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氣設備的穩定運行對于整個企業的正常生產工作而言至關重要。本文首先明確了探討電氣設備檢修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的必要性,然后分別闡述了定期維修和狀態維修制度各自存在的問題,最后對電氣設備維修制度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關鍵詞:電氣設備;定期維修;狀態維修;存在的問題
1 引言
企業能否正常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氣設備的運行是否穩定。目前,我國在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時,基本采用人工進行定期檢驗的方式,雖然可以在一些層面上起到預防問題,消除隱患的作用,但隨著電氣設備結構愈發復雜,電氣二次設備日益增多,僅靠定期檢驗這種檢修方式,不但浪費人力物力,而且檢修時還需要對設備進行停機,影響企業正常生產。此外,雖然微機繼電保護技術開始逐漸興起,使保護裝置自身能夠擁有數據接口,可對設備進行的狀態進行數據采集,提高了自檢水平,使實行狀態檢修成為可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狀態檢修在技術上還有待成熟、在應用上還存在模糊。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電氣設備檢修維修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2 定期維修制度存在的問題
首先,應該明確的一個概念是不同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并不一樣,例如,國產電氣設備較進口相比,沒有達到同一技術層面;同為國產設備,因其生產商不同,產品質量也存在差異。因此,電氣設備的初始狀況存在很大差別。此外,電氣設備所處工作環境也不同,工作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指一些紫外線、灰塵、溫度、濕度、等[1],這些自然因素存在差異;內部環境指電氣設備因承擔的工作內容不同,其運行時,短路電流或運行電壓都不盡相同,所以,工作環境同樣影響著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總結起來,電氣設備在初始運行狀況和所處工作環境上均存在較大差異,而定期檢修制度根本不考慮這些差異,均采用統一的針對方式,導致從維修結果來看,存在維修不足或過剩現象。在實際維修過程中,多為維修過剩,這種盲目維修引起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某些電氣設備,其運行狀況良好,反而因定期維修增加了設備的隱患,甚至由于檢修手段和方法錯誤,使設備出現了異常和故障。這種狀況經常在整個車間整體投入運行的時候得以體現,往往較大程度的影響車間的正常開車、運行。
2.2 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由于在定期維修時,需對電氣設備進行停機操作,導致設備的不必要的停運,延誤了企業的工藝生產和正常使用。
2.3 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在企業的管理費用中,用于電氣設備維修的費用占很大一部分,若控制不當,必然影響其經濟效益。因此,在制定維修策略時,須改革傳統定期維修制度并綜合考慮經濟效益這個指標。
3 狀態維修制度存在的問題
所謂狀態維修,指依據設備工作狀態決定是否其對進行維修,即預知性維修。狀態維修運用各種手段,在對設備的的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和比較后,能夠確定故障的早期征兆并對其進行定位,判斷故障嚴重程度,確定出設備的維修時間。但是,以上對狀態維修的定義僅僅是從概括性而言,其具體含義仍處于學術討論之中。雖然一些企業在維修管理方面嘗試了狀態維修方式,但是由于技術上和理論上仍不夠完善,使得狀態維修仍然無法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具體而言,現階段狀態維修制度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面:
3.1 狀態維修中缺少過度的技術指標。例如狀態監測技術,目前的技術無法實時監測所有的狀態參數,所以對與狀態維修而言,狀態監測間隔期的選取便顯得尤為重要[2]。若間隔期過長,則會存在漏檢威脅,使得這種預防性維修失去了意義;若間隔期過短,則會增加維修費用。因此,狀態監測的間隔期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狀態維修的結果。然而目前人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究狀態監測特征量的選取上,對像間隔期這樣的作為過度的技術指標缺乏重視。
3.2 對狀態維修的理解存在混淆。一些研究把狀態維修定位的過于簡單化,誤以為延長電氣設備檢修周期便是狀態維修的作用;另一些研究把狀態維修定位的過于絕對化,片面地認為狀態維修必須以在線監測為基礎,加大了對實施狀態維修的要求。更有甚者,未搞清狀態維修和故障診斷之間的關系,誤認為狀態維修的過程中必然包含故障診斷,將故障診斷和狀態評估劃等號,想要一步診斷出設備故障出處、時間、程度等,加大了實施狀態維修的難度[3]。
3.3 對電氣設備狀態的評估方法和預測技術有待完善。目前評估方法為分層加權法(即基于常權加權法),這種方法對設備各個指標首先根據經驗公式來進行打分,之后再根據預先制定的權重逐層加權,最后得到評估的結果。目前預測技術主要應用與機械領域,涉及到電力系統方面便因狀態參數值的隨機性顯得捉襟見肘。
4 電氣設備狀態維修替代定期維修的趨勢
狀態維修可以概括為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測,然后對設備進行診斷,最后生成檢修決策。其中設備狀態監測尤為重要,對設備狀態實時準確監測是狀態檢修能夠實施的前提,根據科學的監測和診斷分析,安排維修時間和維修項目,可以避免人工定期檢驗費時費力效率低的缺點,是未來設備檢修發展的潮流。但事實上,以目前技術而言,無法對所有設備及其部件實施狀態監測,即便可以也沒有必要,因為電氣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地位和影響不同,不同部件對所在設備的影響也存在大小,并且設備或內部部件的結構和造價成本也不盡相同,一些造價低,出現故障影響力小的設備或部件,完全可以繼續應用定期維修制度,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應該是狀態維修和定期維修共同存在的局面[4]。
5 結論
電氣設備是否穩定運行關系到整個企業的正常生產工作。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定期維修制度還是狀態維修制度,均存在一定得問題。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科學合理的制定相對完善的檢修計劃。
參考文獻
[1]齊浩,李佳新.我國電氣設備狀態維修的發展與實現[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0,(10);187-188.
[2]張東凱,王文楷.電氣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探究[J].電力安全技術,2012,(01);17-18
[3]彭良玉,徐長浩.電力設備可靠性維修[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03);167-168
[4]怨磊,王國偉.定期檢修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6,(0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