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的內涵、意義、內容、指標、方法和組織等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煙草行業;信息化;領導力度
1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的內涵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國力與經濟成長力的重要標志。考慮到煙草行業信息化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進效應,同時鑒于國家或地區評價體系對統一性和一致性的較高要求,我國形成了強制性的國家或地區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開創性地提出了煙草行業信息化的效能指標,解決了煙草行業信息化為有效益的信息化的關鍵問題。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體系主要是指由評價指標體系制訂的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內容,評價原則和評價組織等所組成的整體。同時分為單一行業和整體行業,局部地區和整個地區。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和區域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是分不開的。
2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意義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開展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導和推進煙草行業信息化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度融合為主題,以支撐“卷煙上水平”為主要任務,以建設一體化“數字煙草”為目標,統籌規劃、系統設計、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引領煙草行業信息化工作科學、持續、有序地發展,促進煙草行業做優做強持續健康發展,全面提升中國煙草整體競爭實力。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具有的重要現實意義。一是有利于全面掌握煙草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二是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煙草行業信息化建設與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要求、業務需求深度融合,提升煙草行業信息化的價值。三是有利于通過水平評價來探索煙草行業信息化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徑。
3 煙草行業信息化評價的內容
3.1 信息化領導力
信息化領導力反映了煙草行業及所屬單位組織、管理、領導保證信息化工作能夠健康發展的綜合能力。具體包括三個方面:1)推動力。企業主要高層領導對信息化的認識,年度發展規劃及企業年度會議中信息化情況,信息化領導小組建設情況,信息化會議情況,企業一把手使用信息化系統情況。2)戰略規劃。“十二五”及“十一五”信息化規劃情況。3)執行力。信息化部門配置、職責和編制情況,年度信息化項目投資及信息化相關工作上報國家局情況,信息化工作納入企業領導經營業績考評情況。
3.2 信息化基礎建設
信息化基礎建設反映了投資、標準化等信息化基礎環境的情況。具體包括四個方面:1)投資結構。信息化總體投入及應用系統開發及建設、信息安全保障設施建設、信息化基礎建設、應用支撐系統建設、信息化咨詢、監理和服務五個方面的累計投入情況。2)標準規范。落實行業標準規范及企業自建標準規范情況。3)基礎設施。煙葉基礎單元網路覆蓋及省級單位與所屬地市單位網路聯通情況,軟件正版化及基礎設施利用情況,機房建設及信息化資產管理情況。4)集成水平。基礎設施集中度,流程優化及應用軟件設計松耦合情況,應用系統集成情況。
3.3 信息化應用
信息化應用反映了行業重點工程運維及應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廣度與深度。具體包括三個方面:1)行業重點工程應用。行業重點工程運維保障及應用質量。2)企業應用。企業信息化建設合規性、建設方式及覆蓋的業務面,內外部協同情況。3)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管理及數據管控與利用情況。
3.4 信息化管理與服務
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反映了項目管理,信息安全,運維,服務管理,績效管理機制的建設和執行情況。具體包括五個方面:1)制度管理。
企業落實行業制度及自建制度情況。2)項目管理。信息化項目管理機現狀,外包團隊機制建設情況及項目建設文檔管理情況。3)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建設參考標準,信息安全管理機制、組織、流程和技術建設情況,信息安全培訓及備份演練與應急預案及演練情況。4)運維管理。企業運維方式,運維制度、流程建設情況,采用的技術情況,非計劃宕機時間及原因與解決方案。5)IT服務管理(IT business service management)。簡稱ITBSM。
ITBSM=ITIL+COBIT+CMMI+ISO20000的集合,是管理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最佳體系、模式、實踐。 在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架構下,IT系統變得高度自動化,如資產變得具有生命,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IT框架所提供的最佳實踐標準。服務質量、安全、法規遵從以及企業戰略目標都是IT框架需要解決的問題。 ITIL(IT基礎架構庫)、COBIT(信息及相關技術的控制目標)、CMMI(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以及ISO 20000,將在創建新一代數據中心時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IT服務管理系統是采用螺旋式優化管理模式。
3.5 信息化人才保障
信息化人才保障反映IT培訓,用戶技能,IT人員配置等的狀況。1)人力資源。信息化人才策略,為企業服務的IT人員情況及信息化主管部門的知識結構情況。2)培訓交流。信息化培訓情況及報送國家局專委年度論文評獎情況。
