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宣布停止社區業務
2012年11月18日,網易官方發布公告,宣布正式停止網易社區業務。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業內關于BBS前景的討論。
1997年,國內互聯網方興未艾,網易認識到了社區交流與互動的廣闊市場前景,將社區服務引入到國內,成立了網易社區。在網易較為強勢的新聞和郵箱帶動下,社區流量快速增長,形成了一個集網易博客、空間服務、社區、club、熱點、討論、交友、情感、游戲、動漫、旅游、攝影、星座、音樂、漫畫、時尚、電影、手機、數碼、汽車、圖片、美容、女人等為一體的交流平臺。網易社區逐漸發展成熟,其論壇特點也延續了網易新聞的優勢,時評、金融類貼子的影響力頗高,直到以娛樂為導向性的搜狐論壇出現。其實,四大門戶中,新浪的社區更加綜合,騰訊的受眾更加年輕化,而搜狐的娛樂性讓其在門戶網站中獨領風騷,最年長的網易社區,確是“廉頗老矣”……
網易社區已經運行15年,在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極高的互聯網江湖,絕對稱得上“老者”,但經過微博等新興社交媒體的沖擊后,其用戶數量已所剩不多。截至其關閉時,網易社區官方的統計顯示,只有5萬人在線,但網易社區首頁推薦內容多是2011年初才發布的。
、“大而全”的網易
網易作為中國主要的門戶網站,自1997年成立以來,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深受廣大網民的歡迎,曾兩次被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評選為中國十佳網站之首。作為國內互聯網領域的元老,網易在國內互聯網行業取得了多項第一:第一家中文全文檢索、第一家提供全中文大容量免費的郵件系統、第一個無限容量免費的網絡相冊、第一個免費的電子賀卡站、第一個網上虛擬社區、第一個網上拍賣平臺、第一個24小時客戶服務中心、第一個成功運營自主研發國產網絡游戲并取得白金地位。
網易自從門戶網站起家后,逐漸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大而全”的互聯網大佬。
1998年,網易在國內率先推出免費電子郵件服務。
2001年,網易為了滿足用戶更高的要求推出了殺病毒、反垃圾和大容量的收費郵箱。目前,網易的郵箱業務包括六大電子郵箱:126、163、188、vip.163、yeah、netease。
2000 年,網易正式推出了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務,并擁有國內唯一的互動性開放式目錄管理系統(ODP)。
2002年,網易推出免費即時通信工具—網易泡泡(POPO)。
2003年,推出相冊服務,成為中國第一個無限容量的網絡產品。
2006年,網易博客正式上線,成為網民對外展示個人和進行網絡生活的新起點。
2006年底,網易自主研發的全新中文搜索引擎有道搜索推出測試版,并于2007年7月正式成為網易旗下搜索引擎的內核。
目前,網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網絡游戲、電子郵件、新聞、博客、搜索引擎、論壇、虛擬社區等于一身的互聯網公司。多元化的業務,也為網易帶來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增值服務收益模式(網易網盤增值服務、網易無限增值服務、網易博客空間服務等)、廣告費收入(門戶首頁廣告、視頻廣告、鏈接廣告等)、收費郵箱和個人空間服務收費模式、網易商城收入(網上交易、分類信息發布等)、游戲業務。在所有的業務中,只有游戲業務獨撐大局:網易游戲在第三季度的收入占整個網易收入的85%。
網易2012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為20億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為20億元。而在總收入中,在線游戲服務收入為17億元,廣告收入為2.43億元,而郵箱、無限增值服務以及其他業務的收入加起來也不過是6192萬元。“靠游戲吃飯”的現狀與網易在大眾眼中的形象——“門戶網站+郵箱服務”顯然大相徑庭。
門戶網站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廣告,但是網易門戶的廣告收入卻只占網易整體收入的7%左右,這并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數字,這個數字也正唱衰了網易門戶業務的前景:據了解,網易對門戶事業部的高管少有期權獎勵,再加上丁磊一心向往的門戶獨立分拆沒有進展,這讓期望在此獲得更多話語權和激勵體制的高管們灰心不已。從2011年至今,網易門戶高管離職人數已近十位。對業界影響最深的是2012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YY語音CEO李學凌,他于2005年辭去網易總編輯職務。
