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企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為工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提供優質的電力支持,配電網做為電網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電力系統供電的質量,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發展及進步有著十分重要意義。本文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階段對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造成影響的諸多因素,同時闡述了提高電力系統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措施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企業進行了徹底的體制改革,電力企業已一改往日“電老大”的作風,為了在市場上占據優勢,把優質服務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供電可靠性指標已成為電力企業對外承諾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電力企業中,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越來越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因此,電力企業在不斷的加強對配電網可靠性的研究,這已成為供電企業的重要內容之一。
1 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性
配電網作為電力設備與用戶相連的直接通道,其作為傳輸設備是電力系統電能輸出的關鍵部分,其運行的可靠性直接影響著供電的質量和安全。如果發生故障,則會直接導致電能的輸出中斷,使用戶無法接收到電能,嚴重的影響工農業的生產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的停電事故中,由于配電網故障所引發的停電事故占總事故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成為造成停電的主要原因。在目前,電力配電網在建設、運行及技術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著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同時也使電力供應的數量及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對于配電網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及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及時的進行解決及調整,從而保證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保障輸出電能的質量,促進電力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2 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
2.1 配電設備和配電線路故障:配電設備的設計、性能、制造和安裝的質量;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配電線路的傳輸容量及速度;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動作的正確性。
2.2 配網自動化水平:當配電網發生事故時,對事故的處理需要較長的時間,往往需要人工進行故障處理,自動化水平處理程度較低,這樣當配網發生故障時,就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的供電。同時目前的配電網結構存在著嚴重的不合理性,在結構上供電的面積較廣,雖然方便了正常供電,但如果一旦停電,則會在這供電的大面積范圍內全部停電,導致停電的損失擴大。
2.3 運行維護和管理:目前電力企業中由于配電網分布較廣,同時運行維護人員有限,因此在運行維護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同時大部分線路管理人員技術素質較低,缺乏管理經驗,發生事故時不能靈活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嚴重影響了供電的可靠性。
2.4 環境方面:地理條件、自然現象和環境影響的防護水平;社會環境條件及宣傳工作情況。
2.5 負荷及上、下級網絡方面:負荷高低及分布情況:負荷的增長:上下級網絡的影響,包括電源容量、網絡結構、性能和管理水平等。
3 提高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方法
3.1 提高配電設備質量,通過降低線路的故障率減少停電的次數
高質量的配電設備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物質保障,配電設備的裝備水平直接影響著設備的檢修周期。10 kV柱上開關早期產品的操作機構和傳動系統均暴露在大氣中,為了滿足安全規程的要求,有的在開關一側或兩側加裝了隔離開關。實踐證明,這種配置方式由于運行環境的影響,運行1~2年即由于銹蝕和絕緣老化,會導致柱上開關與隔離開關拒動,造成擴大停電范圍。
另外,由于隔離開關與柱上開關相距很近,隔離開關拉開后,仍需按帶電作業的要求檢修柱上開關,故不必在柱上開關的一側或兩側加裝隔離開關。柱上開關應優先采用負荷開關,應選用整體結構全部密封在箱體中,且充以低氣壓SF6絕緣的產品,從而滿足柱上開關10年免檢修的要求口桿上配電變壓器的跌落式熔斷器故障率較高,應選用復合絕緣單向下排氣的產品。配電變壓器的避雷器可選用帶自動脫落裝置或可更換式的產品,以減少預防性試驗的工作量。電纜線路可選用冷縮電纜頭或進口肘型電纜接頭,以降低電纜頭的故障率??紤]到環網柜的工作環境較變電站差得多一旦發生故障,影響停電范圍較大,應優先選用全封閉、全絕緣結構的產品。
3.2 用先進設備,實現配電網絡自動化
隨著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配電網所用的設備已具有先進的水平,這樣設備本身發生故障的機率就較低,同時先進設備與通信網絡有效的進行結合,從而實現配電網絡的自動化,全程對配電網進行監測,從而有效的監控設備的運行情況,并對可能發生的故障及時進行清除。即使有故障發生,也能自動化的隔離開故障線路及正常線路,從而保證正常線路的繼續運行,提高了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使99.99%的供電可靠率得以實現。另外,隔離開關與切換開關相互配合,可以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電負荷轉移到其它系統恢復供電,從而縮短非故障線路的停電時間。
3.3 完善配電網網架,縮小停電范圍
目前配電網的現狀是以架空線為主;35kV,10kV,0.4kV電壓供電為主:直饋方式為主的“三主”方式,這種傳統的陳舊的供電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城市建設及城市發展的要求,為供電的可靠性帶來了諸多的隱患,因此必須對這種陳舊的供電模式進行優化,從而使配電網的結構得到完善,調整供電半徑。
3.4 發展帶電作業
帶電作業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同時不停電進行作業可以有效的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工作效益,同時作業的時間自由,對于設備上的缺陷可以及時的進行消除,可以有效的提高供電的可靠率水平。
3.5 配(供)電管理系統的應用
配電系統計算機監控和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夠提高供電可靠性,而且有顯著的經濟效益。過去十幾年,我國對供電過程的計算機監控和信息管理有了很大的發展。配(供)電管理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可以分為不同的工作領域。在配電系統的各個不同的領域正在發展不同程度的自動化,其總趨勢是綜合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目前正在研究的配電管理系統是在能量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它是一個以電力系統中的配電系統,直至用戶控制與管理對象,具備數據采集與監視、負荷管理控制、自動繪圖與設備管理、工作順序管理和網絡分析等功能的計算機控制系統。
4 結語
通過完善管理措施、提高技術水平、加強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等方式,提高電力配電網的可靠性,能夠有效的減少配電網故障造成的停電事故,對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健康平穩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符青.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18).
[2]戴帆,謝波.基于當代電力配電網可靠性供電的分析[J].科技天地,2011,(12).
[3]麥友發.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