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日年復年,在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在忙忙碌碌間,我們自己變老了。這時會是什么感覺呢?反正我有時會暗自感嘆歲月匆匆。倘若不經意地從衣鏡里看到滿頭白發和眼角魚尾紋,一時間心頭更會緊緊繃繃的,有種難以名狀的情緒輕輕掠過:“唉,這日子過得咋這么快呀!時光竟是這樣無情。”。
其實誰都知道,老是人生必然。如同時序的四季,如同大海的潮汐,如同天氣的陰睛,這是抵擋不住的規律,從道理上講實在無須感傷。只是真的老了,總是難以接受。可是我們豈能奈何于它?我想還是坦然面對更好。如果能夠捕捉住這人生夕陽美景,就不愧是個睿智老人。
寫過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的朱自清先生,有這樣的詩句:“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我在進入老年之后,常常在心中吟哦,并在體察中領略美好。這老年的景致呀,雖說沒有朝霞炫麗,卻有著深沉的亮色。無論是少年,還是青年,都難以相比。老年自有老年的風景:思想如秋天果實成熟,心境似冬天白雪寧靜,欲望像夏天雷雨閃過,生活猶春天草木平常。唯一的祈盼就是健康。
既然如此,還有什么誘惑能撼動老年的根脈呢?沒有。
因此,我們更快樂、更舒心、更坦蕩,清清爽爽度過每一天,睜開眼睛就是一個新世界。我想這就是朱自清先生說的夕陽無限好。
前些時去外地開會,接觸過多位老先生,大都很健康、快樂、淡定。跟他們閑聊時,都這樣說:“年輕時吃了不少苦,好容易活過來了,這會兒就要善待自己。”那么他們是如何善待自己的呢?其實很簡單,吃得清淡少油鹽,想得單純不多事,動得勤快血脈通,自然就安康。我還發現這些老先生,七八十歲了,臉上竟很少有老年斑。我好奇地問一位老作家,他說:“關鍵是是血液干凈。血液干凈血脈暢通,就會百病不生。”這既是養生之經,又算是人生之理。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平平安安,人生的管道就通暢;起起落落,碰碰撞撞,高高低低,情緒的通道就堵塞。
當然,老年人也并非生來就這樣豁達,由于有過磨礪才更淡定,由于經過艱苦才更知足,由于受過饑寒才更節儉。老年人的開闊心胸就是這樣練成。如同經霜的楓葉,如同耐寒的松枝,在人生的園林里,別有一番獨特風骨。
那么,如今的老年人在向往什么呢?不想求人贊美,只望有人理解;不想再被折騰,只望得到愛護;不想拖累別人,只想平靜度日;不想光圖享受,只想厚待余生……所以,更多的老年人,想旅游就走,想唱歌就唱,想交朋友就交,辛苦了一輩子,不就是為了這舒心的現在嗎。
這人生的夕陽呵,真的很美很好。
噢,轉眼間,時光之樹的年輪又增加一圈兒。我們的年齡,也隨之長一歲。沒有憂愁,沒有悲傷。年輕時不曾虛度時光,到老了更加珍惜每一天,用坦蕩心境迎接新的一年,生命之火會越燒越旺。
若問在新年我想干什么,只想擎上心香一炷,祝親人們幸福平安,祝自己快樂健康;讓夕陽景色更絢麗更光亮。
(柳萌,北京作家,前《小說選刊》雜志社社長。)
(責編:田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