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地整理是國土資源規劃和管理的重要內容,土地整理的質量不但關系到國土資源管理的效率,也可能對地方經濟發展造成影響。本文從與土地整理質量緊密相關的測繪技術出發,對測繪技術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說明。
關鍵詞:土地整理;質量;測繪技術;應用
1 測繪工作在土地整理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土地測繪內容的不同以及應用的不同時間段,土地整理中的測繪工作可以區分為地籍測量和工程測量。前者主要服務于土地開發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項目前期進行準確的權屬界線以及各類地類界線的測量,最終工作成果是經各方確認的地籍圖。后者主要是指在工程實施的各個階段提供準確的測量資料,例如工程前期和設計階段就需要項目區域較為詳細的現狀描述,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基礎設施等。在工程的中期控制階段就需要向項目工程的控制部門(例如城管、水利部門)提供工程具體數據,在工程的后期驗收和竣工階段,工程測量的主要工作是準確繪制工程項目的效果圖以及提供相關部門要求的存檔和管理資料。土地整理項目不但全程需要測繪工作的參與,而且對測繪的精確性有著極高的技術要求,特別是在工程項目的前期決策階段,工程規劃決策是否科學和測繪的準確性是密切相關的。顯然,從規劃土地整理工作一開始,測繪工作就和土地整理工作聯系在一起,是土地整理工作的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其具體作用體現在:(1)為土地整理工程項目提供重要的決策信息;(2)通過科學測量取得有效數據,可以減少土地整理的成本支出,節約資源;(3)全面而嚴謹的測量資料,有助于工程項目的監督、監管,規范工程行為;(4)測繪工作所取得的土地資料(包括地籍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權屬等),為實現國土管理的“數字國家”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庫基礎信息。
2 土地整理工作中運用到的主要的測繪技術和方法
2.1 地籍測量。地籍測量指的是為獲得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位置、權屬界線、類型、面積等(即繪制地籍圖),地籍圖的繪制方法主要有野外實測成圖、利用攝影方法測量方法測制、編繪法以及野外采集數據機助成圖。現代地籍測繪技術主要運用的是數字地籍測繪技術,即以計算機為核心,利用外設I/O設備和軟件支持,對地籍測繪數據信息進行采集、成圖、繪圖、輸出及管理。數字地籍測量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測量精度高、現勢性、整體性、適應性強等優點。針對不同的測繪環境和要求,數字地籍測量的模式也有區分:即野外數字地籍測量模式;數字攝影地籍測量模式;業內掃描數字化地籍測量模式。在實際工作中,數字地籍測量主要指大比例尺全野外地面數字地籍測量。野外數字地籍測量模式依據使用硬件和使用時期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模式:全站儀+電子記錄薄+測圖軟件、全站儀+便攜機+測圖軟件、全站儀+掌上電腦+測圖軟件、GPS-RTK接收機+測圖軟件、GPS-RTK接收機+全站儀+掌上電腦+測圖軟件,其GPS-RTK接收機+全站儀+掌上電腦+測圖軟件的模式克服了前幾類模式的缺點,適應任何地形環境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圖的測繪,實現了全天候、無障礙、快速、高精度、高效率的室內外一體化采集信息,是數字地籍測量發展的方向。數字地籍測量的作業流程如圖所示:
數字地籍測量的作業流程
2.2 工程測量。工程測量指的是工程建設在規劃設計、施工和經營管理各階段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在本文中工程建設特指土地整理項目,例如土地開發、平整、土方工程等。在土地整理工程項目的各個施工階段,對工程測量的具體要求是不一樣的。例如規劃設計階段就需要測繪工作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圖,一般采取地面人工測圖和攝影測量成圖兩類。相對來說,這一階段對工程測量的精度要求是最高的。(1)人工測量成圖。人工測量成圖根據的原則是從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先是在測量區域內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點,再根據控制點測繪地形、地貌。在選定控制點時,注意不能將關鍵點(指的是高程趨勢的變化點,例如坡頂、溝底等)遺漏。隨著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人工測量成圖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例如可以利用多功能整體式或組合式的電子速測系統取得地形地貌的三維坐標,輸入相關的制圖系統就可以自動成圖。(2)攝影測量成圖。在采用專業攝影設備對地面進行攝影的同時對像片進行分析、測量以及處理,進而獲得需要的信息。現在攝影測量的模式已經發展到航空攝影測量,測圖方式也已經從模擬測圖發展到解析測圖方式,解析測圖方式指的是利用立體坐標量測儀對像片進行解析處理,其主要優點體現在它除了具有基本的立體測圖功能之外,還可以進行區域網點加密和數字化測圖,進而取得數字地圖,數字地圖可以較好的解決精確計算土石方量等施工問題。航空攝影測量是目前實際應用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測繪地形圖的方法。
