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又稱為透閃石玉,乃我國最為名貴的玉石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和田玉制品作為日常用品、飾品、祭祀、禮器甚至葬器,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千字文》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之說。昆岡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古往今來,以其色澤光潔柔美,質地堅韌細膩,溫潤含蓄,符合國人的審美觀而深得人們喜愛。人們將“仁”、“智”、“禮”、“義”、“信”的道德理念及社會財富、權利等一系列元素賦予和田玉之中。史籍對和田玉記載甚多。《穆天子傳》載周穆王巡游昆侖,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只”而歸。這個記述雖然不可盡信,但從中可以窺見紀元前的人們已知道昆侖山是盛產玉石的地方。以后各代歷史對和田玉的記述漸多,也更見真實。《舊唐書·西域傳》載于闐國出美玉……貞觀六年,遣使獻玉帶,太宗優詔答之。《明史·西域傳》載于闐“其國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侖山。土人夜視月光盛處,入水采之,必得美玉”。這里所說的于闐,即今和田。白玉、綠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龍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中國第一部科技著作,明末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的《珠玉》卷中,對和田玉的歷史、特點、采法等等,作了生動的綜述。古籍這些記錄,用今日和田產玉的現狀來檢驗,足以令人深信不疑。玉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車——喀什庫爾干、和田—于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北坡,共有9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并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后呈脂狀光澤。隨著近年來和田玉市場價值節節攀升,引來了眾多收藏者、愛好者的追捧,已然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話題,人們樂此不疲。其中和田籽玉更是深受大家喜愛,那么如何選購一件和田玉作品,成為了很多人非常關心的話題。下面我將簡單闡述下自己多年來購買和田玉的一些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
大致分為幾個要素,和田玉的品類、顏色的分類、質量的評價。
首先,和田玉的品類,大致分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因目前市場上戈壁料比較稀少,在這里也就不做詳細說明)。
山料:從原生礦床(俗稱山脈)開采所得,呈塊狀,很不規則,棱角很分明,無皮殼。原石塊度一般比較大。
山流水料:從原生礦床經風化崩落,并由河水沖擊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距原生礦近,通常有薄的皮殼,塊度較大,棱角稍有磨圓,表面較光滑。
籽玉: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經過風化搬運至河流中的玉石,一般距離原生礦比較遠,呈渾圓狀,卵石狀,磨圓度好,塊度大小懸殊,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皮殼,俗稱籽玉。皮殼分無色及有色,皮殼顏色多種,以紅褐色居多,細分為秋梨皮、虎皮、棗紅皮等等。
戈壁料: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經過風化搬運至戈壁灘上,一般距離原生礦較遠,呈次棱角狀,磨圓度較差,塊度較小,表面有風蝕痕跡,無皮殼。
《新疆圖志》載,和田玉有“紺(紅青)、黃、青、碧、玄(黑)、白數色”。按現代人的眼光看,從顏色上去分類大致為:白玉、青玉、青白玉、墨玉、青花玉、碧玉、黃玉、糖玉。由于顏色比較多,在這里不一一說明。
白玉,顏色為不同色差的白色,可微微泛灰、黃、青等雜色。顏色柔和均勻,有時可帶少量糖色或黑色。說到白玉,就不得不提羊脂玉。西漢文學家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曾譽其為“白玉之精”。歷代進貢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這種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這種白玉質地細膩,純潔渾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其油潤無瑕,基本無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歷來羊脂玉最為珍貴。目前市場上極為稀少,價格也相當的昂貴。
青白玉,顏色以白色為基礎,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間。市場上青白玉的數量較多,因此價格比較適中。
青玉,顏色由青至深青、灰青、青黃等。目前產量最大,常有大料出現。
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黃綠、暗綠、墨綠等,碧玉中常含有黑色點狀或片狀礦物。目前市場上碧玉也比較多見,價格比較適中。
黃玉,顏色黃至深黃,可微微泛綠色。黃玉十分稀少,品級高者甚至可與羊脂玉所媲美。市場上比較少見。
下來我談談和田玉的質量評價,大致可分為質地、顏色、光澤、塊度、凈度等幾個方面。
質地要求致密、細膩、堅韌、光潔、油潤無瑕,少有綹裂。
顏色要求柔和、純正、均勻。要“白如截脂”、“黃如蒸栗”、“青如苔蘚”、“綠如翠羽”、“黑如純漆”。
光澤大多為油脂光澤、蠟狀光澤,其次為玻璃光澤。
塊度越大越好,要求完整,無明顯裂隙。
凈度要求瑕疵越少越好,瑕疵主要包括石花、石紋、石筋、石釘、黑點和綹裂等。
目前市場上大多和田玉皆為已經雕刻好的作品。最后我們來看看和田玉的工藝,給大家一些建議,作為在選購一件玉器時的參考。玉器工藝鑒賞是一個難題。凡砣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使收藏價值銳減,不可冒然集之。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一味模古者,違反藝術美的作品,收藏價值就遜色得多。所以對玉的收藏除重視玉材質,還要注重玉的工藝水平,關注玉的藝術性。原因很簡單,玉的材質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難度也越大,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難成功,價值就越高。
要收藏一件上好的和田玉作品,要從質地、顏色、大小等多方面要素綜合考慮,同時還需要花費相當的精力和財力,望大家量力而行。我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愛的作品即可,切莫攀比。希望我的泛泛之談,能給大家在選購和田玉時帶來一些幫助,愿朋友們都可以收藏到自己滿意的和田玉。
(責編: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