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與反傳統”從本質概念來看是矛盾的統一體,傳統書籍裝幀設計是人類精神內涵本質和外在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反傳統”思維是在現代設計思維中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模式大膽突破常規,不受過往規律的束縛,帶有冒險精神和不可預知性。
關鍵詞:情感轉換;矛盾統一;內涵和外延;不可預知性;思維模式
書籍是人類文明展現的一種物質形式,也是一種思維溝通的產物。所以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內容的一種外在物質表達,這種物質形式蘊含了書籍的抽象理念和情感轉換,包含了書籍內涵和外延所有內容。
當代文學書籍是以文字為工具反映當代客觀現實的藝術表現形式,體裁廣泛,以不同形式傳達人類的情感,表現當代現實生活。所以書籍裝幀就成為書籍內容和情感的外在承載形式,它的樣式不僅包含了時代的特色,還包含文學書籍的內容的抽象表達,這種表達屬于設計師對書籍理解的結果,這種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傳統與反傳統”從本質概念來看是矛盾的統一體,體現在文學書籍裝幀設計中這種統一與矛盾的關系更加超越了概念的本身,成為一種精神內涵抽象產物,傳統因素不僅僅是過往經驗歷程的疊加,而反傳統也不是簡單的推翻過往書籍裝幀的經驗,朝向一種非理性因素發展。他們兩個的關系是辨證存在的。
傳統書籍裝幀設計是人類精神內涵本質和外在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人類物質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延續性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階梯性,新的文化的誕生都是在前人文化的積累上構建的,文化就在這種歷史構建中不斷的合流,再不斷的分離,就在這種分合中螺旋上升,中華文化才能積淀五千年。書籍就是這五千年文化流傳的重要文化源泉,從《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開始,直到當代琳瑯滿目的各種文學典籍,無不體現知識的浩瀚,人類的偉大。書籍裝幀設計發展到當代,隨著現代設計思維的發展,書籍裝幀也出現多種形式,傳統文學書籍注重書籍本身的意蘊,裝幀設計不僅要將內容用可視化符號表達,還必須具備外在審美要求,將抽象的文字理解用具象的圖形進行藝術演化,吸引受眾的閱讀欲望。例如曹辛之為自己的書籍《辛之藏書》做的書籍裝幀設計,以蛇和書作為創作元素,簡潔大氣而又帶有神秘感,體現他的書本身的意境。文學書籍裝幀設計不在于書籍設計是否繁瑣,是否將內容全部展現于畫面,而在于用最簡單的語言闡釋最具神韻的內容,這就是書籍設計靈魂所在,呂敬人先生設計的《梅蘭芳全傳》裝幀設計,在傳統元素的配合下,運用現代設計技巧,將書口處設計梅蘭芳的形象,這是一種傳統思維基礎上的創意,設計者將這種意向化的符號運用到受眾理解的書籍形象中,既沒有打破受眾的審美定式,而又耳目一新,容易接受。傳統思維影響下的當代書籍遵循傳統裝幀樣式,書籍本身以可讀性作為創作原則,具有一定的商業目,但是傳統思維不等于一成不變的因循守舊,而在于書籍圖形、色彩、鏤空技術、材料等方面進行藝術加工,書籍本身的功能性沒有改變。
“反傳統”思維是在現代設計思維中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模式大膽突破常規,不受過往規律的束縛,帶有冒險精神和不可預知性。在行為藝術和概念藝術中常常運用這種思維模式。中國文化淵源深厚,相應的因循守舊的思維模式影響也是比較嚴重的。在傳統思維中,書籍裝幀設計中書本身的功能性含義不能改變,而現代設計發展到今天出現了前所未有繁榮,也出現了紛繁復雜的流派,各種藝術思維爭相共鳴。各種奇怪的設計和思維模式也相繼出現,出現一種“反傳統”潮流,我們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社會進步,一種思維的超越,信息時代的思維可以跨越時空,設計成為這種思維模式的代言,當代文學書籍設計不可避免的也彷徨徘徊在這種“反傳統”的思維中,它推翻了以往的認知模式,就是書一定要可讀嗎?為設計而設計的書,受眾如何認知?徐冰的《析世鑒—天書》現在逐漸被世人接受,它的思維模式進入“反傳統”潮流中,這種符號化的偽文字,已經失去了交流或是閱讀的功能,它具備了書的外表,而又拒絕讀者進入,成為一部嚴肅、認真的不可釋讀的藝術品。書成為一個符號被重新解釋,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閱讀工具,而成為藝術家表達感情的符號產品,傳統思維被完全打破,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傳統”與“反傳統”是辨證統一,他們之間的統一是書本身概念化的含義,它們的矛盾是這種概念化的含義被現代思維重新詮釋。當代文學書籍最具代表性。反傳統相對于傳統出現,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完全的背叛,這種背叛是設計意義上的進步,設計的空間維度正在不斷擴大,例如概念書籍裝幀設計,形式的怪異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無論是審美還是審丑,這本身就是人類思維的進步和超越。
當代文學書籍裝幀設計在這激情澎湃的設計洪流中迅猛前進,無論是傳統思維下的可釋意性書籍,還是反傳統思維影響的概念化符號書籍,他們作為矛盾統一體,缺一不可的存在著、發展著,傳統思維與反傳統思維互相轉變、對立的過程中,人的審美認知也在不斷的發展,美是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反過來,它影響著我們,教育著我們,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參考文獻:
[1] 科林伍德.藝術原理[M].王志元,陳華中,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2] 廖軍.視覺藝術心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3] 李超德.設計美學[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溫鑫(1983—),男,山東濰坊人,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現在任教于淮南師范學院美術系,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設計及其理論研究,設計面廣泛,作品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