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農場會計也進行了相應的制度改革,在核算方面實行了集中核算。在農場會計制度實行集中核算的過程中肯定會伴隨相應問題的產生,那么本文就針對集中核算的優勢和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集中探討,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出適宜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農場會計;集中核算;優勢
隨著會計集中核算的迅速發展,其在國內的農場得到快速的推廣以及應用。各個農場紛紛設立了會計核算中心,除了進行常規的會計核算工作之外,還肩負著財務監督的職能,同時還確保農場單位的財經紀律、對農場批準的預算進行執行以及為領導決策提供財務依據等。
1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
1.1 強化了基礎工作
在農場會計工作實行集中核算以后,各個部門將財務數據和各項經濟報表提交到農場的財務部門,由財務人員對其進行集中核算,大大的提高了核算的效率和準確率,對于會計工作的基礎進行了強化。
1.2 改革了管理模式
在傳統的農場會計管理工作中,都是有農場自己說了算,農場的領導對于財務工作具有絕對的支配權,會計工作失去了監督的作用。而且會計人員由于受到農場管理人員的授意,會制作虛假會計信息,對國家的經濟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在實行集中核算以后,會計監督工作將由內部轉為外部,加強了對農場財務活動的監管。在集中核算以后,農場如果需要支取資金,需要送交相關的報告申請到集中核算中心,然后核算中心會根據報告對于申請的內容進行調查核實,如果確實是在申請的范圍則可批準,這樣的話就對資金的使用有了明確的管理。對于農場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會在核算中心的監管之下進行,對于資金的使用狀況也會進行合理的調查,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在集中核算模式下,對于農場的資金管理將更加的科學合理,統一核算,集中管理,監督也更加的有力,有效的避免了傳統方式舞弊現象的發生。
1.3 實現了全程控制
在集中核算模式實行之后,核算中心對農場的財務活動進行全程的控制,不在經歷其他的環節,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在以往傳統的會計工作中,只是在年終的時候,上級主管單位會對下級單位進行財務狀況的審計,這只是周期性的檢查工作,不具有時效性,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無法彌補了。而通過集中核算,核算中心可以對農場的經營活動時刻都有所了解,通過財務狀況可以及時的發現農場的問題,及時的解決,為農場的順利發展提供條件。
1.4 降低了管理成本
在實行集中核算之后,減少了中間環節,所以農場中不再需要太多的財務人員,那么在對人員的管理方面就會節省一大部分的開支,極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
2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
2.1 核算中心對各單位的會計監督不到位
農場會計實行集中核算,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各單位的實際情況缺乏足夠的了解。并且每個核算人員往往要同時面對多個單位的核算工作,沒有精力去深入了解各單位的時機情況,只能依據報賬會計提供的情況開展工作,很難對農場單位進行全面細致的監督。
2.2 對審計工作帶來不便
農場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之后,各個單位的會計檔案都由核算中心統一保管,這就為單個企業的審計工作帶來了困難。
2.3 集中核算更適合事業單位
農場企業會計核算的重點在于單位資金流動以及財務支出等方面,核算中心很難對個單位的實際經營開展有效地監督,無法為企業管理的開展提供全面完整的內控制度。
3 農場會計集中核算的完善措施
3.1 正確處理好監督和服務的關系
核算中心在對農場財務工作進行核算的過程中,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核算中心既是為農場服務的,同時也對農場的經濟狀況進行監督管理。并且實行集中核算之后,對于農場的監督工作將更加的深入和徹底,通過有力的財務監督工作,對于農場的財務狀況可以清晰的了解,防止了腐敗現象的發生。首先,在核算中心,要對核算人員進行培訓,將最新的財務知識和會計政策傳達給核算人員,使其能夠更好的為農場的財務工作服務;其次,要在思想意識上對核算人員進行灌輸服務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充分的發揮服務理念,但是要對財務經營狀況有效的監督,避免不符合原則的現象發生;再次,核算中心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虛心的聽取基層單位的意見,在工作中不斷的完善自己,將工作質量不斷的提升,確保資金的安全運轉。
3.2 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核算中心在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嚴格控制農場單位的剛性預算指標,細化預算支出的相關科目體系,并有效的進行完善和改進。按照相應的規定,將預算單位的收支情況以及相關的科目列入預算,統一管理預算內以及外部的資金。經過審核通過后的預算,應該由財務部門嚴格執行。財務部門對于預算從編制到最后的執行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督。農場單位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基礎之上建立統一高效的會計核算體系。
3.3 加強集中核算單位的內部財務監督
在實行集中核算之后,農場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經過核算中心來進行,那么農場就會出現帳實分離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就有可能會出現帳實不符,所以需要農場中的各個單位和部門之間要加強監督管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另外實行集中核算之后,農場中的財務工作量會少很多,那么財務人員會從繁重的勞動量中解放出來,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會計工作的監督管理中,完善農場的內部財務監督工作。
3.3.1 資產管理的監督
廣義的資產管理包括流動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和其他資產管理。長期以來,各單位在資產管理中存在觀念淡薄,重購輕管、重錢輕物、隨意處置、暗箱操作,內部監管蒼白乏力,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和長期被個人占用。實行集中核算后資產的財務賬目在核算中心,資產留在單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賬實分離。單位內部監督的職責就是確保資產賬實相符,對于毀損、流失的資產查明原因。內部監督的范圍除了固定資產、貨幣資金外,還要加強對應收債權的監管,審查應收債權手續是否齊全,拖欠是否超期限,有無形成呆死賬;清點有價證券,是否證實相符等。另外,根據核算中心提供的資產明細表定期逐項清點,對于盤存的資產和接受的捐贈、獎勵等增加的資產督促及時報賬,納入單位資產管理,置于財政監督之下。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會計核算中心和單位內部監督機構的共同管理下,內外形成合力,確保單位資產保全、增值。
3.3.2 債務監督
首先,確認單位債務形成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次。分析債務形成的原因,是否是人為支出控制不力,是收入不到位,還是客觀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等;再次,加強對借債利息的監督,防止高利貸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宋淑香,孫曉燕,徐金鑫.淺議農場會計集中核算[J].經濟研究導刊,2008,(10).
[2]楊西平,任富強.談農場企業會計核算的若干基本問題[J].財會月刊,2010,(03).
[3]師祥參,冉毅平.完善農場內部會計核算的探討[J].中國農業會計,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