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橋下捉特務
1974年1月15日晚9時10分,北京西壩河橋頭上空出現了一發紅色信號彈,接著升起了照明彈,民兵和公安人員從四面八方直奔橋下,將幾個正與前蘇聯駐華一等秘書交換情報的特務當場抓獲。
在特務李洪樞的手提包中查出一臺由快速收發報機組成的小型電臺,一張設置天線的示意圖,一張電臺聯絡頻率時間表以及一張偽造的中國邊境空白通行證,還有特務活動經費人民幣5000元。
4天后,中國政府召見前蘇聯大使,面交抗議照會,并宣布5名從事間諜活動的蘇方使館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予以驅逐出境。當年的《人民日報》對此事件進行了簡明扼要的報道。
在歷史資料的背后還存有一層不為世人所知的保護。那就是對于一個叫李洪樞的間諜特務的最大限度的保護:李洪樞這名字,從此終止于那個年代的那卷案宗里……
李洪樞其人
李洪樞是黑龍江省雙鴨山人,1973年他偷渡到前蘇聯。那一年,中蘇關系進一步惡化。珍寶島事件后,前蘇聯不甘心把反華僅停留在外交摩擦的層面上。李洪樞成為前蘇聯間諜機關招募的一名間諜。
可無論李洪樞身懷怎樣的絕技,當他一踏上早已被他背叛了的國土時,便被密捕了。考慮到蘇方間諜機關尚不知李洪樞已被密捕的事實,在周總理親自部署指揮下,決定爭取逆用這個人來釣蘇方間諜機構的胃口……
而李洪樞很難爭取,他以沉默抗拒,表示不配合。對于搞間諜的人,最大的心理障礙可能就是信任危機。信任,是爭取李洪樞配合工作的唯一途徑。
專案組成員吃住都和李洪樞在一起,他們把李洪樞就當做自己的一個“同志”,辦案的所有人員都不許對李洪樞懷有敵意,以免造成新的隔膜……那個時期,所有的情況都要向周總理及時報告。總理總是及時批復。
當李洪樞終于在專案組的感化下有了良好轉變后,為了麻痹蘇方特務組織,專案組請示總理,先讓李洪樞向蘇方特務機構發一些真真假假的情報,以迷惑蘇方……
報告先是到總理那兒,總理批完同意給葉劍英,葉劍英也批同意又批給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四人幫”會在報告上提出各種各樣的疑問,最后報告回到總理那兒,總理最后批復“不妨一試”。
專案組為了效果更逼真,還帶著李洪樞坐一天一夜的火車奔黑龍江省甘南縣。那兒離前蘇聯近,也是當初李洪樞跟蘇方的一種約定。
收網釣大魚
隨著工作的深入,專案組成員確實看到了效果:蘇方間諜機構指令李洪樞于1974年1月13日晚8時30分,在北京東郊西壩河橋下等候接頭,接頭人將送給他新的電臺、密碼、密寫工具、手槍、聯絡時間表以及活動經費等……
專案組把情況寫成報告送總理,總理說:“可以破案,放長線釣大魚。”破案前,專案組成員個個內心從未有過的緊張。他們反復去接頭地點周圍轉悠。當年的西壩河一派荒涼,白天晚上幾乎都看不見幾個行人。執行任務當天,專案組成員提前就將西壩河一帶秘密封鎖了,周圍零星的幾家住戶,只準進不準出,住戶家中的狗事先都被喂了酒饅頭,醉倒了塞到了床底下……
按照事先的約定,一看見敵人進來,第一包圍圈就發信號彈。
可是,接頭的時間已過,沒有任何動靜。
專案組成員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8時45分,信號彈在天空上劃了一道弧線,專案組成員懸在半空中的心總算落下來了……
就見一輛汽車進了包圍圈,那汽車的后尾燈和車牌號都被糊上了……車是前蘇聯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的車,車上坐著蘇方大使館一等秘書維·伊·馬爾琴柯夫婦,三等秘書尤·阿·謝苗諾夫夫婦及其武官處翻譯……
當時,前蘇聯克格勃活動猖獗,許多國家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敢怒也不敢言,中國帶頭這么一整,好多國家跟著驅逐前蘇聯特務,克格勃在世界范圍內遭到重創。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克格勃都沒敢活動。他們總結經驗、找教訓,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暴露的。而最終他們也沒能弄明白。
周總理最大限度地替小間諜李洪樞著想,為他保密。當時還有一個細節,因為涉及蘇方使館人員,專案組請示總理要不要向外交部報告,總理說:不用,你們只要向我報告,這些事都由我來處理。
許多年以后,專案組成員才知道,總理說“放長線釣大魚”還有一層意思。“四人幫”當年是想用這個案子誣陷周總理里通外國。總理心里明白,“四人幫”如果得逞了,就會有一大批人跟著受到牽連……
也是在周總理的關懷和安排下,此后的李洪樞,是以另一個名字、另一種身份,在北京的一家工廠上班,后又娶妻生女,一直安穩健康地活到老……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