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鄂爾多斯樓市狂跌,9家信托公司20多億資金被套,相傳有數家中型商業銀行受牽連。慢牛投資董事長張化橋認為:中國最大的影子銀行是信托投資公司,和銀行發行的千奇百怪的理財產品。“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借貸實在是小打小鬧,不值得一提?!?/p>
2012年,中國金融業的生態發生了深刻變化。
通脹繼續走高,銀行銀根緊縮、中小企業資金短缺,越來越多的資金“跳”出銀行資產“負”債表,以各種渠道進入實體經濟,尤其是房地產領域。短短數年,舶來品“影子銀行”在中國大行其道。有報道稱,如今中國內地“影子銀行”放款量或已占社會融資總量的“半壁江山”。
事實果真如此嗎?
浮出水面
2012年10月初,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直言銀行理財產品是“影子銀行”,龐氏騙局。沒過幾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警告中國“影子銀行”風險。
中國影子銀行浮出水面,引來各方爭議。那么,中國影子銀行究竟是何種情形?
由于口徑不一,目前市場上對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有多大版本頗多,亦相差甚遠。國內幾家金融機構的一致看法是,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中國影子銀行存量約28.3萬億,占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的22%,與GDP的比例為55%。
方信證券給出的具體標準是,從社會融資口徑進行估算(截至2012年12月):考慮銀行表外業務,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約6.0萬億,委托貸款余額5.7萬億,信托貸款余額2.8萬億;其次,2012年三季度底信托資產余額為6.3萬億,年底或將達6.6萬億,民間借貸或在3.5萬億;另外,非銀行部門持有的企業債券余額約4萬億。因此,估算中國影子銀行存量約28.3萬億,與GDP的比例為55%。
這些數據和2011年的數據相比,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信托業務,全年增加1.29萬億元,占比8.2%,同比高6.6個百分點。據央行調查統計司最新數據,2002年到2011年,國內社會融資額由2萬億增至12.83萬億元,而銀行信貸占比卻由91.9%降至58%。央行發布的2012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5.76萬億元,比上年多2.93萬億元。
快速增長,讓很多業內人士開始擔心,中國會步美國后塵,因為影子銀行而引發一系列經濟問題?;诖?,關于影子銀行的討論此起彼伏。
野蠻生長
今年年中,鄂爾多斯樓市狂跌,9家信托公司20多億資金被套,相傳有數家中型商業銀行受牽連。慢牛投資董事長張化橋認為:中國最大的影子銀行是信托投資公司,和銀行發行的千奇百怪的理財產品?!靶☆~貸款公司和民間借貸實在是小打小鬧,不值得一提。”
鄂爾多斯現象,已經充分暴露了信托的風險,一旦投資的實體出現問題,那么,投資者就必須為此買單。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信托業資產管理規模已經突破7萬億元,超越保險業資產規模,成為僅次于銀行的第二大金融服務行業。而在2007年底,信托業資產管理規模尚不足1萬億元。這個速度大大超過整個金融系統資產的增長速度。
除此之外,作為影子銀行的另一大來源的銀行理財產品也出現了大幅增長。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稱:“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已經從2007年底的5000多億元增至目前的7萬億元,增長超13倍。”到2012年9月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6.73萬億元,比2011年末的4.59萬億元增長47%,從流量角度看,僅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規模就達20萬億元。
與信托貸款和銀行理財產品增長迅猛相反的是,銀行信貸占比由91.9%降至58%。中國影子銀行系統中,非正式貸款者是最不透明的,大約占了全國GDP 6%至8%的份額,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目前,這些企業正面臨較高的信貸風險,體現在借貸利率高達20%或以上。受中國經濟下滑影響,這些非正式貸款者正面臨急劇上升的不良貸款。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野蠻生長,業內認為,主要是長期以來,銀行業同質化競爭相當慘烈,一家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為穩住自己的儲戶,所有的銀行都得被迫陪著玩,除非被叫停,大家都退出。
對此,肖鋼認為,銀行以這種資金池方式運作理財產品,產品期限錯配,發新品償付到期產品,本質上就是龐氏騙局,理財產品資金流向和透明度都有很大問題。他直言理財產品等“影子銀行”是金融業未來5年的最大風險,呼吁加強管理。
風險未知
在中國,因為影子銀行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即使是被肖鋼認為不起眼的第三類影子銀行也出現了大規模增長的趨勢。
據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會長劉克崮的估算,截至2012年12月底,小額貸款公司機構數量已超過6000家,全行業貸款余額則逾6000億元。
據記者了解,從表面上看,大部分小貸公司并未踩過4倍基本利率的政策“紅線”,實際上,通過一些私底下的運作手法,很多小貸公司的貸款利率高得驚人。平均都能達到并超過36%。
“現在做高利貸的很多,成行成市了,幾個朋友湊幾千萬就出來‘放數’。有些錢莊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動用高科技監控手段,不怕你不還債,天涯海角都能找到你?!睆V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友煥表示。去年6月,廈門發生“融典擔?!辟Y金黑洞事件,賬面虧空37億元,已然為這種高利貸模式敲響警鐘。
為此,監管層其實對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也付出了努力。比如以各種方式切斷銀行系統與影子銀行的聯系,規范銀信合作、將表外業務盡可能納入表內、加強銀行業與影子銀行、民間金融之間的防火墻建設等。
而且,據銀監會的工作人員透露,現在每個理財產品規模、投向都要上報,監管層對池子規模、風險敞口有比較清楚的掌握。信托又在銀監會監管下,信托公司不會也不敢賴銀行的賬,信托公司不行了,還有它后面的大股東。
而且按產品設計,理財產品風險投資者自擔,剛性兌付已是潛規則,如果理財產品出問題,銀行肯定來兜底,如果銀行包不住,肯定再由財政來兜底。
可是,這樣下去,真的能控制風險嗎?業內并不看好,看似嚴密的監管和政府買單的行為方式究竟能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