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對專業設置驅動因素和影響因素的分析,綜合比較已有專業設置模型,應用魚骨圖的設計結構,引入模塊化理念,突破固定維度限制,設計出魚骨型專業培養方案設置模型。
關鍵詞:TOPCARES-CDIO;專業培養方案;模型
在TOPCARES-CDIO教學改革如火如荼深入開展的今天,我院現如今必須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有兩個方面:第一,在考慮高校的自身特色、學生的個體差異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調整專業結構,以達到與社會就業無縫對接;第二,更加貼合社會經濟對新專業的設置需求。
1 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
TOPCARES是8個一級能力指標首字母的組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在充分考慮社會、產業、教師和學生等相關需求者的基礎上,充分結合國內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以及我校在IT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經驗,對CDIO教學理念進行了一定的,有建設意義的創新,創建了具有東軟信息學院風格的“TOPCARES-CDIO教育教學體系”,這是運用CDIO教育理念進行的一次系統的、全面的改革[1]。
2 專業設置的環境因素
2.1驅動專業設置的因素
在制定專業培養方案過程中,其制定的驅動因素就是在于調整社會與高等院校之間關系的過程。這種關系決定了專業培養方案設置的主要原則,該驅動因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服務主體的效益驅動和,二是服務客體的需求驅動[2]。
2.2影響專業設置的因素
在高校培養方案的建設中,影響因素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大類。教學環境、師資水平等條件可以被稱為內部因素。人才需求、資金投入、生源條件以及政策扶持等因素,可以歸納于外在因素的范疇。內在因素是決定培養方案設置的理論基礎,但是在培養方案的設置過程中,外部因素也要被充分的考慮,使其作為培養方案得以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3]。
3 專業設置的模型設計
我們在原有培養方案范式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高等院校專業培養方案的范式模型,最后結合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設計出具有CDIO特色的培養方案設置模型。
“二維四向評價模型”是已有的設計模型中比較常用到的。它結合了大專院校專業設置的要求和原則,以說明需求和條件對專業設置的影響,給出了一種較為直觀的形象表述,“二維四向評價模型。
該模型的主要功能是可以通過對培養方案做出圖形描述,從而比較客觀地了解各專業培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并可以依據該模型對這些專業進行排序,對某些較差的專業提出調整舉措,或做出相應的調整方案。
4 魚骨型培養方案模型的設計
我們在CDIO教學理念的思想基礎上,充分考慮上面的環境因素的基礎,針對上面的兩種已存在的模型進行有效地改進,設計出符合我們學院CDIO教學理念的教學培養方案的魚骨型培養方案模型。該模型不僅將各種環境因素和評價指標涵蓋在設計模型中,更根據工程教育理念的要求,充分加入了“項目驅動教學”培養方式和評價方案。
基于以上的評價體系,在對前面范式模型分析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一種基于TOPCARES-CDIO的魚骨型專業培養方案設置模型,以專業設置定位作為魚頭節點;以專業能力指標體系為培養的主干;以相應影響外在因素為右側刺狀節點;以工程與項目指標考核作為右側的刺狀節點;以立體化教學體系建設及一體化人才培養和考核體系作為魚尾的終端節點,其結構如圖2所示。上述基于TOPCARES-CDIO的魚骨圖形專業培養方案設置模型以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并可以適應多種評價指標體系;模型調用專業設置預測模型推理算法是條件是模型接收到符合某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新專業預測信息,然后推理專業預測信息的實際值,參照相應的規則得到推理得分,權重乘以推理得分,終端節點的最終得分就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接下來從下至上的進行推理運算,即可得到整個魚骨圖中非終端節點的得分。
5 結語
大專院校專業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對學校的發展將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學校辦學的根本。所以學校應當依靠政府政策、充分考量區域經濟狀況,結合自己的內外部資源,以科學、客觀的方法,得出可以量化的決策支持。因此,對專業設置模型的建立有著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 溫濤.探索構建一體化TOPCARES-CDIO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1,(4):23-25.
[2] 陳衍,程宇.職業院校新專業設置預測模型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08,(12):33-34.
[3] 郭揚,胡秀錦.對“二維四向評價模型”的修正[J].職業技術教育,2003,(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