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叔是誰?
2012年之前,即使關注韓國樂壇的中國朋友恐怕也沒幾個人知道鳥叔。生于1977年的鳥叔,是韓國比較小眾的Hip Hop藝人。他在美國從波士頓大學和伯克利音樂學院就讀。2001年正式的出道,不但歌唱的很好舞蹈實力也相當的被認可,加上他獨特的臺風和幽默諷刺的歌詞,這一切都使得他與眾不同,但并沒有因此脫穎而出。與音樂相比,似乎韓國歌迷對花樣美男更有興趣,因此鳥叔也曾被唱片公司的高層多次力勸整容,然而你鳥叔非常固執,固執的不走帥大叔路線,固執的玩著自己的音樂。或許成功總是特別青睞偏執的人,2012年鳥叔僅憑借一首單曲《江南style》就如同瘟疫病毒一般傳染了全世界。在明星模仿的引領下,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引來了上千個版本的模仿,游戲界有“魔獸版”、“植物大戰僵尸版”,電影版的剪輯包含了驚悚、喜劇、恐怖多個片種,還有母子版、蘿莉版、紅軍版、韓國警察版、美國海軍版等各個版本,《江南 STYLE》正像病毒一樣快速蔓延。
2012年10月的首爾演唱會,鳥叔吸引了八萬人捧場,當晚唱到《江南Style》一曲時,High到在臺上狂奔,他兌現了半裸開唱的承諾,脫掉上衣抖動肥腩,與臺下觀眾互飆騎馬舞,掀起高潮。據報道,“現場粉絲叫聲驚人,有14人因興奮過度昏倒送醫、11人喘不過氣緊急送醫。”
在中國,鳥叔的受歡迎程度也不容小覷,婚禮和年會上大跳騎馬舞的不是少數。2012年11月8日,鳥叔在中國正式開通新浪微博,開通僅半天粉絲數量就突破10萬。
在互聯網時代,一夜成名早已不是神話,況且安迪·沃爾早就預言了我們當下生存的時代是一個“自主成名”“人人可以成為15分鐘名人的時代”。但鳥叔的成功還是令人驚訝,一個武大郎似的“三寸丁谷樹皮”的中年怪蜀黍,還是一個有色人種,居然打入美國唱片銷量榜,并且連續數周蟬聯冠軍,牢牢占據一席之地,湯姆·克魯斯在推特上大肆贊美推薦,連小甜甜都要拜他為師,麥當娜開演唱會也重金邀請。鳥叔的成功可謂名副其實的逆襲——史無前例的逆襲。
鳥叔成功的秘訣在哪?看看《江南style》的MV吧。
音樂響起,特寫鏡頭下的鳥叔似乎在白沙海灘上享受日光浴——鏡頭拉開,哪里有什么海灘,那是一個兒童游樂場;他在桑拿房昏昏欲睡,他的同伴并不是氣派的企業家,是滿身刺青的黑道大哥;他跳騎馬舞,但他能親近的只有公園里的旋轉木馬;他像巨星一樣載歌載舞,背景不是豪華的夜總會,是裝了一車中老年游客的旅游巴士;他遇見心儀的辣妹,不在愛馬仕的高級服裝店,而是在喧鬧的地鐵車廂;他戴著領結,摟著兩位美女高視闊步,腳下不是紅地毯,是停車場,還被狂風吹了一頭垃圾;特寫:他墨鏡遮眼,西裝筆挺,聲嘶力竭得像是訓斥下屬的大老板,全景:他原來在一間逼仄的廁所里,獨自坐在馬桶上,褲子褪到腳跟……
整個MV就是一出喜劇。喜劇是源于對社會的批判和諷刺。鳥叔夸張的表演,很明顯是沖著一個明確的靶心。美國原裝的饒舌歌手往往喜歡一邊豎中指,一邊“又又又”的罵罵咧咧,歌詞大意是很左派的知識分子強調,但真人都有一種罪犯的氣質——傲慢!冒犯!鳥叔顯然不能被打包劃分到這一類。那么,鳥叔究竟在嘲弄誰呢?
我在各種貼吧、論壇、微博,甚至是新聞媒體上看到的解釋都如出一轍——這是對高富帥的嘲弄!事實上,我對這個答案并不滿意。因為高富帥完全消費的起夏威夷海灘上的細膩的白沙和純天然日光浴;他騎馬賭馬說不定還養馬,如果非要坐在旋轉木馬上那是不過是溫習童年或把妹的需要;他是夜總會的常客,并且送女孩子一只愛馬仕就像拋給鴿子幾粒面包屑……
鳥叔在接受采訪時說,他自己是江南區的子弟,“江南區的生活奢華、精致、時尚,但江南區的人從來不會以江南范兒自詡,只有那些輕浮裝逼艷羨富貴的外區人才會自稱江南范兒。”可見,鳥叔真正嘲弄的對象是那些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努力打扮成高級人物,而實際上他們卻一無是處。
虛榮的時代,窮人裝富;虛偽的時代,富人哭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因為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合流而產生的新富、新錢急速擴張,幾乎讓舊富、老錢在財富版圖上喪失存身之地。這些新富新錢支撐了江南、比佛利、迪拜……隨著幾代,甚至幾十代傳統的老錢失位,由老錢代表的教養、禮儀、品格、趣味也急速式微。這才是《江南style》所蘊藏的真正寓意——生于江南又長于江南的鳥叔真正要捍衛的,是那些兜里揣著老錢的高富帥。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假象。因為它隱含了一個悖論——所有“不遇”的人都認為自己懷才;所有“懷才”的人都不希望更多的人“得遇”。文化在傳遞的過程中,能以訛傳訛到這種程度,更像是一種景觀。仔細一想,也不奇怪,一個曲里拐彎又暗藏殺機的歌曲在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傳播,必須承擔誤讀的風險。真是難為中國屌絲的一場空歡喜啊。
中國屌絲很苦,很憤怒,他們生于互聯網時代,不熱衷思考,他們不是主人,對社會重大事件也無法投票決定,這使得他們更熱衷于站隊表態或聲嘶力竭的咒罵。在娛樂至上的年代,《江南style》的喜劇精神使得它在傳播時幾乎不受任何阻力,但人們在追捧它的同時,卻扭曲了它的本質。
又或者,我這種解讀太過笨重和迂闊。孔子老早之前就教導我們,凡事是“格物致知”。這是一種很積極的求學心態,但與此同時也暴露了我們的不安與焦慮——我們不能接受我們不能理解的事物的存在,必須把它們強制性地按壓在一個我們能夠理解的條條和框框內。這樣我們才能心安。互聯網時代,是不需要內涵的。你的表現即本質,這也是lady gaga、鳳姐之流能夠成為紅人的重要原因,一旦芙蓉姐姐瘦下來,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美女的同時,她也喪失掉任何傳播的意義。
因此,解剖《江南style》,或把鳥叔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都毫無意義。為什么連Google老總施密特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都在竭力模仿?一個面部表情極端僵硬的囂張傻逼在做極搞笑和淫蕩的動作,真有那么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流行,你不一起玩,不隨著一起沖浪,你就浪費了隨浪一起上升的寶貴機會。有這些逐浪兒當前,問好不好,沒有意義,別人只是跟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