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作者在進行《網絡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過程中,對教學中采用的項目案例目標教學法實施過程的一些心得體會,并為該課程教學過程做出指導。
關鍵詞:目標教學;實踐教學;課程改革
1 引言
在全國以及全省高職高專院校的計算機類及相關專業中,《計算機網絡技術》或《計算機網絡基礎》等課程是廣泛開設的一門課程,但教學上側重基本原理,較多地討論數據傳輸和交換的原理與OSI模型結構,主要選用的教材是謝希仁編著的《計算機網絡》。在實驗教學上,由于場地、設備、耗材等問題的限制,多數院校不開設實驗課,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較少,另外,由于缺乏與理論教學緊密配套的實驗課程,很難將抽象的協議理論與實際網絡環境聯系起來。
我校計算機科學教育系自2009年起與北大青鳥聯合辦學,開設了Benet網絡工程師專業,并派多名教師赴北大青鳥總部進修學習,引進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理念,以黑龍江省“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團隊”為依托,結合我系多年從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基礎上,對傳統的《網絡技術》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根據社會需求,以能力為主線,以實踐為手段,運用目標教學法,培養學生將理論課與實踐課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出了一批批適合企業中生存的應用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目標教學法
那么,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什么是目標教學法呢,就是以企業的需求為目標,培養應用型的人才,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目標為導向,從目標出發講解知識點,以完成目標為結果。
為此,我們結合教學大綱的理論知識點和我校的設備情況,針對企業的應用案例,設計了符合本校實驗室硬件條件的實驗、實訓指導書。實驗室是師生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重要場所,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系組建了硬件維護實驗室、網絡技術實驗室、綜合布線實驗室,能夠完成包括計算機組網、交換與路由、線路施工等多項試驗。
在教學中我們以企業項目案例為目標,應用帶動理論,理論推動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即學習了知識,又增強了完成項目的成就感。
例如企業局域網組建項目,大部分學生沒有IP地址的理論基礎,不知道怎么配置,但也有部分學生有一定基礎,很快就組網成功并調試通過,但是并不了解TCP/IP的原理,也不知道什么是IP地址,為什么要使用IP地址。教師就讓他們介紹經驗,同學們往往對來自同齡人的經驗更感興趣,隨后教師再系統介紹網絡的分層結構及TCP/IP協議當中IP地址的組成、表示方法等,然后再開始實驗,這樣的以項目應用帶動理論的教學效果大大好于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即完成了案例目標又對理論的作用有切身的體會。
3 目標教學法的教學過程
本次教學過程分兩學期進行,教材采用本人主編的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計算機網絡技術》。舉教學團隊之力,參考文獻資料,涵蓋課程知識點并結合當前實際應用,以教材進度為綱,以現有實驗設備為出發點,由淺入深設計,按照與教材知識同步、與實際應用接軌的要求精心設計項目案例,編寫《實驗、實訓指導書》。由此確定項目目標的內容及實施方案,指導師生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分四個階段:項目介紹、項目講解、項目實施、項目總結。
3.1 項目介紹
引入——以實際應用的需求,結合以前學習的內容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來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并根據指導書介紹本節課程所要完成的項目案例,畫出拓樸圖。
3.2 項目講解
講解本節課程中案例項目的理論知識點,以及完成本節課后能夠完成什么樣的任務。理論內容講解要結合項目實際,可貫穿項目實施和項目總結全過程。
3.3 項目實施
根據項目案例,由教師演示項目實施的步驟,講解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容易遇到的問題和實驗過程的注意事項。然后按照案例的復雜程度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案例項目。
3.4 項目總結
圍繞項目案例目標的實現,由學生歸納出項目實施過程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是通過教師指導解決的問題,教師再次總結項目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重點強化理論內容的記憶。最后要求學生寫出項目實驗報告。傳統教學中往往忽視實驗報告的撰寫,實際上,項目報告是企業項目施工的重要一環,通過撰寫實驗報告,大大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為以后參加工作養成良好的學習、工作習慣。
4 結論
通過兩個學期,一年時間的教學實踐,學生在實踐技能、團隊協作、項目實施等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參加各項省級比賽多次獲獎,同時我們也鍛煉了教師隊伍,豐富了教學經驗。
高職高專的課程改革,其教學方法可能受到師資力量、生源素質、教學投入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響,而各不相同,但總的目標是培養符合社會需要、企業需求的專業適用性人才,在知識、方法不斷更新現代職業教育中,做為高校教師要保持自己知識體系與教育理念的“先進性”,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書育人,教學相長。希望通過我們教學團隊的一點探索,為我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做出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