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進入到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及發展越來越快,公路工程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但是近年來公路工程施工中屢屢出現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特別公路工程在施工中經常出現的一些質量通病,嚴重影響了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服務質量。由于公路工程具有點多面廣、人員分散、施工戰線長以及易受地質和氣候條件影響的特點,同時施工單位在施工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術也不夠先進,因此這些常見的質量通病和多發病很容易發生并且不易被控制,這也嚴重的危害了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大大的降低了工程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信譽。本文便對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公路工程施工中產生質量通病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公路工程施工中質量通病的措施與對策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析,從而詳細的論述了我國公路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工作。
關鍵詞:公路工程;質量通病;原因分析;防治對策
1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
1.1 路基工程沉陷方面的質量通病
(1)水的危害。水是影響路基施工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路基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做好路基的防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否則就會被浸泡,而且其強度就會下降同時其結構也會發生變化,就會導致路基的沉陷現象。(2)對原地表地基處理不當。填筑的路基如果沒有堅固的基底或是有軟弱層,那么一旦受到較大的荷載或是遇到水時就會出現路基沉陷的現象。(3)填料中的粗細骨料不均勻,尤其是粗骨料不足,骨架結構的密實度就會不好,強度未達到標準,這樣當受到較大強度的荷載時,就會出現坑槽、松散以及推移的現象。(4)在原坡形的地基結合處,沒有挖好填方路基的臺階,那么其在自重或是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就會發生推移,從而導致路基的開裂和沉陷。
1.2橋涵工程方面的質量通病
影響橋涵工程施工質量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橋頭的位置處后期填料時出現了沉陷的現象;同時也有一部分橋涵工程的外觀質量太差,表面不平整、蜂窩麻面過多、有殘邊殘角以及水泡氣孔多等問題;在橋梁施工時,橋梁的伸縮縫或是橋頭搭板做的不好,導致橋臺的順適度和平整度都很差,嚴重的影響汽車在橋梁上行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另外在夏天進行施工時,還經常會出現干縮裂縫以及早期破損等質量問題。
2 公路工程施工中產生質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2.1 施工中技術工作的誤區
對施工圖紙的會審工作做的不全面,技術交底不夠清楚,甚至技術交底存在錯誤。大部分的技術人員責任心不強,測量工序與施工沒能有效的銜接,而且施工中的技術把關工作經常出現錯誤,導致經常出現重復施工的現象。施工中沒有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和實驗的標準,檢查試驗十分隨意并且沒有代表性,導致質檢的數據存在錯誤,同時質檢信息反饋速度慢,施工工期經常被延誤。不重視施工前期的放樣工作,放樣前沒有對圖紙文件進行會審,放樣后又沒有對放樣精度進行校核,種種的問題都會為工程施工質量埋下隱患。
2.2 施工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1)施工單位沒有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制度,沒有質量保證措施,也沒嚴格的執行崗位責任制。(2)對分包工程的管理不當,沒有制定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對于分包商的一些劣質的行為也沒有嚴格的制約方法。(3)施工項目管理水平差,現場調度混亂,對進度、質量、測量、試驗、安全等重要內容沒有進行嚴格的把關,對已經發生了的劣質行為沒有治理措施,對可能發生的質量事故也沒有采取預防措施。(4)施工時,施工人員不按照相應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施工作業,盲目的進行施工,任意決策,很容易導致施工質量事故的發生。
3 防治公路工程施工中質量通病的措施與對策
3.1 路基沉陷的防治措施
(1)在填筑路基之前,在較陡的地段應先挖臺階,臺階要具備一定的寬度,并且要碾壓密實,確保填方路段不會出現滑移開裂的現象。(2)清除干凈建筑垃圾、淤泥以及工業垃圾等一切非適用性材料。(3)施工中的任何施工行為都應是規范并且合理的。為保證填料碾壓是出于最佳的狀態的,其厚度應小于30cm,并且還要清除干凈一些超粒徑的石頭。為保證路基的壓實度是符合標準的,施工中宜采用大噸位的壓路機。(4)嚴格控制路基的填料,做好標準擊實等相關試驗,質量不達標的填料一律不予使用。(5)施工單位應加大對取料場的管控力度,取料場要清表徹底,相關的監理工程師應定期的對取料場進行定期的檢查工作,同時在用料之前也要經過檢查后才能取料。
3.2 橋涵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
(1)橋涵結構物外觀質量差的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好砂石的級配,應選擇均勻的中砂,不宜都使用規定級配最大極限百分比的砂料;為避免混凝土外觀顏色的不一致,應選擇同一品牌、同一顏色并且同一產地的水泥原材料;要嚴格控制模板的質量,拼裝時要注意模板接縫的嚴密性以及表面的清潔性,同時脫模劑還要涂刷均勻,制作時間長以后,需重新修復;在對砼的澆筑過程中,要保證施工操作的規范性,對于一些重要事項如塌落度、振搗時間、水灰比以及保護層的厚度等內容都是要嚴格把關的;為防止水泡氣孔的形成,應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時間和水灰比,保證混凝土始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2)橋頭跳車。選擇填料時,要選擇透水性能好并且質地堅硬的材料;控制層的厚度不宜超過15cm,壓實度不小于97%;為了避免出現縫隙以及軟弱夾層,要認真的清理與路基的接頭;應做好一些重點路段的沉降觀測工作,確保其沉降相對穩定后才能進行對結構層的攤鋪工作。
3.3 夏季施工的質量防治措施
為避免混凝土在夏天易出現干縮裂縫和破損的現象,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合理科學的安排施工工序,盡量的減少混凝土基礎與墩身和臺身澆筑的間隔時間;(2)合理控制溫差,在白天高溫的情況下是不能進行澆筑的,鋼筋以及鋼模板這些與混凝土接觸的構件在澆筑前的溫度不應超過32度,為防止材料受到日光暴曬,一些重要材料應放置在陰涼的地方儲存;(3)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灰比,配置時多使用減水劑、緩凝劑等新產品;(4)重視對混凝土的養生工作,宜采用覆蓋滴灌養生的方式,為了有效減少高溫地區的降水量并且提高養生的效果,還可采用高分子復合養生的方式;(5)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先檢查模板、支架以及鋼筋等構件,確保其是符合質量要求的,同時還要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均勻性,在模板的內部應均勻的涂抹脫模劑。
4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公路工程施工中產生質量通病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公路工程施工中質量通病的措施與對策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是一項復雜并且系統的巨大工程,我們必須從根本上防止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通病,從設計、施工、管理等各方面優化管理的機制。當出現質量通病時,應及時準確的查明產生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治理措施,從而真正的提高我國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信譽,促進我國公路交通能夠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章為.淺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通病與防治[J].石河子科技,2006.
[2]李理.公路工程質量通病及其在施工中的預控[J].山西建筑,2003.
[3]關亞君.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通病與防治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