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弄璋弄瓦,留下如此典故的《詩經·小雅·斯干》,還告訴人們:“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這說的是夢。夢到熊羆是生男孩的征兆,夢見蛇虺是生女孩的征兆。夢熊——得子的典故,后來做了不少男子的名字。
熊是雄壯的動物,讓人聯想到男子漢。相比之下,蛇顯得陰柔,而區別于陽剛。這讓人聯想到柔弱的女子,便有了“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的說法。
以陰陽之說來歸類,蛇屬陰。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排在奇數位置的為陽,偶數位置的為陰。生肖蛇配巳,地支辰為陽、巳為陰,恰好也符合對于蛇的陰陽判斷。
這種陰陽定位,影響所及,派生出蛇成精,變化為女人的故事。有句名言“化做美女的蛇”,正是這一古老觀念的產物。這一思路所編織的故事,最為典型的,就是婦孺皆知的《白蛇傳》。
白蛇故事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大約受了嫗老鶴發、翁壽銀須的影響,古人想象動物成精,皮色毛色會變白。白蛇之白,由此而來。故事講,白蛇修煉成精,取名白素貞,人稱白娘子。她有一個好姊妹,叫小青,因為比她的修煉稍遜一籌,所以尚處于“青蛇”階段。白蛇、青蛇都變幻為美女,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悲歡離合,口頭流傳,舞臺搬演,贏得了一代代人感動的淚水。楊柳青傳統年畫的戲出題材,有一幅《斷橋》,小青怒斥許仙無情,手舉雙劍;跪地的許仙,則又悔又怕的樣子;白素貞站在兩人中間,以身體護著許仙,并推擋著小青舉劍的手腕,全然是有情有義好女子的形象。
白娘子的故事,較早的記載見于宋話本《西湖三塔記》,歷經明清兩代流傳加工,蛇氣妖氣不斷淡化,白素貞與小青雙雙成為性格善良的“人”。然而,這卻并不能掩飾此一傳說的母題,即蛇變美女。白蛇青蛇由蛇而人的變化,體現了古人面對于形象可怖的蛇,所開掘出的美麗想象。
這想象,還創作出隋侯之珠。晉代干寶《搜神記》載,隋侯出行,見大蛇受傷,不能動彈。隋侯心生憐憫,讓人為蛇敷藥包扎。一年后,蛇銜明珠報答隋侯。那是一顆直徑一寸有余的夜明珠,人稱靈蛇珠,又稱隋侯珠。這是知恩圖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