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服裝教育存在重藝術輕技術、技藝分離的教學模式,致使每年的畢業生中都有由于動手能力差而被淘汰或轉行的現狀分析,對服裝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提出改革,強化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突出操作技能,最終培養出服裝專業人才。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教材;教學改革
在中職服裝專業課程中,服裝結構、款式、工藝三個課程是主干專業,而目前不少中等職校服裝教學把這三個主干課程分開教學,且崇尚藝術、忽視技術,這樣一種理論與實踐的分離教學不僅增加了教學難度而且存在不少的弊端,有礙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統一的趨勢,它已不適應中職學校的教學要求。有鑒于此,我們應該將服裝結構與款式、工藝“三位一體”,突出操作技能,強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以此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從紙面走向成衣、從學校走向市場。
1 中職服裝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問題。學生素質普遍低下;職業學校招生競爭激烈,對生源門檻要求低,導致所招學生的思想、文化等基本素質明顯下降。同時受家庭及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思想、情緒、心理等方面傾向于不穩定性,不利于教育教學改革。
教材問題?,F行采用的教材知識老化且偏重理論,教學周期和行業要求不一致,導致產教脫節,所學知識無法與實際接軌。其次,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在教學上不少職業學校還是采用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法。這種分離式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弊端:一是理論與實踐分開教學,會導致理論知識傳授因缺少實踐環節而使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或難以理解而打瞌睡,進而產生厭學情緒;二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脫節,學生看不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在進行創意設計過程中不理解設計與產品的關系,故此難將所學的知識較好、全面地轉化為實踐技能;三是理論與實踐的間期教學,會造成教學內容知識體系上的脫節,在教學過程中會導致教學內容上的重復,從而有礙于教學計劃的有序進行。
2 三位一體教學策略探析
(1)整合教材重技能訓練。采取“教學工廠”的概念進行課程編制與原來用的《服裝設計》、《服裝結構制圖》、《服裝縫制工藝》三本教材進行科學整合。同時通過深入到企業,了解現階段企業的用人需求,聽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以及職業教育的要求和建議,并根據企業反饋的信息確定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調整現有教材內容,刪改老化知識,增加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降低理論難度,增強直觀教學,力求做到教學內容與行業要求一致。使學生既接受完整、系統、有效的理論知識教育,又接受來自“教學工廠”行之有效的實踐技能訓練。
(2)設置課程重實踐訓練。《服裝設計》、《服裝結構制圖》、《服裝制作工藝》都是服裝專業課中的主干課程?!斗b設計》課程是服裝結構設計的前提和基礎,《服裝結構制圖》課程是服裝設計與完成設計(成品衣服)的中間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服裝制作工藝》課程又是最終驗證款式造型是否合理的關鍵環節,所以在課程設置上,務必將服裝款式、結構、工藝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加大服裝制作環節的課時比例,做到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讓學生既能做到以繪畫表現款式、造型,又能基于款式、造型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最后通過成衣驗證款式設計與結構生成之間的合理性,從而真正做到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使理論知識得到升華。
(3)師資建設重素質提升。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所以在整個教學改革過程,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并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目前,中等職校的教師隊伍在人才結構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理論型教師多,實踐型教師少,其原因歸咎于大多教師來源于應屆本科畢業生或碩士畢業生,出校門即進校門,因而缺少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在一些中職學校,一些教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教師,雖然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因他們不能緊跟時代步伐以及現代企業的用人要求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致使他們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與企業對就業人員的能力要求脫節。鑒于以上情況,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基層進行鍛煉或實踐,從而深入了解企業發展對現代職業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并將在企業中所學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方法靈活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切實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
(4)教學改革重理實一體。徹底改變服裝款式、結構、工藝三者的分離教學局面,避免出現知識體系上的脫節;因為學生看不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清楚設計與產品的關系,很難將所學的知識較好、全面地轉化為實踐技能。比如在服裝設計課程中,若只是一味的紙上談兵、憑空想象,學生很難理解設計與服裝的結構、工藝方面的密切聯系,在整個創意設計過程中,不能將服裝的審美性與功能性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服裝款式、結構、工藝三者聯系在一起,即設計什么圖打什么版做什么衣服,這樣才能將款式、結構、工藝的每個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做到學以致用。
在這種教學模式改革上,我校已經做了初步嘗試與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我校在鹽城及江蘇省中等職業服裝技能大賽訓練過程中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將裝款式、結構、工藝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強化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即設計什么款式打什么版做什么衣服,將款式、結構、工藝每個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先讓學生理解三者之間內在聯系即款式是結構設計的前提和基礎,結構是依據款式而設計的,結構設計又要適應工藝要求。在具體教學上我們先教會學生看圖制版,即先分析款式風格、造型特點、比例關系、分割設計、細節特點、配飾。讓學生理解服裝結構的設計是以款式的造型為依據的,在結構設計上要充分結合款式風格、造型特點,這樣打出來的樣板才能準確的表達出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其次教學生如何根據款式圖設計規格尺寸,這使學生將前面所學的人體測量及放松量的知識融入實際操作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接下來教學生掌握制圖方法與步驟,再與學生一起繪制,最后再讓學生自己打樣并制作。在制作過程中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結構設計始終要適應工藝要求,還要借助工藝手段來實現,讓學生了解不同的結構處理,采用的工藝手法也有所不同,要充分考慮工藝特點來進行結構設計。最后將學生自己制作的衣服穿在人臺上,進行講評,指出問題,要求學生及時改正。
這種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不但學會了理論知識,又有時間進行實踐操作,而教師在課堂上隨堂指導,隨時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充分有效的利用課堂的時間,改變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課后練習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實踐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通過這樣的一個模式訓練,在短期內學生進步飛快,都能夠做到看圖制版、看圖制衣,做出來的成品衣服不但結構合理而且充分體現出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和設計風格。就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而且還將其用到實際操作之中,并不斷的擴充,做到活學活用。所以我校在江蘇省服裝職業技能大賽中屢奪佳績,是對這種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給予最好的說服力。
中職服裝專業通過結構、款式、工藝“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現,使理論更好地與實踐結合在一起,避免了課堂教學和實習教學脫節以及課程設置不合理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以便于走出校門更好的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教材編寫委員會.服裝縫制工藝,服裝結構制圖,服裝設計.
[2] 韓濱穎.服裝結構設計與制板.教學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