3 現代測繪技術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
現代測繪技術在土地整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土地整理的現實工作中也廣泛運用了諸如數字地籍測量、攝影測量成圖等現代測繪技術,需要在制度上規范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測繪行為,同時針對土地整理工作上的特點,加強對測繪工作的技術指導。
3.1 依據土地整理工作的內容,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規范相關的測繪行為。例如針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一是需要制定測繪工作的工作程序,完成相關的測繪工作技術設計;二是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制定測繪工作的作業依據,例如針對城市測量工作的《城市測量規范》(CJJ-99);三是確定開發整理項目的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的控制系統;四是采取科學措施,嚴格控制測量過程,監督測量是否符合相關的作業依據及標準;五是針對具體的開發整理項目,制定地形測量的技術要點;六是依據項目的地形、地貌以及具體地面物,做好工程測量的技術指導,最后就是對測繪圖紙進行具體的要求,保證測繪工作的成果符合土地開發整理的要求。
3.2 針對測繪工作服務的不同階段和不同要求,加強對測繪工作的技術指導。例如在土地整理的前期規劃階段對測會工作的要求是最高的,就必須加強相關業務的技術指導,使得測繪工作符合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1)在“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推進”進行工程測量工作時,一般會按照不同比例布置高程測點。在土地整理前期測量時,也會采取類似的工作方法測量關鍵點。這一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不要遺漏關鍵點,必須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設置關鍵點;(2)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需要大量土方計算,為取得準確數值,在對項目區域內的類似“坎”的測量時,不能只是測量平面位置,還需要在區分各類土坎的基礎上準確標注坎上和坎下的數值,盡量減少土方計算的誤差值;(3)在對細部測量的技術要求上,土地整理工作相對于其它方面的測繪工作要求更為嚴格。其它方面的細部測量主要是為了提高測量精度,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在局部增加測點。在土地整理工作中,細部測量的內容更為廣泛、更為詳細,不但需要在局部區域增加測點,而且對區域內的建筑、人口密度、容積率、房屋客觀描述等都要包括在內。這主要是為以后征地、拆遷等工作以及建設規劃決策提供數據支撐;(4)土地開發整理工程項目一般區域較廣,地形較為復雜,國家投入較大。在進行測繪工作時,在保證測量結果符合整理需求的基礎上,也必須盡量節約測繪成本。例如在測圖比例尺的選擇上,就可以結合項目工程的實際,對地勢平坦、坡坎起伏不大的區域,可以考慮選擇大比例尺測量,一般1:2000即可符合要求,在高程網點的布置上,平坦區域一般以60米網格施測等。采取類似措施,不但節約了測繪成本,而且提高了測量效率;(5)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中對區域內水系的測量要求非常嚴格,在實際的測繪工作中,必須準確無誤的測量出項目區域的水系分布以及項目區內池塘、河流等的深度。
利用先進的測繪技術更好的服務土地整理工作,為土地整治規劃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信息,為國土資源管理數據庫提供詳細、完整的測量基礎信息,同時針對土地整理工作的特點,研發成本適當、技術成熟以及操作簡便的測繪技術和方法,使得土地整理工作更好的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田偉.GPSRTK技術在土地整理測繪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30期.
[2]李藝.努力提高測繪水平服務好土地整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1年29期.
[3]馬廣春.淺析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1年9期.
[4]孫鵬飛.淺析數字地籍測量模式與作業流程[J].黑龍江國土資源,20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