映了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地理成分以熱帶和亞熱帶成分占優勢,與深圳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特點一致。
從深圳城市公園園林植物來源來說,外來樹種148種,占總數的52.67%,而鄉土樹種為133種,占總種數的47.33%;其中嶺南樹種110種,占總數的39.15%。外來種在深圳城市公園園林建設中所占比例比鄉土樹種高,這說明深圳城市公園注重應用引進植物資源,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景觀的多樣性,但是過多地引種一方面導致本地的景觀特色被弱化,不符合植物造景“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原則;另一方面給養護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難。
通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深圳城市公園應當適當增加一些觀賞價值較高的鄉土樹種,擴大嶺南植物屬、種的比例,這樣既能體現嶺南園林的景觀特色,又豐富了景觀。可以選擇的植物種類如:海南石梓Gmelina hainanensis、大葉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海南菜豆樹Radermachera hainanensis、重陽木Bischofia polycarpa、香蒲桃Syzygium odortum、海南大風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展毛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毛稔M. sanguineum、粉葉羊蹄甲Bauhinia glauca、錫葉藤Tetracera asiatica等[14]。同時,應避免大片種植有安全隱患的樹種,如南洋楹Falcataria moluccana、尾葉桉、芒果Mangifera indica、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 等枝條易折的樹種宜少種或者種在后排位置;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易受病蟲害危害,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石栗Aleurites moluccanus、白千層等易吸引白蟻,這些樹種在種植后宜定期檢查病蟲害。在深圳市城市公園宜多種植適應當地環境、木質堅實、深根性、抗風性能強、樹形優美且病蟲害少,特別是不易受白蟻危害的樹種,如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尖葉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小葉榕、黃葛榕Ficus virens var. sublanceolata、高山榕F. altissim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龍眼Dimocarpus longan 、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鳳凰木Delonix regia等樹種;水邊種植應多選擇有季相變化的植物,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 imbricatum以及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鳶尾Iris tectorum等植物。
參考文獻:
[1] 尚富德,苗琛,張培強. 連云港市植物區系和植物資源的研究[J].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
31(1):84-86.
[2] 張曲雨,胡東,杜鵬志. 淮南市植物區系特征與大通煤礦廢棄區植被狀況的比較分析[J]. 首都師范大學
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0(5):47-53.
[3] 江藝平. 漳州市植物區系特征及其地帶性植被特征點淺議[J]. 林業勘察設計,2000,(2):60-63.
[4] 黃川騰,黃崢,李榮喜,等.校園園林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及其園林綠化意義[J].廣東林業科技,2011,27(2):72-77.
[5] 丁圣彥,馮貴香,李黎. 河南大學校園植物區系初步分析[J]. 河南大學學報,2002,32(3):51-55.
[6] 黃嬌. 樂山海棠公園植物的區系配置[J]. 貴州農業科學,2010,(11):.196-199.
[7] 梁健英,陸益新,韋毅剛. 柳州市龍潭、都樂公園植物區系特點[J]. 廣西植物,1993,13(1):32-40.
[8] 李竹英. 聶耳公園種子植物區系的組成及分布[J]. 貴州農業科學,2011,(7):182-183.
[9] 吳征鎰,周浙昆,李德銖,等.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
245-257.
[10] 吳征鎰.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
[11] 吳征鎰,孫航,李德銖,等.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2] 莊雪影. 園林樹木學(華南本)[M].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13] 李定如,古炎坤,李秉滔. 華南園林綠化鄉土樹種探討(二)[J]. 廣東園林,2006,28(3):21-29.
[14] 胡競愷. 鄉土觀賞植物資源在深圳城市公園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 現代農業科學,2008,15(11):
93-96.
審稿編輯:李小川 廖文波
作者簡介:
李薇(1988-),女,湖北武穴人
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園林植物與城市綠化
E-mail:liwei6237362@126.com
通訊作者:
崔大方(1964-),男,教授
E-mail:cuidf@sca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