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峨眉山一年中最鮮艷的時節(jié)。山下油菜花、梨花、桃花競相芬芳,山上迎春花、杜鵑花、珙桐花爭奇斗艷,大片的竹林正生長出當(dāng)?shù)厝藫磹鄣目喙S。我們從山腳沿盤山道徒步上山,途經(jīng)伏虎寺、雷音寺、清音閣,隨著海拔的逐漸增加,景色也如春夏秋冬的輪回一般逐漸改變,翠綠開始濃重,溪水冰涼徹骨。行至氣勢磅礴的四疊門樓時,第一滴春雨飄到額頭上,我們欣喜地明白,前方等待我們的,就是峨眉山溫潤的寧靜天堂。
萬山紅遍杜鵑開,美色連天花飛花

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成樂高速公路至峨眉,沿線一片金黃,濃艷的油菜花,繁花一片,無際無邊,宛如金黃的大海。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李花也開了,在一個個白墻黑瓦的農(nóng)家村落里,探出喜氣盈盈的笑臉。
峨眉山有杜鵑王國之稱,3月至6月是觀賞杜鵑花最佳的時節(jié),從海拔500米的報國寺到海拔3099米的萬佛頂,各類杜鵑次第開放,高低遠(yuǎn)近,千姿百態(tài),花深似海。特別是金頂上,冰雪尚未融化,高山杜鵑頂風(fēng)破雪,傲然開放,那些粉紅淡黃的花朵,嬌嫩艷麗,綻放在冰雪之上。映襯著樹上潔白晶瑩的冰花、冰枝,像開在天上的花朵一樣圣潔。
峨眉山的杜鵑,映入云層,如同天際間的一道彩虹;倒入山林,如同林海中海市蜃樓,又如同大海中那璀璨的明珠。峨眉山,在這個多情的季節(jié)綻放出了炫目的姿色。賞花,將春天的心情寄托成綻放的花朵,在陽光的沐浴下,綻放出絕色的優(yōu)雅,釋放出春的喜悅。云海杜鵑、天庭杜鵑、林海杜鵑、冰雪杜鵑、佛前杜鵑,同是杜鵑,卻有五種不同的景致,給你五種不同的感受。
云海杜鵑,仿似杜鵑鳥啼血,染紅了原本雪白的杜鵑花。杜鵑花齊齊綻放,那一抹鮮紅透過層層綿云隱隱投射出光輝,是生命永不止息的光彩;陽光直射,燦爛的鮮花,云海的雪白交相輝映,是天地間最璀璨的光芒,是大自然最神秘的色彩。
天庭杜鵑,又稱金頂杜鵑,是僅在峨眉山才能看到的品種。在峨眉山之巔,不畏懼山的高度,不在乎氣候的惡劣,傲然挺立,含苞待放時,舍身巖因它而俏麗,錚然綻放時,整個山巔因此而披上雪白的頭紗。
林海杜鵑,紅與綠的搭配是微妙的,稍不慎就顯得老土。而樹林的綠與鮮花的紅,無疑是大自然的杰作,搭配恰當(dāng),時尚而艷麗。散落在樹林中的杜鵑,無疑是鑲在峨眉山的明珠,隨著花開的不同而散發(fā)著溫潤的光澤,點(diǎn)綴著幽幽青山。
冰雪杜鵑有種冰清玉潔的氣質(zhì),當(dāng)殘冬還在滯留,當(dāng)冰雪還未完全融化,峨眉山的杜鵑花卻在悄然無息間開放,無懼嚴(yán)寒,帶來了春的氣息。即使被冰雪裹住,那也無損它的美麗,更為這冰雪中的一抹紅增添了魅力。杜鵑,不是梅花,卻敢于在屬于它的季節(jié),不利于它的氣候中傲然綻放,毫不吝嗇它的美。

金頂之雪的禪修之旅
峨眉山在世事紛亂中重獲新生,但山下的蕓蕓眾生依然在紅塵中沉浮。人們的生活開始富裕、欲望開始膨脹、心境開始躁動,隨后煩惱叢生、無明火動,于冥冥中糾結(jié)困擾,卻始終不能尋得一方靈魂的凈土。于是,佛家圣地又成為了人們紛紛前往的救贖與依托,而方式卻并非虛幻縹緲的普度眾生,而是腳踏實(shí)地的禪修之旅。