“大而全”的發展模式與“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并沒有讓網易賺個“金銀滿缽”。反而,只能靠游戲業務生存。門戶網站“大而全”的發展模式受到質疑。
、“同病相憐”的門戶大佬
與網易齊名的國內互聯網大佬:新浪、搜狐、騰訊,在發展模式上竟大同小異。
新浪網自1998年成立以來,逐漸建立了自己“大而全”的體系模式:門戶業務、無線業務(新浪短信、新浪彩信等)、互動社區(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新浪播客、新浪郵箱、新浪相冊等)、企業服務、電子商務、新浪網頁游戲等。在所有的業務模塊中,新浪則主要偏重于廣告收入。2011年第四季度,新浪的廣告收入為6.5億,占凈收入的77.7%。移動增值業務收入占16.0%。而新浪商城、企業郵箱、互動社區等業務收入加起來也僅占總收入的6.3%。可見“大而全”的模式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新浪也只能依靠廣告業務過日子。
搜狐網面臨同樣的困境:2011年搜狐的主要收入來源,游戲業務占其總收入的51%,其次是廣告業務占總收入的40%,無線業務占總收入的6%,其他業務收入實在少得可憐。
騰訊網是四大門戶網站中比較特殊的一家企業。與其他三家網站不同,騰訊并非起家于“門戶業務”,騰訊所有的業務都是以“QQ即時聊天工具”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另外,騰訊的盈利模式比較健全:騰訊QQ、騰訊空間、騰訊游戲、騰訊門戶、騰訊電腦管家、騰訊郵箱、騰訊輸入法、音樂播放器、影音播放器、下載軟件都獲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騰訊網作為后起之秀,成功躋身“四大門戶”。但是,騰訊和其他三大門戶網站一樣,也面臨“大而全”的通病。特別是在SNS領域,騰訊空間、騰訊朋友網、騰訊微博,幾個業務模塊在功能上相互重復、沖突。騰訊朋友網、騰訊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淪落為騰訊空間的附屬品。甚至在某種層面可能成為騰訊的累贅,影響騰訊的健康發展。在瀏覽器方面,騰訊的TT瀏覽器更是鮮為人知。
、門戶大佬的出路
由此可見,四大門戶網站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大而全”的通病。特別是網易、搜狐、新浪三大門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病癥,將會影響到它們的可持續發展。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解決問題:
第一,精簡業務模塊,保留優勢項目。其實,在多元化問題的整頓方面,做的最好的是通用電氣的韋爾奇。韋爾奇對通用電器進行改革時,認為通用電氣旗下的所有企業都必須在其產品市場上名列第一或第二,不能達到這一標準的企業,將被整頓、關閉或出售。對于一個業務模塊的評估要從多方面考慮,比如,雖然搜狐的搜索引擎業務(搜狗引擎)面臨盈利問題,但是考慮到它極快的發展速度與健全的發展模式(依托搜狗瀏覽器),不得不承認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而在微博領域,新浪微博一枝獨秀,只有騰訊網勉強可以打開局面,那么,網易、搜狐兩個大佬也應該考慮是否繼續保留微博業務了。
第二,明確企業定位,將企業的主營業務與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效結合。企業定位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而企業戰略是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企業的主營業務應該與企業的戰略掛鉤,進而與企業的發展方向、目標定位有機的結合起來。這也是網易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業務整合中要著重考慮用戶黏性問題:用戶意味著市場,市場意味著收入,有了收入企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騰訊的多個業務模塊之所以可以崛起,無不依賴于它的“QQ即時聊天工具”。騰訊正是通過QQ聊天工具,很好的解決了用戶黏性問題,擁有著廣大的忠實用戶、活躍用戶,才發展起了自己的空間業務、郵箱業務、微博業務、網游業務等,并占據多個領域的第一。網易的用戶基礎依賴于自己的郵箱業務,新浪的用戶基礎依賴于自己的微博業務。兩家企業應該借鑒騰訊的發展思路,合理的解決自身的問題。
總之,對于一家企業來講,并不是業務越全面越好。在多元化與專業化兩者間,互聯網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適當的選擇,而不是“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