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為研究對象,圍繞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之間的關系這一中心問題展開詳細分析與闡述,首先從試驗目的、試驗環境因素以及試驗時間這三個方面入手,就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之間的區別進行了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之上由詳細研究了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之間的聯系,最終論證:環境試驗是可靠性試驗的先決條件,可靠性試驗與環境試驗之間保持獨立性。
關鍵詞:環境試驗;可靠性試驗;差異
在產品研制的過程當中,可靠性始終是極為關鍵的衡量指標之一,需要引起各方工作人員及相關工作部門的特別關注。而從工程應用的角度上來說,可靠性工程與環境工程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試驗作為可靠性工程與環境工程的共通之處,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引起重點關注。與此同時,大量的實踐經驗證實:如果環境試驗無法得到有效實現,其勢必會對可靠性試驗的開展以及可靠性工程目標的實現造成不利的影響。本文試針對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的關系做詳細分析。
1 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的區別分析
施加環境應力是環境試驗以及可靠性試驗得以開展的前提條件,這也就決定了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在產品研制階段具體應用的類似性。然而,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之間仍然存在比較顯著的區別。具體而言,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在試驗目的方面的差異分析
從試驗目的的角度上來說,開展環境試驗的關鍵在于鑒定、證實并提高產品在實際應用中的環境適應能力,在此基礎之上為研制產品的最終投產提供必要的決策信息。而開展可靠性試驗的關鍵則在于測定、證實并提升研制產品的可靠性水平,在此基礎之上為所研制產品的最終投產提供決策判據支持。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相對于可靠性試驗而言,環境試驗的最終試驗結果可簡單劃分為通過/不通過這兩種類型,對于界定標準并沒有規范性的定量要求。反過來說,在可靠性試驗當中,最終實驗結果需要通過定量分析的方式所得出,也正是我們所說的可靠性指標。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可靠性指標包括平均故障工作時間以及成功率等多種類型。
1.2 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在試驗環境因素方面的差異分析
從試驗環境因素的角度上來說,在環境試驗的開展過程當中,其所涉及到的環境因素明顯多于可靠性試驗開展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環境因素。例如,有關標準當中,對于環境實驗開展中的試驗環境因素劃分了十余個指標,涉及到包括溫度因素、壓力因素、輻射因素、積冰因素、濕度因素以及沙塵因素等多個方面。在環境試驗的實際開展中,接受試驗的產品對象需要結合其在有效使用壽命中可能涉及到的環境因素以及影響程度,自試驗環境因素標準當中選取相應的試驗項目。而相對于可靠性試驗而言,由于整個試驗的持續時間較長且綜合性程度較高,因此在有關試驗環境因素方面的要求較低,一般情況下僅控制溫度因素與振動因素這兩個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部分環境因素可能給產品可靠性性能發揮造成影響的問題而言,這部分問題均能夠在前期環境試驗中得到妥善解決,從而能夠保障試驗的可靠。
1.3 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在試驗時間方面的差異分析
從試驗時間的角度上來說,在環境試驗的開展過程當中,每一項實驗項目所對應的試驗時間應當通過試驗方法予以確定。僅僅是不同類型的產品在各個試驗開展階段中所對應的檢測性能耗費試驗時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由此可能導致最終所顯示出的試驗時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各種環境試驗標準規定試驗方法當中,除霉菌試驗方法下所對應的試驗時間為28d以及濕熱試驗方法下所對應的試驗時間為240h以外,其他各類型試驗方法下所對應的試驗時間均應當控制在100h單位以內。實驗時間相對于較短,由此也就使得所對應的試驗經費較少。而相對于可靠性試驗而言,有關試驗時間的確定方法比較復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可靠性試驗過程中,試驗的結束并非能夠完全作為判定試驗時間的標準。試驗時間標準的判定應當通過進行的總設備小時數為止進行判定。
2 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的聯系分析
環境工程的基礎與前提在于環境試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產品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環境試驗已逐步融入產品研制、產品生產、產品貯存以及產品使用等多個方面,其可以說是保障產品環境適應性的重要方式之一。與此同時,環境試驗作為可靠性試驗的必要補充,在獨立于可靠性試驗而存在的基礎之上,與可靠性試驗之間也存在著極為顯著的聯系。具體而言,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可靠性試驗需要以環境試驗中對于環境條件的研究結果為基礎
產品可靠性水平較低的引發因素是多個方面的,但最為根本性的因素仍然在于產品使用環境的惡劣性。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為保障產品能夠在正常使用環境下實現其所具備的相關功能應用,滿足產品研發合同標準以及可靠性試驗過程中的定量指標參數,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即是對產品未來使用環境條件以及相關因素的認知與分析,結合產品未來期間的使用環境條件與相關因素,展開對產品的可靠性設計與實驗。而如何認知并分析產品未來使用期間所涉及到的環境因素呢?環境試驗無疑是最為有效與直接的方式之一。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環境試驗所得出的研究成果能夠為可靠性試驗中環境應力類型以及量值的選取提供必要的參照與支持。
2.2 環境試驗是可靠性試驗的先決條件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環境試驗的最關鍵目的在于實現對產品對象環境適應能力的考查與評估,而產品對象相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樣是產品在各個階段所需要重點關注的質量特性之一,同時也是產品對象進一步開展可靠性試驗的基礎所在。簡單來說,產品對象環境適應能力主要是指在產品對象預計的使用壽命周期內,可能涉及到的各種環境條件因素在共同作用于產品狀態下,產品性能的實現能力。從實踐經驗的角度上來說,產品對象若無法適應其未來可能應用的環境,無論產品具備怎樣的技術性能優勢,其均不具備可靠性特征。從而驗證了環境試驗是可靠性試驗的先決條件這一論點。
3 結束語
通過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認識到: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其均在產品性能試驗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與價值。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缺一不可,共同促進。與此同時,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還存在著一定的區別與聯系。總而言之,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環境試驗是可靠性試驗的先決條件,可靠性試驗與環境試驗之間保持獨立性。
參考文獻
[1]朱長春,王懋禮,曾啟銘等.基于振動傳遞特性的振動環境試驗響應預測[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2,37(z1):1-4.
[2]舒斌,劉亞軍.強化環境試驗和可靠性試驗推進裝備研制質量持續提升[J].裝備學院學報,2012,23(2):109-111.
[3]崔衛民,薛紅軍,喻天翔等.試驗數據服從Weibull分布時可靠性試驗最少試件數的確定[J].機械工程學報,2008,44(1):51-55.
[4]田兆鋒,葉舸,閆楚良等.基于存儲策略的農業裝備可靠性試驗數據存取方法[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5):202-206.
[5]成來飛,徐永東,張立同等.3D C/SiC復合材料在復雜環境試驗中性能演變的兩重性[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6,35(4):5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