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2日在中紀委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大會上就反腐倡廉工作作了重要講話,這個講話真的十分重要和非常重要。讓我的文友也是老哥漢鏡堂先生高興地在QQ上表達振奮之意:“鼓掌——習近平總書記22日在中紀委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是習書記講話中精彩的語句,愚理解也是精華部分。同日各大網站和央視《新聞聯(lián)播》也報道了這個消息。還有更精彩的話語: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籠子”為何物人人皆知,總書記說的“籠子”乃關進權力的無形籠子,是把一些人手中無拘無束、胡用濫用、為所欲為的權力關進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種特殊的籠子的性質和作用愚以前的拙文曾有探討,不再贅言,今天有必要再掰扯掰扯籠子的本身。
一是籠子的結實程度。既然要關東西,那么籠子先決條件是要能關住籠中物。要關住東西首先得牢固結實,不至于剛剛把一只猛虎置于籠中就被它稍一用力破籠而出,這樣的籠子形同虛設,一撞就破有何用?因而說,有了籠子還必須結實,結實不結實至關重要,采用什么材質尤為講究和重要。看這些年貪腐官員的能耐和水平,一般材質如紙籠子、柳條籠子、木籠子、鋁籠子之類的怕是不行,非鐵籠子鋼籠子不可,且籠子的縱橫條棍直徑須足夠粗壯。隨著形式的發(fā)展,貪腐們勢必會花樣翻新與中央玩游戲,所以說,籠子也應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情況新動態(tài),材質有可能仍需不斷更新。
二是籠子的孔眼多大。籠子結實是先決條件,但僅僅結實還不行,孔眼大小也同樣決定著能否關住籠中之物。孔眼過大籠中物可以不太費力氣輕易逃脫,究竟多大的直徑合適呢?這要視反腐制度設計而定。習書記說,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也即不但要打大個兒的豺狼虎豹,對小個頭的蒼蠅蚊子臭蟲也不能放過和姑息遷就。這就給出“孔眼”直徑的尺寸了,這個籠子孔眼的直徑應該比蒼蠅蚊子臭蟲的個頭兒更小。
三是把什么東西裝進去。簡單說是把權力裝進去,但要講求的是把什么權利裝進去。從道理上講,應該把一切權力都裝進去,只有這樣權力才能陽光下運行,才能為人民服務。在此,是否有必要對權力本身借勢來一次認真的梳理和審視,哪些權利應該有和必須有,哪些權利可有可無或本不該有,如一些領導干部的特權特供、公車私用、公款消費等等。把權力的種類和總量盡量減少,不但深得民眾擁護,同時也可以減少籠子的數(shù)量,于黨于國于民皆有百利而無一害。如若設計中權力種類和數(shù)量得不到控制和抑制,客觀上貪腐必然增加,管理權力所耗的精力也越大。有效管理權力,首先是限制權力的滋生和增加,嚴格限制新權力的出臺。取消不該有的權力,比關它進籠子效果更好。
四是籠子的鎖鑰匙。是籠子就得有個門,得加一把管用的鎖頭,方能把籠中物裝進去。鎖的鑰匙就顯得極為重要和關鍵,這也是能否真正做到裝進籠子的核心所在。再結實孔眼再小,有人給開門,一切努力全白費。故而,如何掌管好這把鑰匙就成了事情成敗之關鍵。關罪犯的牢門一般而言堅固無比,但如若有人違法打開牢門會怎樣呢?所以,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必不可少。如何應對家賊內鬼作祟,在設計時就應當把這一環(huán)作為重中之重加以考慮,盡量避免因為某個環(huán)節(jié)在設計時留有漏洞和缺憾。
其實,愚是把無形的籠子作有形的籠子來比喻了。上述幾點在現(xiàn)實中皆為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就連所說的“籠子”依然是這樣。這原本就是政治法律制度和政策層面上的東西,是通過法律和制度的有關條文約束權力,防止權力失控和濫施濫為,使權力真正做到“為民所用”。
制約權利的籠子這玩意兒,其實并不陌生,古今中外史書上和現(xiàn)在見諸于文學影視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所體現(xiàn)。不說外國,僅說中國,不能說,中國以往對權力就沒有限制、制約和監(jiān)督,也不能說中國就從未有過制約權力的籠子,如果這樣認為則不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態(tài)度。歷朝歷代屢屢整治朝綱殺貪官的先例一數(shù)一大把,今日共產黨領導的新社會更是凸顯。過去,沒有這樣大張旗鼓地公開直呼“籠子”,但那無形的籠子也隱隱可見。不同的是,今天鄭重嚴肅地提出“籠子”的重要性,是說明以前的“籠子”存在一些問題,如若沒有問題,習總書記也不至于此時在大會上嚴肅認真地提出來。這幾年,民眾對貪腐深惡痛絕,網文說似乎越反越腐,越抓越多。不能說網民說的準確,但從媒體披露而言,給人表象委實如此。當然,網民不可能了解真實全貌,和官方公布情況有所不同。但貪官腐敗分子披露的“愈來愈多”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是由于今天信息通達快捷,一個腐敗分子被揭出來頃刻間傳遍世界,比以往一些內部組織處理時代在數(shù)量上顯得多了很多。二是今天中國人富裕有錢了,客觀上這些人可貪之物比以前不知多了多少倍。三是世風日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四是一些官員唯有自我,把黨性等等拋在腦后……之所以今日面臨反腐之嚴峻形勢,已經提到“亡黨亡國”的高度和危險境地,從側面也反映出現(xiàn)有的辦法有缺失,抑或力度不足,也即“籠子”上存在問題,該關進去的沒有全部被關進去,有的關了進去又莫名其妙地出來了,致使一些官員膽大妄為無視黨紀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身試法,從河南交通廳幾個“前腐后繼”的廳長可窺視一斑。
古今中外,仿佛沒有貪腐的社會不存在,任何制度任何國度都難免貪腐現(xiàn)象,只是各國存在多寡輕重不同罷了。國家興盛,關鍵在于如何管理好權力的使用,這也是考驗執(zhí)政者治國能力非常關鍵的坎兒。權力管好了,社會勢必人心穩(wěn)定長治久安,人民必然安居樂業(yè)幸福安康,國家必然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生機勃勃繁榮富強。反之,必定貪腐猖獗,民怨載道,社會動蕩,甚至危及社稷江山。今天說,貪腐再不遏制亡黨亡國并非杞人憂天或危言聳聽,而是頭腦格外清醒的警示。
打個不恰當?shù)谋扔鳎瑱嗔腿缥覀兲焯焓褂玫碾娨话悖芎盟匆?guī)則使用就能造福人類,造福千家萬戶,如若使用不當或者失控,它也能發(fā)威現(xiàn)出惡魔的一面,危及人類危及社會危及百姓。能否發(fā)揮良性的一面,在于如何管理和使用。借這個比喻思之,權力,是否也如此呢?
期待總書記的這次講話能有晴天霹靂之萬鈞之力,從法制上、制度上把權力牢牢關進籠子,并得以有所約束和制約,讓它在陽光下運行,接受法律、制度的監(jiān)督,接受輿論和人民的監(jiān)督,真正達到“權為民所用”,使中國的社會不斷走向文明民主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