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性繪畫作為女性藝術范疇的一部分,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在繪畫藝術領域中,歷來男性畫家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但是也有很多女性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進行著藝術創作。卡薩特,正是其中表現較為突出的人物。卡薩特的藝術是運用著男性化的手法表達著女性化的題材,本文從繪畫題材的單一和表現手法的多樣兩方面進行論述,進而闡述了造成卡薩特繪畫單一與多樣背后的成因。
關鍵詞:卡薩特;女性繪畫;單一;多樣
男性藝術一直統治著藝術世界,在這個領域里,一種深根蒂固的區分法把女性排除了,但是作為女畫家的卡薩特不僅堅持著自己的藝術,而且也在這個領域得到了認可,她是少有的參加印象派畫展的女性藝術家,是印象派畫家中不容忽視的一位。她的作品反映了當時都市生活中資產階級女性的生活狀態。
1 女性化的題材——單一
卡薩特繪畫多數描繪的是女性題材,她所選擇和表現的世界,正是當時她所熟悉的中產階級女性的例行生活—梳妝打扮、育兒待客、縫紉刺繡、沐浴購物。
1.1 歌劇院中的女子
卡薩特被稱為“劇院題材的畫家”,她描繪劇院題材其實是身份的象征,對于一個生長于貴族家庭的女孩來講,是不能單獨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的,所以她描繪的只能是她經常接觸的人和物。
“卡薩特所繪的以劇院為主題的作品大多都是以那些觀劇的女性為中心,描繪這些女人在包廂中欣賞歌劇或芭蕾舞的情景。觀劇的人們手持望遠鏡的畫面是當時相當流行的題材,劇院中無非是看與被看的景象,看什么,怎么看,被誰看就是藝術家們所要研究表現的了。卡薩特畫面中的女性具有高傲的自尊和強烈的自我意識。”[1]
1.2 含蓄的沐浴
卡薩特的一生中創作了很多沐浴的題材。卡薩特筆下的浴女是含蓄的,內斂的。這種含蓄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側身或背對觀眾的半裸女子
卡薩特作為女性畫家,她的作品更多的是給自己和女性觀眾欣賞的,她一直是維護女性主權和提高女性社會地位的擁護者。她的沐浴畫是不帶任何的情色的因素的,只是單純的清潔身體。從這個角度出發,她的作品所彰顯的是女性自主、自尊的姿態。
(2)鏡子中的半裸女子
卡薩特的浴室題材作品中有一些是充分利用鏡子來表現被遮擋的內容。鏡子在卡薩特的作品中充當著媒介的作用。鏡子不僅含蓄的表達了女子的身體,而且還豐富了畫面的內容,以及增添了畫面的動感。這樣的表現手法,表達了女性的自愛意識。
1.3 溫情的母與子
由于卡薩特對藝術執著的追求,她終生未婚,卡薩特雖然沒有結婚,生小孩,可是她卻是最好的畫——母與子的畫家之一。“卡薩特在畫作中強調了母親的角色和職責,她對母親的‘工作’做了細致的觀察和精彩的描繪。”[2]卡薩特通過這類作品的描繪,同樣是在對女性自身的關注、肯定和贊美。
卡薩特的母與子題材中很多場景是給孩子洗澡的畫面,在她的作品中,孩子的赤身代表自然與感性,顯示了兒童的純真。
2 男性化的手法——多樣
卡薩特在藝術創作的題材上是單調的,但是她卻用多樣的手法來處理那些單調的題材。
2.1 豐富的色彩、變換的材料
卡薩特的作品,畫面明亮有活力,她用不同的材料來顯示自己的藝術主題。像金屬顏料、泥顏料、蠟顏料和粉蠟筆都出現在她的作品中。“卡薩特在用色方面很大膽,她以綠和紅來為主題上色,又以金色和綠色作為背景。“難怪有藝術家直言,傳統色彩學上的禁忌卻是卡薩特的最愛。她能把橘、紅、黃、綠四色表現在同一物體上,使之擴散而毫無沖突。”[1]
卡薩特除了愛好粉彩和油彩之外,她更廣泛應用金屬顏料、樹膠、水彩或混合或蝕鏤等媒材與技法,甚至將多種媒材綜合應用在同一畫中。
2.2 雙層人物的構圖
卡薩特大部分作品的構圖通常是概括的,在一些劇院題材和沐浴題材包括日常生活作品中畫面上出現了雙層人物的構圖,把鏡子運用到畫面中。造景中,不但看到正面的情況,同時背面的景色一樣可以顯示,使畫面更富有變化。
在《包廂中的女人》一畫中,主人公背后巨大的鏡子反射出女子的背影以及對面包廂的情況。卡薩特善用鏡子的功能,擴展了畫面的空間,強調了女性的主題。“有時候鏡子給人以脫離現實景象的意味,作品因此保留一種兩度空間的想象與活動范圍。”[1]
2.3 多樣的形式—版畫
1890年,卡薩特對版畫產生興趣。“卡薩特反復觀摩,從中吸收彩色木刻版畫的營養。她在過去的工作方法中融合了新的概念,形成了新的制作程序。卡薩特的繪畫題材并沒有改變,還是日常生活和婦女的經常性活動。
卡薩特的銅板雕刻畫顏色的艷麗效果與日本畫非常接近。為了避免畫面色彩呆板,通過對壁紙、室內裝飾品、布幔和服飾的設計來代替單調色彩的填充,同時盡量簡化臉部的造型,使主體的一致性得到更好的強調。
3 卡薩特作品女性化與男性化的背后
3.1 女性化的背后——社會的秩序、歷史的緣由
在卡薩特的時代,女性是被人輕視的,尤其是女性藝術家之類的更是被當成怪物來看待。由于各種歷史和政治的因素,男性藝術的深厚傳統在長時間內一直統治著藝術世界,相對于男性畫家而言,在這個領域里,一種深根蒂固的區分法把女性排除了。
作為一個上層社會的淑女,卡薩特的活動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是不可能像男性藝術家一樣,能夠自由的描繪一些僅供男人進出的世界。她甚至都不能接觸到像洗衣婦、燙衣婦女侍者等下層階級的女性。因此,我們無法要求卡薩特像其他男性藝術家一樣,描繪多樣的藝術題材,能夠完全體現現代性視線的全部特征。
3.2 男性化的背后——女性精神世界的獨立、對藝術的執著
卡薩特一生未婚,她沒有經歷過愛情的甜蜜,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她最熱愛的藝術。這位終生未婚的女畫家曾說:“畫家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易行的通暢大道,另一條則是坎坷的羊腸小路。”她自稱,走的是最后一條路。也許像她自己說的“做女人是失敗了”,但是作為畫家,她卻成功了。[3]
卡薩特雖然在藝術題材上不能與當時的社會秩序抗衡,但是她卻用自己的方式為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以一位女性所特有的視角表達了女性自主、自尊、自愛的偉大姿態與人間真情的可貴。這一切都源于女性精神世界的獨立,還有卡薩特對偉大藝術的熱愛。
參考文獻:
[1] 何政廣.彩繪親情女畫家—卡薩特[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1):32,108.
[2] 吳善聰.淺析卡薩特女性主義的繪畫題材[M].美育,2010(7).
[3] 何政廣.彩繪親情女畫家—卡薩特[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1).
[4] 杰弗里·邁耶斯[美].印象派四重奏[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1).
[5] 王才勇.印象派與東亞美術[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