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省公路系統的機械設備管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在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等各方面逐步得以健全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我參加工作至今二十年的記憶當中,省公路局主編的《黑龍江省公路機械設備管理資料匯編》就已改版了好幾次,這足以體現了省公路局機務主管部門對加強公路系統機械設備管理,不斷提高機械設備管理水平工作的重視和所付出的辛勤汗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我們開始樹立起新的設備綜合管理理念,追求完成日常機械設備管理事務的高效性和時效性,這就涉及到我們能否用計算機技術來改變這一切,能否開發出一種行業軟件把機械設備管理的所有事務融入這個專門的軟件當中,使計算機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手段在機械設備管理中得到逐步應用,以此為基礎的新的設備管理模式也就開始形成。
關鍵詞:筑養路;機械設備;信息化管理
1 設備信息化管理是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
1.1 設備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對機械設備的科學化管理來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機務日常事務運作起來更方便、更快捷、更易于操作和管理。
1.2 設備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采取以機械設備為主體對象,運用計算機、網絡等科學技術,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對設備的購置、驗收、使用、維修、報廢和更新等整個過程進行狀態監測和動態管理,實現對資源的開發、共享和利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安全生產,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
1.3 設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應用計算機技術對設備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3.1 它是設備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設備從購入至報廢整個使用過程當中的全程狀態監測與綜合管理方面的新技術、新方法的有效應用。
1.3.2 隨著單位機械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管理將為提高設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持。
1.3.3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保證設備管理與其他事務管理同步發展的重要條件,停步不前就會落伍,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生存和發展。
1.4 設備信息化管理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1.4.1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是設備信息化管理的催化劑。近幾年來,隨著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公路施工養護機械無論在數量上、品質上都得到較大的提高。為了高質量地完成公路施工和養護任務,我單位相繼購置了平地機、裝載機、自卸除雪汽車、綜合養護車等一大批技術含量較高的筑養路機械,而這些設備需要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手段,才能保障其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因此科技的發展促進了設備信息化管理的來臨。
1.4.2 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將促進設備信息化管理誕生的腳步。隨著改革的深入,公路養護逐步向市場化過渡,機構在改革,人員在減少,而對管理的要求卻在提高。因此采用現代化的設備管理方法與技術手段,已成為設備管理部門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開發出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設備管理計算機化,是當前我們公路系統機務工程技術人員為之努力拼搏的頭等大事。
2 設備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思路
2.1 設備檔案管理子模塊:設備檔案是各機械設備重要的存檔文件,包括設備廠商出廠信息、設備各項技術參數說明書資料、設備隨機工具及備件裝箱單、設備購置(調撥)驗收檔案、歷任駕駛員信息檔案、磨合檔案、設備運行與保養維修檔案以及在其它模塊中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歷史記錄等。它可以為單位或企業選配適當的機型提供必要的參數和信息,為管理人員合理科學地使用維護機械提供依據,為使用人員提供合理使用機械的方法。在往該軟件錄入設備信息前,我們首先要為每臺機械設備進行編號,錄入完成后當需要查找某個單位某臺設備的資料時只需在管理軟件中輸入編號,便可調出該臺設備的全部信息。
2.2 設備的運行與保養維修管理子模塊:該模塊以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及運行參數為基礎,以單機統計核算為手段,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經濟技術分析,為設備管理提供依據。記錄設備保修間隔里程或運轉時間,并根據保修間隔定額進行報警,提醒設備管理人員及時安排檢查或作好相應保修計劃。此模塊當中要有類似財務軟件中記帳憑證的子模塊,包含行車任務單、零修記錄單、燃油記錄單、工資附加費記錄單。其中:行車任務單記錄設備運轉工作的小時或公里數和收入金額,零修記錄單記錄設備運轉中消耗的配件費、修理工時費、潤滑油脂費等,燃油記錄單記錄設備工作中消費的燃油費,工資附加費記錄該設備駕駛員的工資及補助費等。系統通過對上述記帳憑證數據的自動提取來實現保養間隔達到定額時的自動報警。
2.3 數據統計分析子模塊:該模塊通過對上面模塊數據的提取參照,具有以下兩個功能:
2.3.1 統計功能:能自動對數據進行處理,能自動生成設備明細表、設備消耗等各種報表,如在月末(或年底)統計出該月(年)某臺設備所完成的工作臺班、消耗的油料、配件,并按照規定格式自動生成報表,完全避免管理人員的數據統計工作。大大降低工作量。
2.3.2 分析功能:即核算報表功能,能對各個機械設備進行單車單機核算,可按月、季、年自動生成核算報表,統計其各種評價指標,如機械設備完好率、工作率、各項成本費、利潤等,幫助用戶評價其經濟性;也可以對設備進行分類,按類別對機械設備經濟性評價;還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計算出每臺設備每年應提取的折舊、大修理基金,設備報廢時,綜合評價其整個壽命周期內的經濟性。
2.4 機務管理細則子模塊:即各設備管理部門所需制定的機構組織、制度方案、文件規定等日常管理事務。
2.5 人員管理子模塊:建立設備管理人員和現場操作人員的檔案,完成對操作人員的證照檢驗、安全記錄、崗位培訓教育等,另外還可為人員在設備使用中的變動提供數據支持。
2.6 軟件系統數據維護子模塊:包括軟件的升級、數據的備份和恢復,為方便重新在電腦中安裝該系統導出和導入原始錄入數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3 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中應重視的問題
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我們公路系統來說是個新課題,系統建設完成乃至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個相對長期的過程。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要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3.1 各單位領導要給予足夠的支持,信息系統對設備管理而言是個基礎工作,需要大量人力和財力,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實施。
3.2 平時要對設備管理人員搞好培訓工作。該軟件系統包含的知識面廣,如計算機知識、局域網知識、設備管理知識等,系統還需進行安裝調試后方可正常使用。所以要配備工作水平高、責任心強、知識面廣、整體素質好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和維護系統,并且在操作該軟件之前還要進行必要的培訓。
3.3 需要財力支持,設備信息系統需要網絡平臺,本身的開發需要一定的費用,這些費用需要長期使用才能出效益,各單位應該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總之,公路系統設備管理信息化提出已有好多年了,但因公路系統的改革較慢,設備管理在公路系統的地位不是很高,設備管理依然處在粗放狀態,職工的競爭意識不是很強。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公路施工已完全走向市場、公路養護也正在逐步過渡,各單位也不可能依賴大量設備更新來提高競爭力,因此必須通過科學化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更好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蘇義坤,范秀麗.基于DEA的建設項目集成管理信息系統運行效率評價[J].森林工程,2012,28(3):69-73.
[2]張新,李文彬,曹志勇.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森林火災監測系統火焰探測模塊設計[J].森林工程,2011,27(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