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上,宦官有多種,而且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小宦官的地位差別如同官員一樣,有尊卑之分,有些宦官不但可以娶妻,而且有資格養子,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少。離現代最近且最有影響力的宦官娶妻之事,當數晚清慈禧太后的紅人“安德海”。
安德海小名“小安子”,清末宦官,聰明伶俐,為人狡詐。史載:“(其)講讀《論語》、《孟子》諸經,藝術精巧,知書能文。”這就是說,安德海絕非胸無點墨的小阿飛。
安德海在八九歲時凈身進宮,后在咸豐帝身邊為御前宦官。由于安德海善于察言觀色,阿諛奉承不露痕跡,他很快就得到了咸豐帝和慈禧的好感。咸豐死后,安德海成為慈禧的心腹,充當慈禧和恭親王的密使,奔走于熱河和北京間,使辛酉政變一舉成功,除掉了肅順、載垣、端華,剝奪了顧命八大臣臨政之權。政變后,慈禧將皇權牢牢地控制在手里,安德海居功至偉,深得西太后的寵愛和器重,升為大內總管。
生性機靈的安德海最懂得慈禧太后的心,宮中無人可比,凡是慈禧太后喜歡的,他就堅決滿足;凡是慈禧太后討厭的,他就堅決反對。慈禧太后一生喜好戲,安德海特地在她待的時間最多的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絕倫的大戲樓以供慈禧看戲。還專門召集了一班一流梨園子弟,排演戲劇,供慈禧太后享樂。太后很寵愛安德海,史載:“太后寵安德海,語無不納。”其后,安德海遂恃功自大,納賄招權,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干預朝政,連皇室親王、朝廷重臣見了他也讓三分。
同治七年(1868)冬天,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樓“一品香”舉行喜宴,張燈結彩,一派喜氣。安德海身穿蟒袍,頭戴花翎,他在這里光明正大地娶媳婦呢。他娶的是徽班唱旦角的美人、藝名“九歲紅”、人稱馬大奶奶的馬小玉。
這個馬小玉14歲起便嶄露頭角,16歲隨著梨園入宮唱戲,得到慈禧太后的歡心,曾賞賜她大紅氅衣一件。慈禧身邊的安德海對這個美人垂涎三尺,于是,他對馬小玉用重金誘惑再加上威迫嚇唬,終使得馬小玉答應嫁給他。
慈禧太后特地賞賜了白銀一千兩、綢緞一百匹,隨了一大份“份子”,以示對安德海的寵愛。宦官娶妻的稀罕事迅速在北京城傳播開來。
本來順治皇帝入關以后曾立下鐵牌,上書:“宦官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托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但安德海在慈禧的寵愛下,一切祖訓都成廢紙一張。
安德海玩弄種種伎倆,以功名利祿為釣餌,培植黨羽,廣交朝臣,上可上天摘星星,下可下海得珍寶,一時間安德海門庭若市,權傾朝野,囂張至極。
同治八年(1869)七月,不可一世的安德海覺得在北京呆煩了,想出去游山玩水抖抖威風。慈禧便派他出京赴南方置辦龍衣。在慈禧太后的許可下,安德海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出京了。
憎恨安德海的同治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告知了慈安太后,并且說,只要安德海敢走出京城,就立即斬首。慈安太后也厭惡安德海,她將這個消息迅速密報給山東巡撫丁寶楨,讓他見機行事,務必殺掉安德海。
安德海身穿御賜龍衣,以皇太后欽差自居,船上懸掛著迎風飄揚的三足烏旗,船邊飄蕩著五彩繽紛的龍鳳旗幟。隨行有官兵、蘇拉、宦官、宮女、僧人等數十人,分乘兩條大船,浩浩蕩蕩,氣勢非凡。他們一行到達德州后,就被擒獲,解往濟南府巡撫衙門。
一路之上,安德海口出狂言,致使許多官員不敢動他一下。丁寶楨親自審問,說:“宦豎私出,非祖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丁寶楨下令,將安德海及其隨行的20余人一律處死。
對親信安德海的慘死,慈禧太后萬分悲痛。從此,大清王朝的皇宮中便結束了宦官“安德海”的時代,同時也預示著一個名叫李蓮英的宦官即“小李子”時代的來臨。
晚清慈禧太后專政的年代里,著名的宦官中除李蓮英外,還有總管“小德張”。清亡后,小德張出宮從天津某妓院以重金贖得名叫張小仙的雛妓作妻,后又娶妻妾數人。那些流入民間的大批宦官,有的憑借在宮中撈的財產做起買賣來,也有堂而皇之吹吹打打地娶妻的。有的宦官甚至三妻四妾,老媽子、丫環一應俱全,儼然大財主一樣。老舍在《茶館》中就描寫了一個被騙賣給宦官做妻子的女子哭訴的一幕。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宦官是閹人,他們沒有胡須,聲音尖細,行為有女性化的傾向,可以說是無性別的“中性人”。這樣的人怎么能夠娶妻呢?其實,宦官娶妻成家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心理上的慰藉;二是潛在的性要求。雖然說宦官娶妻是有其婚但無其實,但這卻是人性內心躁動不泯的釋放。在中國歷朝歷代,宦官娶妻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事,許多典籍中都有記載,可謂史不絕書。
史載,宦官娶妻較早的是秦朝的趙高。趙高系自幼閹割,得勢之后開始娶妻收養子女。《史記·李斯列傳》曾提及趙高有女婿閻樂,官任咸陽令。
到了東漢,宦官勢力急劇膨脹,出現了“常侍黃門亦廣妻娶”的情形,桓帝時單超等“五侯”,“多娶良人美女以為姬妾,皆珍飾華侈,擬則宮人”。在東漢,宦官娶妻已不鮮見,這些宦官的妻子大多為宮中女官,當時稱為“對食”。
進入唐代之后,宦官娶妻更為普遍。唐玄宗時,大宦官高力士官至驃騎大將軍渤海郡公,大臣稱之為“翁”,皇帝亦呼之為“將軍”,權勢顯赫。高力士見文官李元晤的女兒聰明漂亮,舉止嫻雅,驚為天人,于是娶以為妻。李元晤隨即被擢為少卿,后出任刺史。唐代宗時宦官李輔國,皇帝因為寵幸他,便替他娶了元擢的女兒做夫人,元擢因此得為梁州刺史。
雖說歷史上有一些宦官得以娶妻,但這只是鳳毛麟角,個別位高權重或是投機取巧先富了的“精英分子”才能做到這一點,絕大多數宦官的人生結局是凄凄慘慘戚戚的。就拿清王朝紫禁城中的三千宦官來說,娶妻的、富貴的又能有幾人呢?有的大都是特權之下發生的。
其實,特權之下,發生什么事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