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著名旅游城市三亞,因為一場“宰客風波”而深陷輿論旋渦;而此時,“揭黑導游”鄔敬民在三亞主推的“尊嚴之旅”卻也空前遇冷,以致于他的生存都成了問題。
鄔敬民認為,國內屢屢出現旅游市場宰客事件,除了有關部門監管不力之外,旅客們“不加思考地貪圖便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因為此,如今的鄔敬民還在三亞舉步維艱地推廣著他的“尊嚴之旅”,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人們的旅游理念。
近日,鄔敬民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如果“尊嚴之旅”搞不下去了,他就在三亞開一個“鄔哥大講堂”,專門講旅游陷阱,提醒人們多思考、少上當……
一
1997年鄔敬民正式從事導游工作。但是,在經歷了最初的新鮮之后,鄔敬民發現,導游職業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尤其是導游們賴以生存的“回扣”一事,讓他“簡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據鄔敬民說,他經歷過最狠的幾次宰客,是2003年他做領隊時。“那年,我帶了一團客人進了一家玉器店,店老板賣力地向客人們介紹一款標價為十萬多人民幣的‘玉鐲’,一位客人隨口說‘1000塊錢差不多’,結果店老板真的1000塊錢賣給了他。”之后不久,鄔敬民又帶了一團客人進了一家玉器店,一款店家標價5.8萬元的“玉雕屏風”,最終以3000元成交。還有一個進價只有兩塊錢的“玉戒指”,賣給旅客1萬塊人民幣……
雖然帶客人進店有至少15%的提成,但鄔敬民說他“實在不想掙這個錢了,良心上說不過去”。于是,之后再帶團時,他會有意識地勸誡客人“就在店里喝喝茶吧,不要再沖動地胡亂購物了”。讓鄔敬民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做法很快被購物店和旅行社發覺,一些地接旅行社和購物店甚至對他進行了封殺,只要他帶的團一律不接。
更讓鄔敬民難過的是,有一次他帶了一個殘疾人團,客人全部是下肢殘疾、必須使用輪椅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鄔敬民覺得如果再讓這些客人抬上抬下地進店消費,實在是太不人道了,于是打電話請示公司:“可不可以就不讓這批客人進店了?他們實在是太不方便。”沒想到,公司負責人給他的回答竟然是:“不行。他們進店的‘人頭費’是每人100元。如果你不帶他們進店,這個錢就你個人出。”
為了排解心中的郁悶,鄔敬民從2005年底開始,將自己了解到的導游內幕寫成10萬字的博客,以《叫我如何不宰你——一個導游的自白》為題開始在網絡上連載。鄔敬民很清楚,自己這么做的結果,就是與這個行業徹底決裂,但他覺得這樣做值:“我只是想告知每個旅游者低價游及購物的內幕,喚醒百姓的理性消費意識。”
二
博客大火,鄔敬民“感覺更好了”。2006年1月,在深圳市導游年審培訓大會上,鄔敬民跳上臺去慷慨陳辭,痛斥行業混亂,結果是“失業來得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快”。
當年5月,鄔敬民主動聯系央視《面對面》欄目主持人王志,要求對方采訪自己。之后,鄔敬民出了書、獲得“全國十大消費維權人物”提名,有整整半年的時間不停地在接受全國各大媒體的采訪。但成名之后的他,因為失業而沒有了經濟來源,有時甚至不得不靠老母親的周濟。這位中年漢子坐不住了!鄔敬民以為,憑著自己在社會上的“超高人氣”,去國內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搞一些旅游項目應該很容易,但現實卻比他想象中的殘酷許多。
從2007年1月到2011年8月的四年多時間里,鄔敬民先后去過麗江、北京、張家界、廣州等地做旅游業務,結果全都無疾而終。不僅如此,他和他的家人還多次遭遇威脅。“我在云南大學麗江學院作演講,提醒大家注意旅行中的消費陷阱,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沖到公司要揍我;我在張家界搞‘品質旅游’,當地竟然有同行把刀插到我的門上,并留了張字條,上面寫著‘你搞你的品質旅游,但不能影響我們的生存’;我老婆在老家帶小孩,竟然幾次接到短信,說是‘讓你老公早點回來,否則就見不到他了’……”
三
2011年8月15日,鄔敬民迫于生計來到三亞。一到三亞他就迫不急待地打出了“尊嚴之旅——無陷阱旅游”的大旗。他解釋說:“現在有一些旅行社仍然在三亞組織零團費、負團費團,參加者如果不去購物,必然會受到導游的刁難,人格和尊嚴都會受到侮辱。而我所推出的旅游項目,價格完全透明,絕不要求客人購物,這樣才能讓旅客玩起來有尊嚴。”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鄔敬民告訴筆者,雖然他的“尊嚴之旅”為游客們描繪了很多美好的愿景,但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有時甚至一連半個月連一個電話都沒有。
萬般無奈之下,鄔敬民只能想辦法做點散客生意。于是,他自己花錢在當地媒體上打廣告,介紹自己的“尊嚴之旅”,并將行程中的各項成本進行公開,同時承諾絕不增設購物項目。靠著這樣近乎“裸奔”的價格,鄔敬民斷斷續續地吸引了一些散客,但收入也只能勉強維持基本開支。
沒辦法,鄔敬民只能自己建了個QQ群,向網友們講述他的“明明白白旅游消費”理念。他為此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在群里解答旅游愛好者各式各樣的提問,并結合自己的導游經歷給群友們介紹一些值得去的旅游景點及線路。或許是在他的真誠感動下,群里不時會有網友提出參加他的三亞“尊嚴之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給了他支持。
如今,鄔敬民在三亞的“品質之旅”、“尊嚴之旅”可謂舉步維艱。但鄔敬民說,“我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停不下來了。”
談到未來,鄔敬民笑稱希望有一天市場能夠接受他的“明明白白旅游”理念,他還希望未來能夠有一家自己的旅游公司。“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夠擁有自己的旅游公司,我會給它取名為‘阿拉丁旅游公司’,希望阿拉丁的神燈能夠照亮中國的旅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