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爾夫球場景觀由高爾夫硬質景觀和高爾夫軟質景觀組成,其中高爾夫硬質景觀可分為點、線、面三類。點的元素主要有建筑、沙坑、小品;線的元素主要有道路的起伏變化、駁岸的曲線等;面的元素主要是場地造型的變化。軟質景觀主要指植被和水體,植被以草坪為主,水體主要形式為湖泊和小溪。所有景觀元素的設計必須體現使用、審美和生態三大功能的平衡。
關鍵詞:高爾夫球場;硬質景觀;軟質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3)01-0000-00
引言
500多年前,高爾夫運動在蘇格蘭開始出現并盛行,早期球場風格均為林克斯球場,由打球者設計完成,基本保留了自然風貌。隨著時間推移和技術的進步,人們不再拘泥于林克斯風格,而更加注重發掘并利用當地環境特點,設計出融合了自然風光的球場景觀。如今高爾夫球場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眾多設計師投身其中,多樣的設計理念和多變的表現手法極大地豐富了球場風格。目前,中國高爾夫球場數量已超過500個,高爾夫產業蘊藏著無限潛力,但國內對高爾夫的研究,尤其是高爾夫球場景觀設計的分析研究還遠遠不夠。高爾夫球場景觀因素貫穿于球場設計、建造、運營的全過程,對高爾夫球場的工程造價、運營成本、競技活動等有著重大影響。高爾夫球場景觀元素的分類匯總和設計研究對高爾夫球場的合理建設和科學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1 高爾夫球場硬質景觀設計
作為現代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硬質景觀是構成整體形象的決定性因素之一。1975年,硬質景觀(Hard Landscape)的概念在英國人M.蓋奇 (Michael Gage)和M.凡登堡(Merits Vandenberg)編著的《城市硬質景觀設計》一書中被首次提出[1]。我們可將以植物、水體等為主的城市景觀定義為軟質景觀;相對于軟質景觀而言,以人工材料處理為主的城市景觀為硬質景觀。
依據美學原則,可將高爾夫球場硬質景觀分為點、線、面三類。點的元素主要有建筑、沙坑、小品,小品又分為設施小品和園林小品;線的元素主要有道路、駁岸等;面的元素主要指場地造型的變化[2、3]。
1.1點的元素及設計要點
1.1.1建筑 會所是整個高爾夫球場的運營中心,集辦公、休閑、餐飲、商務等功能于一體。會所的外觀、內飾不僅展現出球會對高爾夫運動的理解和詮釋,更體現出球會的文化內涵和內在品質。
我國高爾夫會所大多數為歐式風格,設計理念多樣,有些球場以實用至上為原則(圖1),但更多的球場追求高調奢華(圖2),強調個性。會所處于球場最精華的位置,能夠使人最直觀、最清晰地感受到球場之美;會所結構形式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人文、環境等因素,要與球場風格相融合;所選取的建筑材料、裝飾材料既要保證高品質,也要注重與球會的文化相匹配,與球場所倡導的精神相一致。
1.1.2 沙坑 古老的圣安德魯斯球場上大大小小的自然坑穴逐漸成為球場中重要的景觀元素。球場中沙坑一般分為果嶺沙坑和球道沙坑;沙坑的主要作用是懲罰過失擊球,同時可以指示擊球方向和豐富景觀效果。沙坑具有很強的觀賞功能:白與碧、點與面、剛與柔的一系列對比,這些都能顯著增加球場景觀多樣性和層次感(圖3、4)。
地形是決定沙坑位置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沒有植物和缺少三維景象的平地,大而輪廓清晰的沙坑的使用可以弱化其單調感[4];必須結合球場建造成本和養護成本,合理確定沙坑數量和面積;選擇沙坑沙時要綜合考慮沙子的粒徑、形狀、純度、成分和顏色對打球產生的影響。常用沙子顏色有白色、淡褐色、黃褐色、淺灰色等,淺色沙子能更好地反襯出草坪的綠色,有更顯眼的視覺對比效果。沙坑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可深可淺、可規則可自由,沒有任何約束。
1.1.3小品 球場中小品一般分為設施小品和園林小品兩類,可供休息、裝飾、照明、展示和為球場管理及球手使用。小品既能美化球場環境,增加打球趣味,豐富球場內涵,又能使人從中獲得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5]。
1)設施小品:休息廳、管理房等建筑類小品是球場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管理房、休息廳設計形式多樣,造型多變。管理房多位于水源周邊的隱蔽地方,休息廳多位于發球臺附近。建筑類小品設計時要與山、水、植物有機結合,實現情景交融,營造濃厚的人文意境。
