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拍成明信片,陽光灑落在綠野,湖面飄著小船,在美景中寫下一份清新的心情,寄給遠方。瑞士的風景中,琉森的湖光山色是最值得和朋友分享的,因為這座城常常被稱為“瑞士精華”。
琉森古城內中世紀的建筑比比皆是,步行在各個景點中,廊橋水塔靜謐如畫,獅子紀念碑訴說著歷史,整座城市彌漫著古典式的浪漫。乘著游輪在琉森湖漫游,不同的線路可以通往湖畔的各個度假小鎮和阿爾卑斯的著名山峰。乘坐紅色列車在世界最陡的登山鐵道欣賞皮拉圖斯山的風景,一時之間,忘記了贊嘆的言語。
琉森的風景是豐富多彩的,她的性格又是沉默恬靜的,需要去走一走才能體會其中滋味。
在古城品味浪漫
琉森,始建于公元840年,在羅馬時期還只是個小小的漁村。后來為了給過往船只導航人們在這里修建了一座燈塔,因此小漁村得名琉森,在拉丁文中是“燈”的意思。悠長的歲月不僅僅留下了諸多古老的建筑,也為這座城市增添了許多浪漫的氣氛。走在鵝卵石鋪就的路上,隨處可以看見文藝復興式的建筑。街道古老而狹窄,中世紀的時光被放置在小小的空間中,讓人不自覺慢下腳步,心情變得悠緩起來。
最早知道琉森,是因為赫本在這里舉行婚禮。降落凡塵的天使,選擇在這里完成一生最重要的儀式,這為琉森更添了許多浪漫的氣氛。
很多時候,對一個地方心向往之,只是因為這里有曾經讓你心動的故事。提起琉森,似乎馬上就能看到奧黛麗·赫本穿著白婚紗,低著頭聆聽結婚誓詞,然后悠悠抬起頭來,一雙靈動的眼睛定定望著你,脈脈含情。琉森仿佛也因為這樣的想象,在初見時候就透著溫柔,連風都和緩地拂過耳際發梢,告訴你這里值得細細品味。
早上,晨霧還沒有散去,一個人踱著步子,聽到鞋子踏在鵝卵石上清脆的回響。墻上的彩繪靜默著,古老的故事在清晨還有昏昏的睡意。信步而行,來到著名的獅子紀念碑前。雕刻在石壁上的雄獅,低伏著身軀,頭枕著前爪,臉上現出痛苦的表情。這是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中犧牲的瑞士雇傭兵而建的,旨在祈求世界和平。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曾經形容它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
此刻,沒有了平日里的游人如織,雄獅看起來更加悲痛。不去想石雕的紀念意義,只從雄獅的姿態看來,仿佛能夠感受到,瀕死時候力氣在一點點消失,生命像是灰飛的煙塵飄
散而去。忽然才發覺,中世紀的浪漫,是騎士為公主戰死,是王者勝不過歲月,是一出凝著血帶著淚的雋永悲劇。
天光漸亮,琉森早晨的陽光照在濕漉漉的街上。城內所有的景點都可以步行前往,游覽琉森的過程就變成了在畫中漫步。有兩座美麗尖頂的是豪夫教堂,教堂內的管風琴至今仍在琉森音樂節使用。路旁建筑的外墻多繪有壁畫,藝術感十足。包圍古城的是穆塞格城墻,游客可以登上塔樓俯瞰全城。在塔樓上還有最古老的城市鐘,每到整點,這個鐘會比其他鐘提前一分鐘敲響。
當然,無論從哪里出發,漫步琉森,卡佩爾廊橋總是不可錯過的一站。跟隨著游人腳步,或者被流水聲吸引,不自覺就會看到羅伊斯河上這座古老的木橋。卡佩爾橋始建于14世紀,全長200米,是歐洲最古老的有頂木橋。橫臥在水上的卡佩爾橋,就是琉森的城市象征。
在河岸邊的露天咖啡座歇歇腳,喝一杯濃香的咖啡,看河面上天鵝在優雅地游動。天鵝潔白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修長的脖頸顯得有些高傲。目光追隨這游動的風景,如果可以化作一只琉森的天鵝,成日在山光水色間流連,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這浪漫想象起來如此單純,因為這單純所以快樂才會更多吧。
羅伊斯河穿過古城,最終匯入琉森湖中。走在卡佩爾廊橋上,一抬頭就看見遠處的皮拉圖斯山。琉森就在這湖光山色中,安然靜謐,把時光過得緩慢悠長。我們踱著步子,從中世紀的教堂走到琳瑯滿目的商店,從悲愴的歷史走到悠閑的當下,浪漫就發生在放緩的腳步中。
溫柔的琉森湖
羅伊斯河靜靜向前流淌,將古城中的人與事一刻不停地帶去遠方,最終將一切放置在琉森湖中。湖水總是讓人覺得靜謐,湖面如鏡,木槳激起的漣漪層層漾開,悠緩地尋找岸邊。著名作曲家瓦格納曾經說過,“琉森的溫柔使我把音樂都忘了。”溫柔,恰恰是湖水的特性,包容所有的悲傷和快樂,化解你心中的波瀾。
