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奮強24歲轉行做導演,二十多年來,導演了數十部電影、電視劇,斬獲了業界不少獎項。
女兒歐陽雯鑫7歲時,歐陽奮強拍電視劇《回到拉薩》,讓女兒客串了個只有一場戲的小角色,沒想到小雯鑫的表演頗為出彩,歐陽奮強決定繼續挖掘女兒的藝術潛力。
歐陽奮強知道,一個女孩走演藝這條路很難,他將來不可能呵護女兒一輩子,因此,在片場,他不但教女兒學會表演,更注重她的品質及意志培養。
2005年,歐陽奮強執導20集電視連續劇《我的未來不是夢》,他把劇中一個殘疾孩子的角色給了女兒,并讓女兒到街頭體驗生活。
歐陽雯鑫接連體驗了三天,都沒達到父親的要求,就哭鬧著要撂挑子。歐陽奮強嚴厲地說:“你既然答應去演了,就得按要求去做,我是你爸,對你更得嚴格!”
在片場,歐陽奮強對女兒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視同仁,他想讓孩子體會到團隊之間平等、協作的重要性。
有一次,因為下了幾天雨采購艱難,劇組午餐時演職員吃的盒飯只有青菜和咸魚,廚師在給歐陽雯鑫盛飯時,特意給她多加了個煎蛋和火腿。歐陽奮強看到后,立即讓女兒把煎蛋和火腿退了回去,歐陽雯鑫是噙著淚水吃完那頓午餐的。
歐陽雯鑫在博客里寫道:在劇組,老爸是個“變臉”大王。有時他像小孩子一樣逗,有時又像“法西斯”一樣暴躁。不過,老爸的急老爸的兇都是為了作品的質量,所以大家都敬畏他、尊重他。看著老爸越來越多的白發,我對爸爸又心疼又理解。
在爸爸的悉心指導下,歐陽雯鑫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角色。時間一長,她萌發出做導演的念頭。在題材的選擇上歐陽雯鑫想到了詮釋親情。
劇本完成后,歐陽奮強問女兒,拍電影需要爸媽贊助多少錢?歐陽雯鑫胸有成竹地說:“不用你們破費了,我用壓歲錢就能搞定!”這個回答讓歐陽奮強既意外又欣慰。女兒在他的影響下,平時很節儉,用壓歲錢拍電影,體現出女兒獨立的一面。
2012年國慶節前,歐陽雯鑫的微電影作品《自行車上的背影》在成都市石室中學高二(4)班的感恩主題班會上舉行首映。看完電影,不少同學都拿出紙巾抹淚,班主任李賢江也感動得眼圈紅紅的。一部13分鐘的微電影,能催人淚下,大家都很佩服歐陽雯鑫在導演方面的才華。
對于女兒的微電影,歐陽奮強評價是有些青澀,但很清淅很質樸,總體可以打90分。他認為女兒身上擁有許多藝術細胞,衷心希望她能超越自己。
如今,正在讀高二的歐陽雯鑫成績優異,她把自己的目標定在考取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導演界會出現一對惹人注目的父女搭檔。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