隨著燈光球場的數量逐漸增多,造型各異、各具神韻的燈具成為球場夜間最為顯眼的景觀要素。燈具設計時可將民族風格與現代高爾夫文化結合起來,體現獨特的審美韻味[6]。
指示牌出現在高爾夫球場的每個角落,包括球場導視牌、果嶺指示物、發球臺指示物、球道指示物等。指示牌材質、形態各異,需根據球場整體景觀特征進行巧妙構思,做到顯眼而不突兀。一般造型需簡潔大方,色彩要明朗醒目,并通過配植適當植物加以襯托,兩者色彩要協調統一[7]。
座椅、垃圾箱、時鐘等設施小品均有具體的使用功能,同時也是重要的景觀點綴物,必須與球場整體風格一致。
2)園林小品:雕塑小品廣泛應用在公園高爾夫球場中,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雕塑類小品按內容可分為紀念性雕塑、主題性雕塑和裝飾性雕塑。球場中雕塑小品多分布在球場入口、會所、休息廳附近。景觀雕塑不僅是立體造型藝術品,更多地還應與環境緊密結合,融入環境,營造出更賞心悅目的欣賞意境[8]。好的雕塑往往成為小范圍的景觀中心,不僅可以帶來視覺的享受,更可以給觀賞者帶來精神享受。
斯維爾坎橋(圖5)已經成為了圣安德魯斯球場的標志,承載了無數高球英豪的感情。景觀橋(圖6)是高爾夫球場的重要景觀要素,基本上每個高爾夫球場都會有。球場中的景觀橋造型千姿百態,結構巧妙奇特,從原來利用天然材質建造的簡單竹橋、木橋、藤橋、索橋,發展到現在形式多樣的拱橋、廊橋、曲橋等[9]。
景觀石和噴泉同樣是球場景觀的主要組成部分,對豐富球場景觀有重要作用。
1.2 線的元素及設計要點
1.2.1道路 道路是球場的骨架和脈絡,是各個景觀元素之間的紐帶,具有組織交通和分割空間的作用。道路類型多樣,材質多樣,有混凝土路(圖7)、瀝青路、磚石路、卵石路等(圖8)。
道路的布局需綜合考慮球場地形的起伏、球道的分布和球場的管理需要后進行統一規劃,要有明確的方向性和指引性;同時道路要與會所相聯系,不走回頭路;道路設計時要與景相通,因景得路,講求曲折性,做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以增加景深,豐富景觀層次,活躍空間氣氛[10]。
球場中鋪裝材料主要分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其中,天然石材和木材是應用最廣泛的。鋪裝圖案設計要與球場的風格相結合,既要根據具體位置的環境選擇材料與形式,也要研究鋪裝的寓意和趣味,使鋪裝更好地成為整體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鋪裝面應有柔和的光線和色彩,減少反光,避免刺眼[11~13]。
1.2.2駁岸 駁岸是水域和陸域的交界線,是高爾夫球場一道獨特的線形景觀,極具景觀美學價值[14]。駁岸具有穩定岸壁、保護河岸不被沖刷或水淹的作用。
球場中最常見的是自然式山石駁岸和植物緩坡生態駁岸。駁岸設計需結合球場風格、地形地貌、水面特點、材料特性,并考慮施工方法、技術經濟要求;駁岸的形式直接影響著水體的景觀形象,水體駁岸的變化會影響水的形與色、動與靜。駁岸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設計,除了形式上的自然美觀,更要注重人文內涵的挖掘。單單滿足功能需求,不足以成為優秀的駁岸設計[15]。
1.3 面的元素
高爾夫地形是球場的骨架,是其它景觀要素的載體和背景,地形地貌決定了球場的整體風格。理論上高爾夫球場可建于任何地貌類型的地區,從平地到丘陵到山地,從草原到森林到沙漠均可。但從美學和建造角度考慮,舒展起伏、富于變化的山丘地形更宜興建球場,隆起的平臺作為發球臺,高大的樹木勾畫出球道的輪廓并襯托出果嶺。
任何對原始地貌和植被的肆意破壞都是對生態環境的深度摧毀,并將誘發新環境的生態危機[16]。地形設計應盡量多地保留原有植被,以天然景觀為藍本,形成顯著的地域性特色,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景觀效果。
2 高爾夫球場軟質景觀設計
軟質景觀是相對于建筑、硬質鋪裝而言的,它主要由植物、水體等構成,富于自然變化。植物和水體的合理設計是高爾夫球場景觀設計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
2.1 植被元素及設計要點
草坪是高爾夫景觀的主體,是其它景觀元素的背景。不同部位草坪顏色、高度的變化是高爾夫球場最顯著的景觀,同時草坪顏色的季節變化體現出最自然的色彩美。
古老的林克斯球場幾乎沒有樹木。而在公園高爾夫球場中,樹木成為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據高爾夫運動的競技特點,球場中各球道之間應盡量避免互見,這樣有利于球手專心打球。這就需要在相鄰球道間配置不同樹種的樹木,營造一堵綠色圍墻,起到隔絕作用,既防止不準確擊球傷害打球人員;同時樹木還具有指示作用;而且不同高低和類型的灌木和花卉還可以增加高爾夫球場景觀層次,形成連續的景觀效果和鮮明的季相變化(圖9、10)。