琉森湖又稱四森林州湖,位于瑞士中部,是瑞士的第四大湖。湖岸線蜿蜒曲折,將琉森城和周圍的群山連接起來。湖畔有許多度假地,許多人在夏天來這里避暑,居住在湖邊別墅里,每天望著寧靜的琉森湖和綿延起伏的遠山。游覽琉森湖,可以沿環湖公路欣賞湖畔景觀。但是,最受歡迎的方式還是乘坐郵輪在湖中暢游。
琉森湖區有20艘船,其中5艘蒸汽明輪船,游湖路線富于變化,可以探尋湖邊的歷史小鎮,也可以盡情欣賞阿爾卑斯山的著名山峰。從琉森出發,乘著輪船漫游在琉森湖上。在照片里,看到過琉森湖煙波浩渺的時候,點點白帆隱匿在水汽之中,湖面和遠山都朦朧起來,像是中國的山水畫,幾筆寫意,多處留白,卻有廣闊的天地。也見過多云的時候,大朵大朵的云在天空變換著形狀,湖面也隨之變得一半明媚一半陰沉,云朵貼著湖面,好似風雨將至,讓人想起激昂的樂章。
最終見到的,也是最美時候的琉森湖。萬里的晴空,遠山是明朗的綠色,湖水是透亮的碧青,目之所及,全是開闊風景。太陽照在琉森湖上,成群的天鵝自在暢游,整片天地都屬于這種優雅的鳥兒。兩岸盡是綠色的山坡,植被茂密而整齊,間或可以看見幾頭牛在湖畔悠閑地吃草。偶爾看到山坡上幾處別致的房子,和山水一樣安靜,不知道哪個會享受的主人在這里建造了小屋。小屋最早是為看風景而建,不知不覺,最后竟成了游人眼中的景色。一路行船,兩岸的山總也看不厭似的,映在湖中的身影也有幾番意趣,多了一份縹緲的身姿,溫柔了許多。
琉森湖的溫柔,還在夜幕降臨時分。天空還沒黯淡,一抹紅霞還留在天邊。街燈還未亮起,整個世界只剩下西天最后一點光明。湖畔走著的人都變成小小的黑點,隱匿在日暮時分的安詳之中。琉森湖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于此,將所有喧囂沉淀成一刻的安寧,只覺天地開闊,世間所有的事情都不過如此,最好可以一直留在湖邊靜靜呆坐著。
時光倒流,瓦格納思慮著音符,馬克·吐溫想著小說下一個情節,赫本沉浸在婚禮的甜蜜中。天光明明滅滅,從春天走到盛夏,從落葉飄飛走到世界純白。時光恰似湖水,倒映著行走的人生,把溫柔留存在記憶之中。
神奇的登山鐵道
從游輪下來,就可以前去乘坐登山火車,看一看皮拉圖斯山。在卡佩爾廊橋上,一抬頭就能看見海拔2100多米的皮拉圖斯山。皮拉圖斯山有許多和龍相關的傳說,相傳巨龍扇動巨大的翅膀飛入山中,給山下的農夫留下一塊具有魔力的龍石。巨龍和山下的居民在中世紀的故事里演繹著冒險和奇跡,而現代人卻用另一種方式創造這些。
登山鐵道于1889年建成,花費了三年時間,最大傾角為48度,是世界上最陡的齒軌登山鐵道,堪稱工程學上的奇跡。紅色的攀巖火車,象征著山中的紅色巨龍,沿著海拔落差達1635米的鐵道傾斜著向山頂進發。一個個準確的數字,無疑顯示著乘坐登山火車本身就是一次冒險。
然而,正因為行駛在奇跡一般的鐵道上,這次冒險才顯得有趣許多,更何況心中的害怕很快就被窗外神奇的景色帶走了。隨著海拔漸漸爬升,峰巒在腳下匯聚,鋒利的線條忽然變得和緩,高聳入云的鋒芒化成沉穩。火車有時候在山路上行駛,一面緊貼著山體,一面只有陡峭的懸崖。紅色的列車只是穩穩地向上爬升,引得乘客倒吸一口涼氣,繼而又長長呼出。
到達山頂,壯闊的風景盡收眼底。琉森湖靜靜依著古城,在群山之中,像是少女溫柔的眼波。登高而望遠,大地卻更加廣闊起來。原本以為登上山峰就是一種征服,最后卻發現會引發對高山的另一種贊嘆。遠處的地平線,是大自然的無限可能性,大地就是這樣平靜地鋪展成整個世界。
皮拉圖斯山海拔2132米,山頂的設施卻十分先進。登上山頂后,可以住在設備齊全的酒店里,在第二天觀賞阿爾卑斯的日出奇景。四季如春的玻璃觀景長廊,讓人可以在山頂盡情欣賞美景。還有些人不滿足于只是欣賞風景,去到纜車換乘站體驗瑞士最長的旱地雪橇道。乘雪橇從山上直沖而下,兩旁的草地飛一般閃過,15分鐘就能從纜車換乘站滑到山腳,十分刺激。
下山時,乘坐懸空的纜車,窗外的風景依然壯闊。植被漸漸變得茂盛,山峰開始恢復其雄偉的姿態。隨著海拔降低,心情也開始由驚奇轉為平靜。因為高山火車,我們曾經站在皮拉圖斯峰頂,見到令人心潮澎湃的風景。原以為是自己征服了山峰,卻不如說是皮拉圖斯山征服了我的眼睛。
游人終有離開的時候,但是皮拉圖斯山依舊巍峨。
我們邁開腳步,在琉森的畫中漫走,將這些風景收集,留待與朋友分享。但是,湖光山色可以定格,時光卻無法留駐。這些浪漫的清晨,溫柔的日暮,都隨著太陽的起落留在過往的時光。旅途總有終站,但人生不是,希望琉森悠緩的時光可以多停些日子,為浮華之中的自己在心中留一份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