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工農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量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對供電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成為了行業的追求目標。我國幅員遼闊,輸電線路處于不同的環境下,受各種惡劣天氣及自然災害的影響下,很容易發生故障,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經濟損失。我國的輸電線路線路長、所覆蓋的范圍廣,一旦出現故障,查找故障點有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線路巡檢人員時時保證對線路的監測,及時了解線路的運行狀況,出現故障時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全面的搶修,從而減少電力企業的經濟損失,保證線路的正常運行。本文針對電力系統中輸電線路監測及檢查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對輸電線路的監測及檢修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電力系統;輸電線路;監測;安全檢查
1 電力系統中輸電線路監測及檢查的意義
電力系統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幾部分組成,以完成電能生產和消費的過程。電力系統把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電力裝置轉化成電能,然后再再經過輸電、配電、變電等程序供應給用戶,電能的供應實現了人們對能源的高效、無污染的使用,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快速進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使人類進入了電力的新時代,電能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
隨著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的不斷上升,電網進入了高速建設時期,從而帶動了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進程。輸電線路是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成電網運行過程中的輸送電任務,因此,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輸電線路正常運行過程中實現時時的監測和檢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電網實現科技化、智能化的基礎。科技的快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產品開始在電力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有效的推動了電力行業的發展進程,同時也對電力行業的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對于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必須有專業的技術人員,經過嚴格的上崗培訓才能進行操作,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有效的提高的工作效益,節約了企業的運行成本,對供電的安全性有了可靠的保證,有利的帶動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
2 輸電線路的監測
2.1 輸電線路動態增容的監測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電網都進行了改建、擴建工程,但在經濟發達地區,因用電量的增加,使輸電線路在用電高峰期處于超負荷的狀態,如果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則極易導致線路故障的發生,這些地區普高在高峰期實行限電政策,這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電力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了損失。面對這一問題,要想得到徹底解決,就必須要建立動態增容檢測系統,根據數學中的建模計算出導線的最大電容量,對輸電線路的溫度,張力以及環境溫度、濕度、氣壓、風速等進行嚴密的監測,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輸電線路動態增容監測系統。 輸電線路動態增容監測包括氣象監測、導線溫度監測和導線拉力監測等。
2.2 輸電線路的施工弧垂觀測
弧垂是指輸電線路懸掛曲線內的任意一點到兩個支撐懸掛物間的距離,架空的輸電線路架設是利用桿塔等支撐物將導線懸掛在支撐物之間,時間長了懸掛點間就容易松弛,出線弧垂現象。
輸電線路弧垂的監測方法主要有兩種:等長法和角度法。等長法主要是把弧垂板綁定在觀測檔的第2基桿上,綁定順序是先綁比較高的桿塔,后綁低處的,觀測原理是三點一線原理。觀察者站立的位置應該在弧垂板與觀察桿塔在同一個面上。這樣做既能避免虛光現象,又能增加觀測準確度。角度法是指確定好觀測桿塔后,查出觀測點桿塔行將要觀測的掛線橫擔高度定義為h1,測量儀測得得天頂角90°時,測量儀器高度定義為h2,橫擔至滑輪槽高度定義為h3,根據公式a=h1-h2-h3,計算出儀器到滑輪槽的高度a,來提高監測的準確性。
3 輸電線路的檢修
3.1 輸電線路的檢修模式
科學的輸電線路檢修模式是變線為點,輸電線路的檢修要求檢修人員熟練掌握電力知識,懂得在線和離線檢修方式。輸電線路檢修原則為首先要選擇好交通方便便于維修的線路,選擇質量優異,售后保障好的檢測設備;其次,要考慮一旦整個電力系統跳閘后對系統運行安全影響相對較小的輸電線路;再次,要選擇絕緣端子老化率小于3‰,且絕緣爬距滿足國家電力行業標準的線路。
(1)絕緣子檢測有在線、離線檢測,具體分為分布電壓和零值電阻檢測;(2)雷電監測:認真分析雷電系統顯示的基礎數據,如雷密度、雷電日、時間、電流強度等;(3)導地線和金具監測:采用,紅外線監測導地線、連接金具的溫度值;(4)桿塔監測:監測內容包括桿塔傾斜度、撓曲度、砼桿裂紋、鐵件腐蝕、桿塔和拉盤基礎位移值、基礎沖刷情況等。
3.2 架空輸電線路的檢修
線路檢修完全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范來執行,定期檢查、維護。絕緣檢修主要是緣子瓷質端子的清潔,據國家相關監測污染區域的劃分標準,Ⅱ級以上污區設備可以免除清掃,環境清潔度達標,減少了絕緣端子檢修的工作量。0-I級污區35 kV設備檢修要配合2.4cm/kV,Ⅲ級的66 kV設備配合2.1cm/kV;Ⅲ級以上的污區:110kV~220kV絕緣檢修配備為1.78cm/kV。此外的電氣連接檢修一般是通過紅外監測技術輔助,金屬檢測一般還是通過專業的人工定期巡視、排查來完成的。
3.3 輸電線路的防雷監測
對輸電線路的防雷監測一直是電力企業在防雷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目前我國在輸電線路的防雷監測技術上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的水平,不僅更換了電路中的零值瓷瓶,還在一定距離的桿塔上增添了絕緣子,從而有效的改善了輸電線路中的接地水平,通過對外電源的改善及避雷裝置的選擇,使我國的輸電線路防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輸電線路施工一般有如下幾個步驟:(1)施工方案、計劃的確定、審批;(2)施工技術資料的編制、交底;(3)掛絕緣端子;(4)放導引繩;(5)放線;(6)緊線;(7)附件安裝。每個步驟都要經過質檢員的嚴密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的下一個步驟。質檢部門要建立質量檢查報告、質量周報、月報及月質量趨勢圖,及時記錄監測和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并匯報項目管理者,然后由管理者盡快指派人員修復問題。施工人員一定要有專業的電工證才能上崗,上崗后要經過嚴格的實踐培訓,才能讓其進行動手操作,檢修過程中要強調電力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防止意外發生。
4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極大的帶動了電力產業的進步,在這種情況下,電力企業就更應保證供電的質量,對輸電線路實現嚴密的監測及檢修,并規范其操作行為,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安全運行,及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雷睿,電力建設施工單位工程竣工技術文件,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卓樂友,電力工程電氣設計200例,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3]國家電網公司設計、施工、監理招標文件范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