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前,圈內人就曾經紛紛預測古裝劇回潮的趨勢。但這幾年的古裝戲看過來,從雷聲大雨點大小不一的四大名著改編,到轟轟隆隆來了又去的穿越劇、宮斗戲,現在歲末年初的電視劇市場上又迎來一場古裝歷史劇的混戰,可謂群雄逐鹿、硝煙彌漫:剛剛播完《隋唐英雄》,又見《隋唐演義》;現在在播的《楚漢傳奇》,還有另一部已經拍完的《楚漢爭雄》,再加上《王的女人》等三部呂后的戲,共五部楚漢題材劇撞在一起。觀眾們對此表示很不理解,常常有在不同劇中來回穿越的感覺,也很難定論誰是這場古裝戲混戰中真正的英雄。
回望2012年的娛樂界,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屌絲逆襲,或者說勵志的主題似乎已經成為民心所向。那個江南風格的韓國鳥叔,瀕臨破產卻一直想創業的美國姐妹,無不昭示著屌絲不分男女、不論國界,只要你有STYLE,就可以在人們心目中生根發芽,甚至搞得大家很激動。國內與之呼應的有濃縮的精品——怪咖王祖藍,電視劇、電影雙豐收的光頭男徐崢,很二很搞笑的黃渤(見本期“特別策劃”)……這股屌絲的潮流勢不可擋之時,英雄們遭受冷落似乎也可以理解。
然而古裝戲把時間鎖定在時代更迭的亂世,英雄應運而生,如果跟當下民眾心理結合,該是多么好的屌絲逆襲的戲碼!可是當下正在放映的幾部戲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要么正襟危坐地講歷史,要么是戲不夠感情湊,用偶像明星和戀愛情節來增加吸引力,但是目前看來收視效果并不算好。拿《楚漢傳奇》來說,陳道明的加盟也并沒有使這在眾多同類題材扎堆古裝劇混戰的局面中占有多大優勢。制作精良的古裝劇一定能為如此高額投入帶來高額回報嗎?有很多播出后悄無聲息的劇集告訴我們,古裝劇的春天還沒有來。
我們現在要問的是,為什么古裝劇自相殘殺得如此慘烈?目前的產業鏈中,網絡購片泡沫已經破裂,電視臺依然是最權威、最主要的購買方,內容制作方——影視公司需要與播出方建立實時溝通的平臺,盲目上馬必然造成重復和資源浪費。而電視臺也需要增加與觀眾的聯系,與片商的聯系,真正聯系產銷兩方面。最終,所有問題集中在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和一個權威的評價體系上。《電視指南》雜志明年的工作重點就是聯系各大協會、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學術專家及觀眾,建立一個溝通平臺及比較權威的評價體系——電視指南盛典將在五月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