步行過零公里,我們進(jìn)入了名副其實(shí)的雪域世界。雪雖不是峨眉所獨(dú)有,但獨(dú)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氣候條件,使得雪景也和它的植被一樣垂直分布,不見一絲枯枝敗柳,只有綢緞一般的雪層覆蓋在蒼翠的樹葉上,冰晶中隱約可見朵朵白花,一切都那樣生機(jī)勃勃,這些都是習(xí)慣于北方雪景的人所無法想象的神奇景象。氣候寒而不燥,我們呼吸著溫潤的空氣,一口氣走到雷洞坪。正趕上雷洞坪起霧,能見度不過5米,各種濃度、亮度的白于灰交織,整個世界都處于一種朦朧、不確定的變幻之中。猶如佛法所講的“相”,真實(shí)世界隱藏在云霧面具之下,只由心生。
有人選擇從雷洞坪坐索道直接前往金頂,但我們更想體驗(yàn)幾百年前僧人徒步走上金頂所帶來的震撼。此處已近海拔3000米,行走和呼吸略顯艱難,但身邊夢境般的冰雪世界卻讓一切現(xiàn)實(shí)困難變得非常遙遠(yuǎn)。行過接引殿、太子坪,云霧依舊如蛛絲般包裹著我們,就在我覺得這霧海永遠(yuǎn)不會離開時,隨著幾步攀登,眼前驟然霧散云舒,像菩薩吹了口仙氣,一片湛藍(lán)到不可思議天空豁然出現(xiàn)在頭頂,金色的陽光明媚刺眼,身后的霧就像一場夢一樣。
拾級而上,位于海拔3077.96米的金銀銅三大寶殿出現(xiàn)在山頂,莊嚴(yán)雄偉地環(huán)拱著四面十方普賢金像。金色的普賢菩薩端坐于由四匹大象托著的蓮花座臺上,十張面容表情不一,仿佛凝聚了人性所有的感情:悲憫、祥和、諒解、大悲大喜。眾人細(xì)觀,卻只能見自己之身影,不禁愿將自己的心事合盤托出,對著佛像沉心靜氣、雙手合十,希望能借助金頂之雪的靈性,給自己修一些參禪悟性、通徹澄明的慧根。
敬佛之后,再立于峨眉山巔俯視云海與雪山,心中涌起一路朝圣的輪回之感。人生何嘗不是如峨眉一般,春夏秋冬,歷經(jīng)悲喜,卻始終擁有柔韌的力量繼續(xù)走下去?朝圣中,平淡的美麗固然動人,可山頂之巔,也許風(fēng)景才是獨(dú)好。

Tips:
交通:
公交:成都到峨眉山,多在新南門客運(yùn)中心搭乘班車。樂山到峨眉山之間平均每30分鐘就有一班汽車發(fā)出,車程在1小時之內(nèi)。
鐵路:自成都始發(fā),在峨眉站下車。
自駕:夏季凡22座以下的非經(jīng)營性的自駕車均可上雷洞坪,但周末可能會限行。冬季不能自駕上山。

美食:
豆腐腦:和成都的豆腐腦絕對不一樣,一鍋熬得很稠的豆粉糊糊,一碗嫩豆花倒進(jìn)去,用大鐵勺打碎,攪勻,乘一碗,加進(jìn)醬油、味精、花椒粉、辣椒油、姜蒜汁、花生米、酥黃豆、榨菜、蔥花,再倒上一小籠粉蒸牛肉或酥肉,川味十足。如果嫌不夠,來個牛肉夾餅,里面的餡吃到嘴里沒有多余的米粉子,夾餅內(nèi)不僅有牛肉還放入了酥肉顆粒,脆脆的,感覺很特別!
蕎涼粉:不是平時吃的白色,是蕎面的顏色,加上特制的炒醬、蒜水、醋,別有風(fēng)味。吃法上,有一種花樣謂之“打手?jǐn)傋印保挥猛耄菍龇矍谐砂驼拼笠黄性谑中纳希蠞舱{(diào)料,食客邊走邊吃,別有情趣。
注意事項(xiàng):
峨眉山最高海拔3099米,氣溫常較山下低10℃左右,需做好御寒措施,可在山下或金頂租借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