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怎么想的!新聞上說有幾個孩子離家出走,其中一個回來了,問他其他人去哪了,這孩子死活不說。”朋友說這段八卦給我聽的時候,正準備出去應酬的我瞬間停了下來,坐在沙發上愣了五秒鐘,翻箱倒柜的找出已經蒙了一層薄薄灰塵的套裝《未成年》。
你會想起你未成年的時候所思考的,擔心的問題嗎?你還記得未成年時你對別人做出的承諾嗎?你還依然相信某些東西嗎?看過好多關于青春題材的影視劇,最有沖擊力的也就是這部《未成年》了。介紹我看這部片子的是戲文的一個師姐,那時我們一起做藝術類高考培訓。談及學生,當時她說:“太不像人了,都是行尸走肉。”言外之意是學生都過于順從,磨掉了自己的本質。一個個像是模子里做出來的,沒有個性,缺乏獨立思考。我總跟學生們說:“人只能活一次,如果你不趁著這個機會使勁折騰,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你為什么非得跟別人一樣呢?為什么非要走別人走過的路呢?”
你青春了嗎?
本來以為《未成年》只是單純地探討青春迷茫的片子。開篇說的是高中生戶川博人在一次演唱會上認識了女大學生新村萌香,并對她一見鐘情,誰知道天意弄人,萌香居然是博人“優秀”的哥哥的女朋友,從而使他產生了自卑感,同時他和班里的好友田邊順平一起結識了弱智室岡仁、社會上的小混混坂詰五郎、以考上東大為人生目標的高才生神谷勤,五人成為了好朋友,也共同面臨著成長的甜酸苦辣。前幾集劇情并沒有讓我真正感到震撼的地方,有些許的失望,但是畢竟是野島伸司的作品。于是繼續強制自己懷著崇敬的心情往下看,亮點并不多,每集的起承轉合都做得很到位,編劇的技術層面做得很規整,心想也就這樣哦。展現在未成年人眼里的就只是無力的叛逆和對成人世界的不知所措。誰的青春不美好,誰的青春不叛逆呢。我們已經到了為工作和前途奔波的年齡,回頭再看那些曾經認為灰色的青春,渴望長大的內心,無聊的生活,那種對暗戀女生的的沖動、天真;那種逃課玩游戲、打籃球的緊張與興奮;那種對未來充滿信心、無所畏懼的的心靈和那種純潔……。好了,我知道了,這大概是一部感慨青春的片子吧?
你敢跟成人世界對抗嗎?
第八集開始,劇情急轉直下,當博人在雨中哭著慘兮兮喊著:“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骯臟的大人……”時我開始重新審視這部片子了,當青春同盟最終結成的時候,我會感嘆五個人在一起真好。當少年們集體出走到山林中一起開始新的生活時,我開始感受這次華麗的叛逃。幼稚的他們自認為已經逃脫了骯臟的現實社會,他們開始制造屬于自己的烏托邦 。當看到最后一場簡單的逃亡卻變成防暴警察的嚴陣以待時,不禁對這個過于“嚴肅認真”的大人世界覺得好笑起來。已經成人的你,在你未成年的時候反抗過“大人”嗎?
成年人是否真正地思考過未成年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呢?他們是否真正的把未成年人當成有血有肉的“人”來看?理想主義者與現實撞了個粉碎。殘酷青春,告訴我們的是你去適應社會,還是讓社會來適應你?
片子《未成年》,起的名字太到位了,只有未成年的世界才能獲得如此大的溫暖和信賴,大人之間各種各樣的指摘和責怪太多了,無聊的、單一的價值觀時刻影響著我們。但回憶往昔,你會發現曾幾何時,我們也變成骯臟的大人了,為了保住自己的那些所謂的重要的東西出賣朋友,為了爭名奪利放棄身邊最親近的人,置感情于不顧。你仔細想想,上次言不由衷的說話是什么時候?是很多年前還是剛才?未成年時,我們總想逃出這個充滿背叛與物欲的骯臟的成人世界,可是我們逃不掉,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逃不掉。成年后發現我們不知不覺正在做他們當初做過的事情。“沒用的,戶川,不會有什么改變的。”我想,野島伸司是想用這句話來結尾吧。最后那四個白花花的屁股也只是嘲諷這不會改變的社會。青春真好,在青春里叛逆一次真好。我們并不偉大,我們只不過想要變得偉大。其實對于社會的成年設定一直覺得很怪,未成年和成年之間不該只是一個年齡的界限分隔而已,過了那把尺,不見得你就會比原來成熟多少。可能這就是大人的世界,未成年的青少年們只能把自己的世界也活在大人的標準里面,聽著師長對我們的要求、管教,走著他們認為最好的路,但卻同時對我們的呻吟不聞不問,不肯傾聽我們的心聲。
關于編劇
野島伸司,曾就讀日本中央法學系,后中途退學。去美國UCLA留學,學無所成回國以后,過著自由打工的日子,連類似詐欺的電話販賣工作都做過。后來看了山田太一的作品,產生共鳴,遂開始寫劇本。
野島伸司的作品透露出一種對社會的批判,對于等級觀念的抨擊,對于弱勢群體的同情,對于大眾輿論的排斥,對于既有制度的質疑,對于純真年代的贊美。《未成年》對于他,沒有站在道德至高點,也沒有過于煽情,或許是想讓自己探討的社會層面更廣,脫離了單純的校園病態。在《未成年》里面,他開始廣泛討論整個社會對于未成年人群的態度。他擅長的是將黑暗面無限放大作為追求美好世界的反諷。很殘酷,很變態。他通常會將社會問題反映在愛情故事中。這也是野島伸司的最大特色。
好劇必備因素
在《未成年》里每個角色都是亮點。那么年輕的石田壹成,那么年輕的反町隆史,那么年輕的香取慎吾,那么年輕的櫻井幸子,那么年輕的甚至還不叫濱崎步的濱崎步。歌曲在《未成年》里是極大的亮點,里面用到的卡朋特的老歌,配合一種疏離的語氣念出來的獨白,仿佛凝固了時間,不知怎的就越想越絕望了。
青春氛圍的營造是本劇的一大特色,不做作,直面社會問題,讓過來人看了都心生感慨,不知不覺就對戲里的人物產生情感,導致后來再聽主題歌時,心里還是一陣陣的刺痛。畢竟大家都曾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