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2年5月在天津衛視一檔求職節目《非你莫屬》中,求職者郭杰因被質疑其學歷造假,不堪壓力暈倒在現場。“暈倒門”事件發生以后,引起社會大眾一陣熱議。本文就事件進行了回顧,對其傳播途徑和傳播過程進行分析,進而從傳播學的角度去解讀此次事件,并對此事件帶來的影響與啟示進行探討。
關鍵詞: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傳播學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5-0086-03
一、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回顧
2012年5月在天津衛視的一檔求職節目《非你莫屬》中,法國留學10年,且拿到3個學位證書的海歸男郭杰因被現場BOSS(各企業面試官)質疑其能力及學歷真實性,不堪壓力暈倒在現場,主持人張紹剛并未把當事人扶起并對其質問到:“你是在表演嗎?”,之后,求職者郭杰應聘失敗,淘汰離場。節目播出之后,經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大肆傳播,引來觀眾一陣熱議,事件發生以后法國留學生就節目中面試官文頤對郭杰學歷質疑一事表示不滿,因為文頤在節目現場指出郭杰BAC+5的碩士學位是大專科技校文憑,但事后法國駐華大使館稱其學歷是真。至此,暈倒門事件大逆轉,大眾的視線開始轉向面試官文頤,并有網友稱文頤自身的文憑及工作經歷有造假之疑。隨后,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在微博中發起的“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投票活動,活動得到了超過30萬人且90%以上的網友支持。據此,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從一個普通的求職經歷上升為一件公共文化事件[1]。
二、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傳播途徑與傳播過程
(一)傳播途徑
在這次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的傳播途徑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聯網兩者之間的微妙傳遞。這次事件首先是在省級媒體天津衛視播出,播出以后再經由國內外紙質媒體與網絡視頻火熱傳播,再通過網上各大論壇和微博的傳播回到電視媒體。在此次事件傳播途徑中,尤為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網絡視頻的病毒式傳播與微博的幾何式傳播。
網絡視頻的病毒式傳播體現的關于此事件各個視頻的點擊率上,最高的點擊率到達300多萬以上,最低的點擊率也在萬數以上。這充分體現了網絡視頻作為新媒體的傳播效果之強大,同時也體現了此次“暈倒門”事件引起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微博的幾何式傳播體現在關于此事件微博的轉發及評論率上,以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發起的“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投票活動為例,進行實名投票及給予評論的人就高達30多萬,更不用去計算對于事件普通傳播的圍觀者數目。
(二)傳播過程
縱觀此次事件,電視媒體是事件傳播的開端,經歷了一系列不同媒體的傳播又再次回到電視媒體。筆者把這次事件的傳播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傳統電視媒體的傳播階段。首先,此次“暈倒門”事件由省級電視媒體天津衛視播出,當天這檔求職節目的收視率居全國同時段節目第一。
第二階段:紙質媒體與新媒體的傳播階段。經過傳統電視媒體的傳播,事件開始在紙質媒體和互聯網上火熱傳播。首先在國內各大報紙上對此事件的報道,再有法國《世界報》就此事報道,指出這是一個留法騙子和一個假權威專家聯合上演的一出鬧劇。其次,國內外各大新聞網站對此事件進行報道和分析。同時,國內外各大視頻網站關于此事件的視頻被觀眾瘋狂點擊和評論,引發了一輪輿論風波。最后在微博的傳播中事件的關注度進一步升級。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發起的“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投票活動并指出自己抵制這個節目的原因是:該節目樹立了負面企業文化;主持人、嘉賓犯錯不承認不道歉。此舉動獲得了廣大網友的支持。
