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門左道”猶如說“歪門邪道”,泛指不正當的方法。“左道”為什么會指邪道呢?這跟古人關于方位的尊卑有關。
關于古人是尊左還是尊右的問題,歷代學者有過非常多的爭論,直到今天還是眾說紛紜。大致來說,秦漢之前古人以右為尊,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使用右手,從生理習慣上來說右手方便,故以右為尊。唐代學者孔穎達在為《左傳》作的注疏中解釋說:“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為右,不助為左。”“左道”出自《禮記·王制》:“執左道以亂政,殺?!笨追f達疏:“左道謂邪道。地道尊右,右為貴,故正道為右,不正道為左?!边@就是“旁門左道”一詞的最早來源和解釋。
眾所周知的“負荊請罪”的故事,起因就在于藺相如比廉頗的功勞大,封官的時候,拜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非常生氣,才尋釁滋事。
可見官職也是以右為尊,貶官則叫“左遷”。連居住的方位也是以右為尊?;实勖婺媳潮倍?,因此地理上便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在同一座城市中,高官和貴族住在右尊的西邊,普通百姓住在左卑的東邊,陳勝、吳廣起義時率領的九百名戰友,入伍前都居住在“閭左”,即閭巷的東邊(左側),都是地位最低的普通百姓?!盁o出其右”這個成語是指沒有人能夠戰勝或者超過,也是以右為尊。
不過也有特殊的情況,比如車上的位置是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座位準備接待貴賓稱“虛左以待”,這是因為坐車時,趕車的人要坐在右邊,右手執鞭、駕馭都方便。國君出行時,同車三人,國君坐在左邊,中間是御者,右邊是一位勇士,帶上勇士的目的是防備不測事件發生,一旦有人行刺國君,勇士從右邊下車方便,便于隨時采取行動保衛國君的安全。這是由車上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被稱為“楚夷”,相對于黃河流域的中原民族來說屬于南蠻之人,楚人的方位尊卑剛好跟中原相反,“楚人尚左”,以左為尊??鬃釉浉袊@道:“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痹谥性貐^,人們衣服的前襟都要向右,只有死人的前襟向左,表示永遠不需要脫衣服了,而邊遠地區的蠻夷民族剛好相反,是“左衽”,因此孔子感嘆說如果沒有管仲的教化,我們就要等同于蠻夷之邦了。
漢代之后,左、右的尊卑變化很多,沒有定論,此處不贅述。值得說明的是,今天的人們常常把“男左女右”和“男尊女卑”的觀念聯系起來,這是陰陽五行學說附會的結果。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天左旋為陽,地右周為陰,陽左陰右,男陽女陰,陽尊陰卑,故曰“男左女右”。這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跟因為方便而以右為尊的唯物主義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