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歌者把林志炫的一句話奉為真諦:歌手一輩子只求兩件事,一是好歌,一是知音,我是帶著好歌來尋找知音的。
確實,他的歌迷更像知音,一言一語之間沒有肆無忌憚的瘋狂、狂放任性的追求,也沒有與其他歌迷相互攀比的功利之心,更多了一份沉穩、老練。
林志炫曾說過:“我理想的生活就是在主流的旁邊有一塊我自己的天地可以整日耕耘,抬頭看看第一名又換人了啊,然后埋下頭繼續耕我的田。”因此,在“舍我其誰”的娛樂圈,林志炫的音樂總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在世外桃源之中,他像是一本成功的教科書,他的歌迷,正是承接他的謙遜、努力、堅持,成為最虔誠的學者。
學者:木木
學齡:15年
送給偶像最好的禮物
熟悉的炫迷會記得,2010年12月17日播出的《天天向上》,有一位粉絲代表給林志炫送上了一份禮物,那個帶著眼鏡留著長發的大女孩兒便是木木,木木回憶了一會:“錄制的那天是12月6日,在錄制現場,林志炫對我說了生日快樂,那應該是我至今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
如今的木木,是一名大學土木工程系教師,帶著眼鏡,端莊大方,讓人很難把這樣的職業與一名“粉絲”結合在一起。早在15年前,二者確實不能結合。那時的木木年僅12歲,用如今的話來說,絕對是名符其實的“學霸”,她在成績上計較的,并非排名,而是滿分,這一點與林志炫的音樂認知有些相似。
他教會了我堅持不懈
那時,幾乎人手一臺“步步高復讀機”,木木卻從未用它聽過一首流行歌曲,直到有一天,被同學借走后返還,里面放了一片盜版磁帶,是很多歌手的合集,木木試著按下播放鍵,當她聽到那首《單身情歌》,嘹亮的嗓音,美麗的音色……讓對流行音樂向來不感冒的她首次被顛覆了。
“第二天,我就跑遍城市的大街小巷,買了他所有的正版磁帶和CD,到目前為止,他的每一首歌,只要響起前奏,我就都能說出名字。”木木有些自豪,她說若不是林志炫,對于很多事情,她都不會如此堅持。
“我是一個頭腦非常清晰的人,雖然非常喜愛,但高中畢業前一直沒有見過本人,只是通過買他的每一張專輯,學他的每一首歌曲去支持他。”木木停頓了一會:“在我認識很多炫迷好像都是如此。”她沒有因為林志炫而落下學習,反而更加優秀。對于自己,唯一的不完美就是在高考那年,化學滿分,物理不及格,但由于對物理為主工科的熱愛,她以較高的分數進入一所普通的高校學習土木工程專業,專業上的優秀,讓木木證明了自己的堅持是對的。“到現在,我還在繼續尋找攻讀博士的機會,這便是林志炫教我的堅持。”
木木一直認為林志炫教會了自己太多,若要總結,堅持與隱忍再好不過:“優客李林時期,林志炫紅極一時,后來的《蒙娜麗莎的眼淚》和《單身情歌》讓他迎來第二春,再之后他因為堅持將《離人》收錄進專輯而離開了索尼音樂,這種堅持對不對,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解釋,直到《我是歌手》的再次爆紅,告訴我們,只要你足夠固執的追求你的理想,那么有一天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世界會迎合你!”
學者:梁丹
學齡:12年
他教會了我理解音樂
談到頭銜,梁丹并非貼吧或者后援會、粉絲網之類的工作人員,用他的話來說只算是一位“資深粉絲”。當看到我們對木木的采訪,梁丹說:“哇,她好厲害,恐怕我要去掉‘資深’二字了!”。
大概是這樣,但凡喜歡林志炫的人,都有幾分謙遜。 2001年,林志炫發行國語專輯《擦聲而過》,其中收錄了一首翻唱潘越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那時,梁丹14歲,用他的話來說,從來沒有聽過這么清新透亮的版本。“當時,我是一個讓家人頭疼的‘問題少年’,整天混跡在網吧、卡拉OK之間,我第一次在網吧聽到這首歌,當時的感受就是原來音樂可以這樣。”梁丹繼續回憶:“接著,我便會在卡拉OK唱他的作品,發現自己怎么也唱不好,于是,我對父母說,我要學習聲樂,也許長這么大,第一次這么認真起來為一件事。”
從此,梁丹沒有再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他開始為音樂變得專注起來。“我很慶幸自己底子還算不錯。”梁丹笑著說:“漸漸地,我音域變得比以前廣闊,學會了真假音轉換,并且通過4年的學習我考入了一所不錯的藝術學院,當然,和林志炫一樣,學習美聲專業。”
“我很羨慕能去《我是歌手》現場聽歌的觀眾,我交了3次報名表都了無音訊,2007年我花了30個小時從廣西坐車到上海看他的演唱會,相比CD和網絡,他的現場無懈可擊反而更加震撼。”言罷,梁丹哼唱起了那首《蒙娜麗莎的眼淚》,我為之一怔,唱功了得。
最后,梁丹告訴我,在內行看來,要達到林志炫的水平,他還相差很遠,比如那首《沒離開過》,就是他目前為止音域達不到的一首作品。目前,梁丹正在攻讀音樂類的研究生,他說希望有一天,能把林志炫的音樂都one take,與偶像同臺高歌。
學者:薄荷
學齡:2年半
他教會了我不求回報
相比前兩個林志炫的“學者”,薄荷似乎有些遲了,但她絕對屬于甘于付出型。看了木木送禮物的那期天天向上,之后在網上收聽了《鳳凰花開的路口》,薄荷喜歡上林志炫,就這么簡單。她是百度林志炫吧的吧主,每一篇帖子她都會仔細審閱,以至于“林志炫吧”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少有的與世無爭的貼吧。在炫迷中,她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每次有機會見到林志炫,她都會帶著自己洗的照片、印的海報、明信片,給偶像簽名,送給身邊的炫迷。
“他的每次演出都會囑咐我們不要用熒光棒,倡導環保,所以他的演唱會上,會看到臺下手機屏幕燈光組成的‘星海’,美麗至極。演出結束后,你會聽到爆發之后平靜輕柔的聲音,跟歌迷一一再見,他的聲音,好似雙手撫摸著心靈,即便夜深,也毫無倦意。”薄荷驕傲地說:“第一次見到林志炫,是在武漢,17個小時火車。途中輾轉反側,原以為之后會難控情緒沖上擁抱,求簽名,求合影。但見到本人之后,他的親和、謙遜自然而然影響了我,炫迷大多這樣,可能會因為他的音樂作品淚流不止,但在偶像面前絕對淡定從容。”
“有這么優質的偶像陪伴著成長,已經是一種幸福。在工作之余義務打理貼吧,為老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應該不求回報,不計得失,如他在音樂上一樣。”薄荷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