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金融改革,必須打破金融壟斷,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為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社會群體提供一種與其他客戶平等享受金融服務的選擇。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改革,必須打破金融壟斷,構建普惠金融體系。
普惠金融雖然不是個熱點問題,但卻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普惠金融也稱作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尤其是那些被傳統金融忽視的農村地區、城鄉貧困群體、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普惠金融涉及到的面非常廣,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如何通過普惠金融,更好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問題。中國中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學者概括為“5、6、7、8、9”。5是指中小企業稅收貢獻占整個稅收的50%,6是指占GDP的60%,7是指占進出口的70%,8是指承擔就業的80%,9是指數量上占整個企業數量的99%。
2012年,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一方面廣大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實體工業企業利潤一降再降,生存發展步履艱難;另一方面,銀行利潤暴增。眾多的中小企業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價值財富,卻得不到完善的金融服務。下一步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仍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這就是普惠金融。
如何實施普惠金融,銀行業需要重新認識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辯證關系,實體經濟是基礎,如果國民經濟不能健康發展,銀行金融必然不穩定,銀行利潤也就成為無源之水。
銀行金融體系應該為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轉型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貸款應該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對十八大報告的解讀里,我說金融改革第一條就是要打破金融壟斷,發展合作金融、民間金融。有人反駁說沒有金融壟斷,中國就會被外國侵占,我們需要大銀行。誰說不需要大銀行了,但問題是大銀行完全按照現在這種方式做下去可以嗎?假設今后利率市場化后面臨新的競爭,完全靠貸款利差生存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些大銀行如何生存?所以說,他們應該拿出很多精力來做這個事。
其次,應該建立和發展直接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合作金融組織,目前我們已經有了這種機構,有的地方做得還不錯。應該繼續發揮,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再次,就是要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的作用。現在我們有很多家小額貸款公司,應該說還是不錯。但是,現在小額貸款公司也不愿意為小微企業和農村服務了,為什么?它說規模太小了,而且用自有資金貸款,做不了大事,所以它天天想著變成村鎮銀行。大家都想變成村鎮銀行,做強,做大,這也是金融改革中非常大的一個問題。市場是分層次的,服務對象也是有層次的,所以,溫州說要把有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變成村鎮銀行,我支持,但是我覺得大家都去變,風險太大了。
所以,我們還要繼續發展規范民間金融。我的主張是允許民間金融存在,然后使它陽光化,使它規范化,使它制度化,使它法律化。多層次的金融組織,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才能夠做到真正的普惠金融。
此外,銀行和金融機構還應該不斷地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比如說,我們要充分考慮小微企業缺乏有效質押、三農客戶自然條件差等因素,積極創造量體裁衣的金融產品,面對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多元化需求,優化服務體系,完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