植物配置設計應在滿足球場不同特征區域對植物的要求的同時,盡量保留球場中原有的樹木;最好選擇當地樹木作為骨干樹種,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從設計付諸實踐開始,時間因子即開始對植物景觀的設計效果產生影響。高爾夫球場植物配置一定要把現在和將來連接起來,優秀的高爾夫植物景觀設計應當是時間長鏈中堅實穩定的一環。
2.2 水體元素及設計要點
“凡是成功的園林,都能注意水的應用,正如一個美女一樣,那一雙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17]”。水可以說是高爾夫球場的血液,有了水才有了生命力和靈氣,才能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情境。水體不僅可以起到蓄水灌溉、泄洪防澇的作用,同時能豐富打球策略,提高球場難度。
作為球場中重要的景觀和障礙,水體設計在球場規劃設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水體設計應盡量保留、優先利用原有水域;要綜合考慮障礙作用、排水作用和水源供給作用,合理確定位置和大小;水體可以開闊,也可以小巧,可以平靜如畫,也可以激蕩迸流,但都需要與球場整體風格一致(圖11、12)。
3 結語
高爾夫球場景觀設計中,實用、審美和生態三大功能密切聯系,缺一不可。球場的景觀品質由可打性、可觀賞性和可維護性共同衡量,使用功能、觀賞功能和生態功能在時間上的并存性,使高爾夫球場景觀有了明確的使用、觀賞和生態要求。在球場景觀設計中必須綜合考慮三大功能,并貫穿全程。隨著中國高爾夫球場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尊重自然,回歸傳統,盡可能地利用原有場地條件,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環境已成為共識,高爾夫球場設計開始返璞歸真,尋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Michael Gage,Maritz Vandenberg.城市硬質景觀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5,3.
[2]陳開森.淺析園林綠地硬質景觀設計[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5,9(3):125-126.
[3]廖艷紅.試論城市硬質景觀的設計與建設[J].中外建筑,1999,2:5.
[4]吳增輝.沙坑的設計[J].中國高爾夫管理,2005,3:31-34.
[5]張炎,畢慶坤.淺論園林小品的發展趨勢.現代園林,1999,10:36-39.
[6]王永軍,孫嵐.傳統燈具設計的藝術特征及其現代運用[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0,19(4):135-140.
[7]竇奕.園林小品及園林小建筑[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8]陳珠艷.現代城市景觀雕塑設計之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70-73.
[9]武斌,龔玉何.淺談景觀橋造型藝術與文化背景[J].技術與市場,2007,5:26-29.
[10]谷麗榮.園路設計研究[D].海南:華南熱帶農業大學,2007.
[11]金井格.道路和廣場的地面鋪裝[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12]毛培琳.園林鋪地[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13]竇陽,王宜彧.淺談園路鋪裝的形式及其裝飾作用[J].北京園林,2010,26(91):21-23.
[14]樹全.城市水景中的駁岸設計[D].江蘇:南京農業大學,2007.
[15]俞孔堅,李迪華.城市河道及濱水地帶的“整治”與“美化”[J].現代城市研究,2003(5):29-32.
[16]袁華瑩.中國高爾夫球場用地現狀與發展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6:14-16.
[17]陳從周.中國園林[M].廣東:廣東旅游出版社,2004.
審稿編輯:周厚高 趙曉銘
作者簡介:
王艷(1987- ),女,山西晉中人
本科,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
E-mail:yanwang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