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我曾是云南省個舊市人民路第二派出所居委會副主任,如今80歲了,我還常為居委會的同事們出謀劃策,被選為居委會黨總支支委和居民小組長,擔任“人民調解員”,大伙兒都叫我“小巷高參”。
二十多年里,我究竟調解了多少件矛盾沖突和鄰里糾紛,自己也記不清了。
記得有個剛出獄的小周為了錢和父親吵翻了,抓起刀來要和父親同歸于盡。我得到消息,趕去制止了他。經過多次苦口婆心的勸導,和為他跑前跑后張羅工作,他終于自食其力,結婚生子。過春節,小周父子倆來我家里拜年,讓小孫女叫我:“親親的奶奶。”看到他家3代人和和美美的,高興得我笑出了眼淚。
記得染了毒癮的張某花光了所有積蓄,離婚后孩子房子都判給女方。張某有了輕生的念頭。我趕快去開導他,說服他從頭再來,又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幫他租到了公房。他哭著說:“王奶奶,你放心,今后我要再吸毒,就把這雙手砍掉!”果然,他走向了新生。
記得被三次強制戒毒的彭某出了戒毒所,總是朝街坊瞪著兇狠的眼睛,嚇得誰都不敢多看他一眼。我去登門拜訪,許多鄰居都勸我:“他這么野,我們躲他都來不及,你還敢去他家?他這種人還值得你老人家操心費神。”我說:“如果不拉他一把,他可能還會復吸,那他這一生就徹底完了!”彭某也自暴自棄地對我說:“王奶奶,你不用為我的事多操心了,像我們這種人,活著就跟死了一樣!”我說:“你還年輕,要珍惜生命,你怎知道事情不可能發生變化呢……”我一次又一次上門疏導,通過家庭、鄰居等各方面形成的合力幫助他。他終于以新的精神面貌走上了打工路,再沒有復吸。
二十多年來我始終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跑去跑來地管這些婆婆媽媽、雞毛蒜皮的閑事,要經常學習政策時事、要天天動腦筋,要在調解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所以我這個耄耋老人除了左耳稍有點重聽外,照舊腿腳靈便、反應敏捷;照樣能據理力爭、以法論事、以理服人。在我的生活字典里從來沒有無所事事的字。我在街坊中也保持著較高的威信。
因為我愛管“閑事”并起了些作用,個舊電視臺拍過我的專題片,我獲得了各種榮譽稱號:最讓我自豪的是在中共個舊市委、市政府2008年召開的首次社區建設工作表彰會上,我成為優秀志愿者之一,市委書記親自為我頒發獎狀。最讓我感動的是2007年“七一”,中共個舊市委組織部和城區辦黨委把我列入困難老黨員,每年給我240元的生活補助。
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一個受黨教育多年的公民,我應該在有生之年,有分熱發分光,真正履行好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和義務。”我精心釀造的“積極老齡化”和“健康老齡化”的這杯“美酒”,讓我的晚年回味悠長……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