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臨沂、菏澤、青島市所屬的9個縣區27個鄉鎮81個農戶中抽取田間主栽小麥品種樣品81份,并對其品種構成和品質性狀進行分析。結果表明:81份田間小麥樣品分屬19個小麥品種,數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濟麥22、矮抗58、臨麥4號、煙農24、煙農19,均屬于中強筋類型;以容重標準判斷,有617%的小麥樣品達到國家1級標準;以容重、降落數值、籽粒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和面團穩定時間5個指標判斷,有160%的小麥樣品達到國家優質小麥二等強筋標準;菏澤小麥樣品的千粒重、容重、籽粒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顯著高于臨沂和青島,青島小麥樣品的面筋指數、面團穩定時間、面團拉伸能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顯著高于臨沂和菏澤。三市的小麥總體上屬于硬質、高蛋白質、中強筋類型,但在不同區域之間仍存在較大差異,建議今后進一步加大主推品種和良種補貼的實施力度,以全面提高山東省小麥質量水平。
關鍵詞:山東三市(臨沂、菏澤、青島);小麥品質;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S512.101(25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4-0016-05
山東屬于北方強中筋冬麥區,具有發展優質小麥的自然生態條件。近年來,在國家良種補貼政策的推動下,山東省優質小麥品種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但對這些主推品種的實際種植構成以及其在不同地區的品質性狀表現未做系統研究。2012年我們對山東省小麥主產區的臨沂、菏澤、青島進行了實地田間采樣,對抽取小麥樣品81份進行品質檢測分析,旨在為山東省小麥生產、品質改良及食品加工提供基礎數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2012年6月底至7月初,在臨沂市的郯城、蒼山、沂南和菏澤市的成武、定陶、牡丹區及青島市的平度、萊西、膠州各選3個鄉(鎮),每個鄉(鎮)各選3個村,再從每個村選取當地1個主栽小麥品種,共抽取小麥樣品81份,涉及小麥品種19個。
12主要儀器設備
JYDB100×40型小麥硬度指數測定儀(無錫錫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Perten 7200型近紅外谷物品質分析儀(瑞典波通儀器公司);GM2200型面筋分析儀(瑞典波通儀器公司);WSB-Ⅵ型智能白度計(杭州大吉光電儀器有限公司);MLU-202型實驗磨(無錫布勒機械制造有限公司);BAU-A型沉淀值測定儀(德國布拉本德公司);1900型降落數值儀(瑞典波通儀器公司);810112 型電子粉質儀(德國布拉本德公司);860701 型電子拉伸儀(德國布拉本德公司)。
13測定執行標準與方法
3結論
31通過對三市(臨沂、青島、菏澤)2012年81份小麥樣品的品種構成分析表明,抽取樣品共涉及到19個品種,其中有12個是山東省農業廳確定的主導品種,占到全省主導小麥品種總數的50%;居前五位的品種數量占總采樣量的630%,依次為濟麥22、矮抗58、臨麥4號、煙農24、煙農19,均屬于中強筋類型品種。這說明山東省確定的主導品種和良種補貼政策實施效果比較理想。
32在所取81份樣品中,按容重標準有617%的小麥樣品達到國家1級標準;同時考慮籽粒容重、降落數值、粗蛋白質、濕面筋含量和面團穩定時間5個指標,僅有13份小麥樣品達到國家優質小麥二等強筋標準,占取樣總量的160%。
332012年抽樣三市中,菏澤小麥樣品的千粒重、容重、籽粒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相對最高,青島小麥樣品的面筋指數、面團穩定時間、面團拉伸能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相對最高。
參考文獻:
[1]魏益民 谷物品質與食品品質[M]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林作揖,吳政卿,楊攀 小麥品種品質與面粉加工[J]現代面粉工業,2009,6:45-47
[3]Souza E J, Martin J M, Guttieri M J, et al Influence of genotype, environment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on spring wheat quality [J] Crop Science,2004,44:425-432
[4]荊奇,姜東,戴廷波,等 基因型與生態環境對小麥籽粒品質與蛋白質組分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0):1649-1653
[5]張艷,何中虎,周桂英,等 基因型和環境對中國冬小麥品質的影響[J] 中國糧油學報,1999,14:1-5
[6]Yao D N,Li B Y,Liang R Q,et al Effects of wheat 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s to starch properties and noodle quality[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0,5(1):63-68
[7]胡學旭,周桂英,吳麗娜,等 中國主產區小麥在品質區域間的差異[J] 作物學報,2009, 35(6):1167-1172
[8]尹成華 2007年河南省小麥品質狀況分析[J]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29(4):32-34
[9]關二旗,魏益民,張波,等 豫北地區小麥生產品種構成及品質性狀研究[J] 麥類作物學報,2010,30(6):1148-1153
[10]班進福,劉彥軍,郭進考,等 2009年冀中小麥品質狀況分析[J] 中國糧油學報,2011, 26(3):5-10
[11]黨獻民,張雪梅,任正東,等 2010年度陜西小麥主產區品質特性分析[J] 糧食加工,2011,36(3):14-19
[12]王亞平,路輝麗,王玉紅,等 2011年河南省大田小麥品質狀況研究[J] 糧食與飼料工業,2012,7:16-22
[13]Panozzo J F,Eagles H A Cultivar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quality characters in wheatⅡ Protein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0,51:62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