第三階段:傳統電視媒體的回歸傳播階段。“暈倒門”事件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的火熱傳播后,最終又回歸到傳統電視媒體。以張紹剛與撒貝寧在某節目對此事件的互掐和天津衛視就此事件安排的兩次《非你莫屬》特別節目為例。首先,張紹剛做客某節目,首度回應“暈倒門”事件。現場,同場嘉賓撒貝寧炮轟:不該讓求職者在場上受折磨,更慶幸自己進央視,考官不是張紹剛。張紹剛直言不諱反駁道:“小撒喜歡做出一副被所有人都接受和喜歡的形象,就是裝。”其次,天津衛視節目組請來了法國高等教育署中國總協調員、法國駐華大使館高等教育合作處副專員史力克,就法國學歷的相關情況作出說明,但當事人郭杰并未參加;2012年6月7日《非你莫屬》舉辦了一次留學生墾談會,張紹剛用道歉來回應近期出現的狀況,天津衛視負責人也稱增加人文關懷將成為整改方向。但同時,就當事人郭杰、面試官文頤學歷的真假問題未能給出明確結論。
三、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傳播學解讀
(一)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的博弈
1.“暈倒門”事件沉默螺旋分析。“暈倒門”事件所顯現出來的沉默螺旋現象主要是體現在主持人的主觀引導和面試官的權威角色上。因為求職者郭杰在回答面試官問題的時候表現不佳,主持人張紹剛就開始質疑他的學歷真假,并有意識的引導對其“打假”。這一主觀行為獲得了現場BOSS的附和,紛紛參與其中對郭杰進行拷問。最終,以面試官文頤對其學位證書的現場考核下結論,認為求職者郭杰的學位有假。因此,現場所有人都呈現出一種沉默螺旋的心理狀態,沒有人會懷疑BOSS成員的鑒定結果是否屬實,紛紛陷入一種趨同趨眾心理。最后求職者郭杰不堪壓力暈倒在現場。所有人的判斷和行為,將所有人帶入沉默螺旋中去。另外由于BOSS團成員都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企業高管,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節目中更是灌入了一種權威的神圣角色,讓所有的人都對他們的言論不質疑不反對,這也體現出一種沉默螺旋的趨眾心理。
2.“暈倒門”事件反沉默螺旋分析。反沉默螺旋理論的提出是在當下迅速發展的網絡傳播的背景下,在網絡時代下,網絡的“開放性”、“匿名性”會削弱人的孤獨感和身份性,同時網絡所提供的開放公開寬松的語言環境,使人們不再害怕自己被孤立、被報復[2]。網絡絕對是此次事件反沉默螺旋呈現的最好平臺,節目一經播出,在各大視頻網站、各大網站論壇和微博上引起廣泛的熱議。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看法開始從世界的各個角落匯集在一起。
首先是法國駐華大使館對當事人學歷造假的否定,指出BAC+5確實是法國的碩士文憑,并非節目中面試官文頤指出的大專技校文憑。其次是法國留學生對面試官文頤言行的不滿,認為文頤在公開平臺上對法國學歷的錯誤判定傷害了法國留學生,對其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要求文頤公開道歉和指正。再次是有著真是網絡身份和有影響力的名人對此節目的批評和建議。比如創新工廠CEO李開復在新浪微博發起的“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的投票活動,要求節目組道歉和進行相關的整改。此活動獲得了廣大網友的支持,共有30多萬的網友進行投票,90%以上的網友表示抵制《非你莫屬》,要求節目組道歉和整改。最后是潛伏在社會各個階層的受眾,與節目現場有著趨同心理的受眾不同,他們有著各自的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能夠更中立更客觀的來看待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在網絡的匿名特性下,更多的受眾呈現出一種反沉默螺旋現象,在網絡平臺上,人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言論,即使自己的想法跟他人不同。網絡的反沉默螺旋呈現出一種輿論多元化的態勢,讓受眾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進行思考。
(二)媒體的輿論引導與社會責任
1.媒體的審核把關之責。天津衛視作為一個省級衛視,有一定的傳播影響力,觀眾覆蓋率高,節目組在對求職者進行篩選的時候理應就對其相關情況進行審核,沒有必要在節目現場進行打假,但是在《非你莫屬》的舞臺上卻經常可以看到主持人帶領BOSS團對求職者進行一系列的“打假”現象,這反映出媒體把關能力的缺失,沒有盡到媒體作為把關人應盡的責任。
