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一家期刊上看到《將門之子——張德江》一文,我這個耄耋老人也不由想起多年前與年輕的張德江打交道的一段時光。
1986年,張德江時任民政部副部長,我在《老人天地》(《新天地》前身)任主編。因為雜志面臨變更主管單位,重新注冊,我找到了張德江同志。
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并對這份由老同志白手起家、自主創(chuàng)辦起來的雜志給予特別肯定,并很快拿出了4條具體意見。此后《老人天地》由民政部主管了十余年,越辦越紅火,在群眾中扎下了根。張德江很關(guān)心《老人天地》,每年重陽節(jié)《老人天地》召開敬老會,這個知青出身的副部長都欣然出席并講話。部里每周的司局級干部通氣會,也通知我參加。
德江同志為人謙虛,尊敬老人。有一年春節(jié),我到白廣路民政部宿舍區(qū)給他拜年,要爬4層樓,還趕上一個下雪天。他很過意不去,連說您這么大年紀(jì),我應(yīng)該給你拜年啊。我說:“你是領(lǐng)導(dǎo)啊!”記得他說:我是知青出身,幾次都趕上了選拔年輕人,你們這些老同志德高望重,才是我學(xué)習(xí)的榜樣,以后千萬別跑來看我了。
他對待老同志很有感情。有一次中組部在牡丹江召開全國老干部局局長會。會議中間,德江同志還邀請我上他的汽車去長白山山頂。回想那幾年,他是那樣支持老年事業(yè),包括支持我們雜志的各項工作。在《老人天地》的史冊上是讓我難忘的一個時段啊!
看到報上的文章,我才知道張德江的父親是戰(zhàn)功赫赫的開國少將,他雖然是干部子弟,但父親的嚴格要求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父親因病轉(zhuǎn)業(yè)軍墾農(nóng)場,全家生活曾十分艱苦。1968年到1970年,他在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公社太平大隊插隊時,表現(xiàn)十分出色,在一百多名知青中第一個入黨。
難怪他后來又取得那么大的進步和成績,他的發(fā)展讓我們這些老人欽佩和欣喜。
(作者系原《老人天地》雜志社主編) (責(zé)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