4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指標體系
4.1 分級結果
根據得分區域來進行分級。具體可分為四級:A級。B級。C級。D級。
4.2 指數評價結果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數反映了行業信息化總體水平。
4.3 要素評價結果
要素包括1)信息化領導力。2)信息化基礎建設。3)信息化應用。4)信息化管理與服務。5)信息化人才保障。
4.4 強項與弱項
根據得分區域來進行劃分。1)水平優秀。2)水平中等偏上。3)水平中等。4)水平中下。5)水平較差。
4.5 工、商企業對比分析。
通過對工煙和商煙的評價來進行對比判斷雙方的優點和不足。
5 煙草行業信息化總體水平分析
煙草行業信息化總體水平分析可從幾個方面考慮:1)行業信息化建設對業務支撐度。2)行業集成度。3)行業共享度。4)行業協同度。
6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的幾個主要判斷
通過評價顯示,行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信息化發展道路,行業信息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信息化對行業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和重大價值。并通過評價分析,得出以下主要判斷:1)信息化已成為“卷煙上水平”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的重要支撐。2)形成了以重點工程為突破口的具有行業特色的信息化發展道路。3)形成了以破解行業信息化科學發展難題為重點的技術創新氛圍。4)行業信息化已具備較強的軟實力。5)信息化推動了企業管理創新。
7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要素評價分析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的五項指標要素即信息化領導力、信息化基礎建設、信息化應用、信息化管理與服務、信息化人才保障的得分分布可通過圖顯示出來,并可通過圖分析出:
1)信息化領導力是否得到加強,成為信息化建設、促進“卷煙上水”關鍵要素。2)信息化基礎建設是否基本完成,形成信息化的有效保障。3)信息化應用是否成效顯著,信息資源開發水平和利用價值逐步提升。4)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是否保障了企業有效運營,降低了企業風險。5)信息化人力保障是否成效顯著。
8 煙草行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通過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可從幾方面來看行業內部的問題。1)信息化領導力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強。2)信息化投入是否需要進一步得到保障。3)企業總體架構設計是否需要高度重視,確保信息化規劃落地。4)應用集成水平是否有待進一步提高。5)信息資源的整合水平是否有待提升。
9 提高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的建議
通過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應該從結合行業持續發展、協調發展、共同發展,增強行業發展后勁和活力的重要任務,從企業戰略、主要業務、風險管控等方面明確信息化發展思路,確保信息化與發展相協調、相一致。建立健全貫徹執行的工作機制和措施,確保信息化規劃具體落地。
通過進一步加強信息化頂層設計,處理好局部與全局、重點應用與整體推進,單向應用與發揮整體的作用關系,推進一體化“數字煙草”建設,實現信息化建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體從幾個方面。1)從戰略上提高信息化位勢,著力加強系統設計。2)學習、借鑒信息化先進經驗,提高行業信息化整體水平。3)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行業信息化評價工作。
10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方法
10.1 煙草行業信息化指標的分析方法
煙草行業信息化指標分兩個級別,即一級和二級。分別以表格法和雷達圖表示。
11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原則和標準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遵循的原則是,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反映行業各單位的信息化現狀,數據采集真實準確,評價辦法公開,評價過程透明,評價結果公正。
評價的主要標準遵循《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及權重》,《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數據采集表》中的評價依據、標準和度量規則、復評依據、國家局賦分、專家賦分、省信息中心以及第三方信息安全等級測評機構等綜合評議的結果。
12 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組織和步驟
評價工作一般由國家局或省信息中心組織實施,實行初評、復評、國家局賦分、專家賦分、省信息中心賦分以及第三方信息安全等級測評機構相結合。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實事求是地評價煙草行業的信息化水平。按照確定的要素指標及加分項、要素分項指標、各采集指標項,計算出行業各單位的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數,同時對落實國家局信息化工作要求的各采集項由國家局賦分。復評分為兩個階段,一是通過數據核查,對異常數據進行電話交流,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相關單位修正數據;二是在根據測算初步結果,對得分排名出現偏差的企業開展數據分析工作,在此基礎上實地檢查。
在具體的評價中,專家、省信息中心及第三方信息安全等級測評機構人員可根據需要采用查看文檔,現場測試,數據采樣,調查研究,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
參考文獻
[1]煙草行業信息化建設要素分析。
[2]工信廳水平評價體系。
[3]煙草行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