2.媒體的價值取向引領之責。現在的媒體出現一個通病就是一切以節目收視為主,節目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偏離社會主流價值觀,越來越多的節目呈現出一種三俗和泛娛樂化現象。收視率乃萬惡之源,媒體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降低節目品味,過度的迎合大眾口味,實在有失主流媒體價值取向引領之責。在《非你莫屬》中,主持人的意識主導、BOSS團成員的尖酸刻薄、節目組人文關懷的缺位等現象頻頻出現,要知道,主持人的角色應該是中立的,他的職責更多的應該是在節目流程、現場的把控和及時應對上,而不是一味的控制求職者、控制BOSS團乃至控制全場的一切,節目當中,主持人不是焦點,求職者才是焦點。節目組這種嘩眾取寵、制造噱頭、刻意渲染的現象是有失媒體之責的。
3.媒體的有錯必糾、有錯必改之責。在當今這個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各大電視節目的視頻都能在互聯網上被更多的受眾找到并反復播放,對于事實的真相,問題的對錯,事態的嚴重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媒體應該傾聽更多受眾的聲音,在受到批評和建議的時候,應該要有錯必糾、有錯必改的態度和行為,而不是一味的為自己找借口找托詞,更不應該把觀眾的批評看成是節目出位的助推器,這是一個媒體應有的素質和責任。
在這次《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中,我們并沒有看到節目組以及相關人員主動表示歉意的真誠態度,看到的只是一輪又一輪的爭辯和推脫,在事件發生以后,節目組的做法讓很多的受眾既氣憤又無奈,也讓受眾感覺到節目組舉辦的兩次特別節目無疑又是一場嘩眾取寵的作秀。就此事件來說,天津衛視沒有盡到一個主流媒體該有的責任,沒有站在一個公正公平的客觀立場上來處理此次事件,沒有給觀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四、天津衛視在“暈倒門”事件中自身的缺位
(一)節目機制
天津衛視《非你莫屬》是一檔求職類的真人秀節目,節目每期都有12名企業高管組成的BOSS團來對求職者進行現場考核。節目流程分為“自我介紹”、“天生我有才”、“別對我撒謊”和“談錢不傷感情”四個環節組成。從節目機制上來看,節目機制的設定是科學合理的,但是在節目中的實際應用上卻頻頻出現狀況。很多情況下,只要求職者表現不佳,主持人就帶領BOSS團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打假拷問,而不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走,在流程的各個階段也沒有展現應有的考核。比如,在“天生我有才”的環節中,應該是給予求職者充分展示才藝的環節,但事實并非如此。“暈倒門”事件中,在求職者郭杰自我介紹完后,主持人本著自身的主觀意識,對求職者法國留學十年的經歷和獲得三個學位證書的事實進行質疑,然而開始帶領BOSS團成員對其進行法語測試、問題測試等一系列的打假拷問。整個過程當中,掌握話語權的主持人并沒有給當事人過多解釋的機會,頻頻冷言嘲諷冷眼相待,最后當求職者暈倒在現場時,依然抓住其領口質疑其是否在表演,并未將其扶起。
可以看出,《非你莫屬》的節目機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組給BOSS團成員配置的“老爺椅”座位。求職本來就是在一種壓力環境下進行的,更何況是在電視節目上,節目組給BOSS們配置的“老爺椅”可想而知會給求職者帶來怎樣的高壓心理。和同樣類型的求職節目《職來職往》相比,他們的BOSS成員跟求職者一樣都是站著的,在那種平等溫和的氣氛下,求職者才能更好的發揮自身的才能,成功謀取職位。
(二)主持人與BOSS團
《非你莫屬》的節目主持人張紹剛曾在多家電視臺主持節目,腦子比較靈活,有點口才,但是他太以自我為中心,表現欲極強,常常喜歡挑他們的的毛病來襯托自己的聰明才智,說話太過于尖酸刻薄、不留情面。對假現象假行為打假沒錯,有自身尖酸的主持風格沒錯,但不尊重他們人格,把自身的主觀意識強加于他們身上就是不對的。作為一個主持人就應該有他應有的素質,而不是一味嘩眾取寵、吸引眼球。
另外,節目中的BOSS團成員太過傲慢,而且存在個別作秀成分。無疑,求職者是向老板們求職,但是需求是雙向的,求職者需要工作崗位,老板們也需要員工,員工出力,老板出錢,雙方理應是平等,憑什么老板就要高人一等,這么傲慢的來審視求職者,幾何時,求職真的淪為“求”職了。“暈倒門”事件中關鍵BOSS人物文頤,她作為面試官,本著自身的法國留學經歷,首先對求職者郭杰進行法語測試,認為郭杰的法國語言水平很差,懷疑其法國留學十年的經歷,后來又對郭杰的BAC+5碩士學位進行鑒定,稱其學歷只是一般大專技校文憑,郭杰當場暈倒。事后,法國駐華大使館明確指出BAC+5確實是法國碩士文憑,法國留學生也紛紛對文頤的言行表示不滿,要求其公開道歉指正。更有網友進一步指出文頤自身的留學經歷和學歷存在造假之嫌,當事人文頤也未對此進行相關回應。
