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機電安裝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成因,歸納了機電設備安裝常見技術及管理問題,并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機電設備;安裝;問題
前言
機電設備在安裝過程中,通常要進行單機調試和聯動調試,目的是驗證設備的可靠性,但在實際工作中會碰到很多想不到的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才能使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正常運行。
1 機電設備安裝過程分析
1.1 機電設備安裝的內容
一臺機械設備能否順利投入生產、充分發揮它的性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提高生產產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機電設備安裝的質量。機電設備安裝的主要內容包括設備的起重和搬運、機械設備整體與零部件組裝、管道配件的安裝和焊接、各種容器內部零件的裝配、電動機的安裝、儀器儀表和自動控制裝置的安裝調試、試壓以及試車運行等內容。
1.2 機電設備安裝的基本過程
機電設備安裝過程包括設備安裝前的準備、吊裝運輸、設備開箱檢驗、放線就位、設備固定、清洗、零件裝配和部件組裝調整、試運轉及工程驗收等。對不同的機械設備常采用不同的安裝方法,例如,在機床安裝過程中,對大型、重型等機床采取分體安裝法,而對中小型機床則采用整體安裝法。
2 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螺栓聯接問題。螺栓、螺母聯接是最基本的裝配形式,聯接過緊時,螺栓在機械力與電磁力的長期作用下容易產生金屬疲勞,發生剪切或螺牙滑絲等聯接過松的情況,使部件之間的裝配松動,引發事故。
2.2 振動問題。產生振動和噪音的原因較復雜,常見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類:
2.2.1 泵:轉子不平衡,軸承間隙大,轉子和定子相磨擦,轉子與殼體同心度差等,這些都是機械方面的問題。
2.2.2 電機:轉子不平衡,軸承間隙大,轉子和定子氣隙不均勻。
2.2.3 設備本身引起振動。如轉動部件材料的不均勻性、制造加工誤差產生的轉動不平衡、安裝、檢修質量不良、負荷變化時機械設備運行調整不良、軸承及軸承座故障等等,都可使設備在很小的干擾力作用下產生振動。
2.3 軸承問題
軸承在工作中允許有輕微的響聲,如果響聲過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擊聲,則表明軸承有故障。軸承振動是設備運行中常見的故障。比如設備的振動會引起軸承損壞、螺栓松動、軸承溫度異常等故障,嚴重危及設備的安全運行。軸承產生振動噪音的原因比較復雜:
2.3.1 軸承內、外圈配合表面磨損。由于這種磨損破壞了軸承與殼體、軸承與軸的配合關系,導致軸線偏離了正確的位置,在軸高速運動時產生異響。
2.3.2 軸承疲勞時,其表面金屬剝落,也會使軸承徑向間隙增大產生異響。
2.3.3 軸承潤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軸承破碎等都會產生異常的聲響。
2.3.4 軸承磨損松曠后,保持架松動損壞,也會產生異響。
2.3.5 軸承滾道的疲勞剝落會降低軸的運轉精度,使機構發生振動和噪聲。
2.4 電氣設備問題
2.4.1 安裝隔離開關時動、靜觸頭的接觸壓力與接觸面積不夠或操作不當,可能導致接觸面的電熱氧化,使接觸電阻增大,灼傷、燒蝕觸頭,造成事故。
2.4.2 電流互感器因安裝檢修不慎,使一次繞組開路,將產生很高的過電壓,危及人身與設備安全。
2.4.3 有載調壓裝置的調節裝置機構裝配錯誤,或裝配時不慎掉入雜物,卡住機構,也將發生程度不同的事故。
2.4.4 主變壓器絕緣破壞或擊穿。在安裝主變吊芯和高壓管等主要工作時掉入螺帽等雜物,器身、套管內排水不徹底,密封裝置安裝錯誤,或者在安裝中損壞,都會使主變絕緣強度大為降低,可能導致局部絕緣破壞或擊穿,造成惡性事故。
2.5 工作電流過大問題。產生過電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5.1 泵:軸承損壞,轉子與殼體相磨擦,泵內有異物等。
2.5.2 電機:功率偏小,過載電流整定偏小,線路電阻偏高,電源缺相等。
2.5.3 工藝操作:所送介質超過泵的設計能力,如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
3 機電設備安裝技術解決方案
3.1 嚴格按施工管理程序進行
對安裝工作要總體布置、統一安排,按預定計劃開展安裝工作。安裝過程中施工組織設計和設備、設施選擇是經有關科技人員共同研究商定的,通過技術計算和驗算,既有其使用價值,又可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不要隨便更改選用設備。
3.2 安裝工作要有主有次
一個安裝工程具備開工條件,首先得有電源,其次要有動力源,有提升運輸裝備。要想達到短期開工之目的,安裝工作必須有主有次,分輕重緩急。只有對所安裝得設備有一個合理的安排,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安裝工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按常規安裝方式對設備進行安裝,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每種設備的安裝,都有一定的作業方式和工作順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顛倒。只有按設計技術要求施工,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流失,例如:機床安裝,常規作業方法是先從床身等基準件開始逐步展開,在安裝的同時,逐件對機床進行找平,安裝一件找平一件。各部件找平應在機床處于自由狀態下進行。
3.4 做好調試前準備工作
設備就位之前,應對照圖紙進行檢查,核實法蘭、管口、接線盒、聯軸器以及其它需要外部連接的部位。進行設備安裝前應完成基礎和地腳螺栓的準備工作,并由檢驗員進行檢查。整理好基礎表面,設備就位,然后用墊鐵找平對中。在設備安裝過程中要進行所有必要的檢驗,以確保設備安裝符合施工圖、規范和生產廠家的安裝指導說明書。
3.5 對電器、二次回路接線、電動機及機械啟動裝置等進行檢查,并對檢查的結果加以分析
重點檢查電動機轉動是否靈活或有雜音、電動機的旋轉方向與要求的旋轉方向是否相符、電動機的軸向竄動(指滑動軸承)是否超過規定、測量電動機的振動是否超過規定的數值等。實踐證明,啟動設備正常工作和電動機啟動設備技術狀態的好壞,對電動機的正常啟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6 調試過程的技術措施。機電設備安裝完畢,必須經過仔細的檢查和準備后方可進入調試步驟。實際調試運行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問題。
3.6.1 遵循“五先五后”原則:先單機后聯調;先手動后機動;先部分后綜合;先空載后負載;先低速后高速。
3.6.2 要以“安全第一”為準則:包括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視安全的重要性。
3.6.3 有關安裝資料要真實、準確、完整,對竣工資料和工程實體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后,交付給使用單位驗收簽字。
3.6.4 按照說明書規定給軸承加油。軸承加油后有時也會出現溫度高的情況,主要是加油過多。這時現象為溫度持續不斷上升,到達某點后(一般在比正常運行溫度高10-15℃)就會維持不變,然后會逐漸下降。
3.6.5 采取一系列處理措施減小或消除震動,如軸承使用進口優質產品,軸承箱與底座的連接高強螺栓采取防松措施,嚴格檢修工藝質量,增加設備運行過程振動監測裝置等等。
4 結語
機電設備在安裝調試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設備的正常使用及其加工性能,因此,在機電設備安裝中,需要嚴格按照設備安裝的程序和工藝要求進行安裝調試,才能保證機械設備安裝精度符合要求,從而保證機械設備正常運轉,使機電設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忠旭.機械設備安裝工藝.
[2]馬福安.機修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