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生態惡化日益嚴重,人們提高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并針對環境問題進行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在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是重要的工作,如何保證環境監測的質量,是環保工作人員重點研究的問題,也是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文主要針對環境監測中的質量保證問題進行探討,提出開展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的幾點建議,希望可以為環境監測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監測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污染和生態問題日益嚴重,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各國家紛紛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維護生態平衡、控制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監測的質量是否良好,與環保事業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因而將環境檢測質量的控制工作推向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成為了環保事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這種要求下,環境檢測人員應不斷創新環境監測手段、提高自身的環境監測知識與操作技能,科學、理性地選擇環境檢測方案,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進而制定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
1 環境監測技術
在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主要包括采樣技術、測試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其中,測試技術作為最基礎的一種環境監測技術,其主要任務是測試與鑒定環境樣品中的污染物組成,以此為依據研究一定空間下的環境在一定時期內的質量現狀。下面將主要分析環境檢測的過程與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1 環境檢測過程
一般情況下,環境監測的過程是針對檢測對象,按照相關具體規定進行實地調研,然后指定符合地區特點的檢測方案。具體過程:優化布點-采集樣品-運送保存-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提出方案-專家評審-上報材料等。在這一過程中,為了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工作人員必須按照相關規范與準則實施相關工作,如環境質量保證體系。
1.2 環境檢測方法
綜合來看,分析環境樣品的污染物組成成分與構成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化學分析法,二是儀器分析法。化學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分析法,如用重量法進行殘渣、降塵、油類、硫酸鹽等的測定,而容量分析法則廣泛引用于水中酸度、堿度、溶解氧、硫化物、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儀器分析法是近些來興起的測量方法,主要用于對環境物質進行定性、定量測定。如果對一定區域內環境污染物進行測量,通常采用紫外光譜、紅外光譜、質譜技術。
2 環境檢測質量控制分析
環境監測工作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是制定環境保護措施的前提條件。為了保證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性,要求環境監測部門給出的報告或者數據應當十分精確,由此可見,環境檢測工作質量的好壞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環境監測質量保證是工作人員為了保證環境監測的數據與結果公正、準確、科學,且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而實施的一系列安全保證措施,其最終目的確保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性。從當前實踐情況來看,環境監測質量的保證措施包括:環境監測具體工作實施前,工作人員應結合具體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監測方案,對環境監測工作進行比較合理的安排和部署;為了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工作人員要根據這一區域環境的具體情況、以往工作經驗確定環境監測指標,以此為標準分析與評價監測過程中所得數據和結果;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確保各項環境檢測工作在一種科學化、合理化的規范下運行,使其更加行之有效的運行;等等。
3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3.1 監測質量控制中的問題
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中,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極其重要。為了保證實驗室工作的嚴謹性,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嚴格按照實驗室章程實施相關工作。另外,實驗室人員應當不斷創新試驗方法,提高實驗水平,使環境檢測數據和結果的精確性與可靠性得到進一步保證。部分實驗室工作人員將實驗室工作的過程看成是數據與結果的一個驗證過程,工作過程中沒有以負責的態度認真考慮數據和結果的可靠性、真實性和科學性,如果一直抱著這樣的工作態度工作,必然影響到環境檢測工作的質量。正是在這種工作思想影響下,使得環境檢測的實驗操作過于簡單、單一,甚至導致一些實驗評估工作變得可有可無,嚴重破壞了環境檢測的行業規矩。
3.2 保證環境監測控制工作質量的相關建議
要想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需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不斷創新應用技術,提高實驗水準,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環境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確保環境檢測數據和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為環境保護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了做到這一點,下面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以下環境檢測保證措施。
第一,完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管理制度。一項工作活動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支持,為此,環境檢測部門應在此要求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管理制度,為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提供行動準則,并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協調性、統一性,切實發揮個性創新精神與團隊集體作用,全力開展環境檢測質量保證工作,為得到可靠的環境監測數據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在約束工作人員工作行為的同時,使得工作人員在一個比較規范的工作流程下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如實驗室驗證工作,有效避免了實驗室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等問題。
第二,定期培訓,提高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素質。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的有效開展,以工作人員高超技能水平為前提條件。在這一要求下,要求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環境監測知識與操作技能,有針對不同的環境理性選擇不同監測方法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監測方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為此,環境監測部門應定期對環境監測人員開展培訓工作,不斷增加環境監測人員的環境監測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另外,還應在環境工作人員競聘上下工夫。環境監測部門在選用工作人員時應盡量選擇環境監測知識廣泛、操作技能水平高超、責任性強的人,提高競聘門檻,避免寧濫勿缺的情況存在。
第三,建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信息交流平臺。在如今這個信息化時代,任何一種行業、一個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為了做好環境監測保證工作,環境檢測部門應建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信息交流平臺,將環境監測的相關數據、結果、報告等公布于眾,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數據、結果、報告的相關檢驗工作,保證人們群眾的參與權,并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
4 結束語
在社會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進步過程中,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生產中的一件大事。世界各國已將環境保護工作列為本國的基本工作之一,并在各項法律、法規中體現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戰略地位。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環境監測部門必須提高對環境檢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測得可靠的環境檢測數據、報告,為制定環境保護措施、生產綠色環保產品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人們建設一個安全、綠色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永樂.淺析環境監測中的質量保證問題[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
[2]郭青,秦瑩瑩,曹紅霞,劉海燕,王漫雪.試論如何做好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J].環境科學導刊,2007,(04).
[3]何錦英,歐敏萍.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中的問題與建議[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07,(01).
[4]畢孟飛,湯紅霞.環境監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保證[J].環境工程,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