(三)應對事件的處理反應機制
天津衛視對于此次事件的處理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首先沒有一個誠懇的道歉態度,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托詞推卸責任。就算一個求職者能力不行,存在學歷造假之嫌,就不應受到基本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嗎?就應該受到嘲諷和抨擊嗎?對于受眾的批評,作為一個省級衛視,不應擁有有錯必糾有錯必改的大將之風嗎?對于這類的突發事件,節目組沒有一個良好的應對機制,這表現出媒體的能力和責任的缺位。
五、非你莫屬“暈倒門”事件帶來的影響與啟示
“暈倒門”事件已經過去,但是產生的影響卻很大,不管是節目組還是求職者,都要負相應的責任,我們應更多的看到事件所帶來的啟示,也算是給媒體敲了一個大大的警鐘。
(一)加強節目把關,提升招聘質量
不管是對求職者身份及相關信息的把關,還是對節目內容的把關,對節目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節目組對于來參加報名的求職者都應該進行相關的調查,來驗證其情況是否屬實。保證節目的真實性是第一要務,節目組應該有建立相關的把關機制,來保證工作效率和節目效果。只有這樣,就不會出現類似“暈倒門”事件的現場打假現象。同時,人才招聘節目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工程,對于招聘人員和招聘機制都要有一定的質量保證。《非你莫屬》只有不斷的提升招聘質量,才能獲得大眾的歡迎,而不是靠制造一些噱頭來吸引眼球,要真正做到內容為王。
(二)減少作秀成分,引導主流價值觀
泛娛樂化時代,各種類型的娛樂節目層出不窮,朝夕更迭。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如何構建健康、積極的媒介環境將是節目策劃的重要考慮因素[3]。求職類真人秀節目說到底就是一個服務類節目,它的目的是給求職者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給社會大眾提供一些職場上的建議和幫助。但是,過分的作秀和炒作只會惹來觀眾的反感,不管是求職者、主持人還是BOSS團成員都不應該在節目中作秀來博出位,這是一個嚴肅真實的平臺,不應出現作秀現象。媒體有引領社會主流價值之責,應該弘揚積極向上、健康的價值觀,加強其社會責任感,制作出讓觀眾喜聞樂見的優質節目。如果《非你莫屬》能夠減少其作秀成分,多增加選手展示才能的實踐環節,無疑會使節目具有更強的現實意義,給更多人以指導和借鑒。
(三)加強主持人的專業素質修養
主持人對于一檔節目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主持人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樣是及其重要的。主持人首先是要真實,盡量給觀眾呈現出節目的真實性。此外,主持人不能將自身的主觀情緒強加到節目中去,要始終做到客觀公正,更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秀的有尺度,對節目現場的控制要有分寸。如果過于出風頭,就會引起觀眾的厭惡。在職場真人秀節目中,主持人應該給予求職者更多的話語權和才能展示的機會,在求職者和面試官的溝通之間要起到橋梁的功能。最后,主持人還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和人文關懷,不能太過于尖酸刻薄,對他們要給予基本的尊重,要重視受眾的提出來的批評和意見。除此之外,職場真人秀節目具有嚴肅性和專業性的特性,這就要求主持人也應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對現場節奏進行更好的把控。
(四)提高節目的服務意識
為社會服務是媒體的基本職責之一,像《非你莫屬》這一類的職場真人秀節目就應該更加具備服務功能。不管是對現場選手、企業高管,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有一定的服務功能。媒體應該強化這種服務意識,不能偏離軌道,不能利用這種平臺來謀取更多的商業利益,要始終把服務受眾、服務社會作為主要的目標和一切行動指南。
參考文獻:
[1]陳卓.非你莫屬“學歷門事件”的反思[J].新聞實踐,2012(8).
[2]竇國昊.非你莫屬欄目中的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現象分析[J].科學信息,2012(30).
[3]黎妮曉宇,黎群武.從選手配置論析求職類真人秀節目的價值取向——以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