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德華多卡茨介紹
愛德華多卡茨,1962年生于巴西,現生活工作于美國芝加哥。他是美國當代藝術中用生物藝術、信息技術創作的代表人物。其創作階段分為以下5部分:
早期:他在巴西的作品,那時他主要學習、創作文學作品。讀書時代修習哲學、語言學、符號學等課程,同時進行類似于行為藝術的大眾表演(朗誦詩歌),他的早期作品偏重于語言表達。
“全息攝影詩歌創作”帶他進入數字化新媒體藝術時期。
“通訊互動藝術”時期和“遠程互動藝術”時期都是他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做作品。
“bio art”是他所做的生物基因作品,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系列的作品。
以上五大階段我們不難看出卡茨采用的藝術媒介是當今世界上正迅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作為一名當代藝術家,他的探索緊跟科技潮流,比較前衛。他用現代社會的大眾溝通傳播媒介來表達觀點。從“全息攝影”時期開始,貫穿其中的是一種“互動性”。可以說觀眾與作品的溝通,也可以說藝術家在制作過程中與各類科學家工程家在不同學科思想上的交集和碰撞。
愛德華多卡茨是當代藝術中探索生物藝術的先驅者之一,他的作品如“轉基因兔”,“創世紀”“時間膠囊”系列都引起轟動、爭議。本文將介紹創世紀系列作品。
2 創世紀 Genesis(1999)系列作品
在創世紀系列中,卡茨從圣經摘錄一段話內容翻譯為:“讓人類統治海里的魚,空中的鳥,統治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物。”有趣的是卡茨把這段話譯為摩斯密碼和DNA中由“A,C,T,G”四個字符組成的語句。三段文字并置于一塊黑色大理石板上。同時,卡茨自己制造的“藝術家基因”被放置在容器中,根據現場觀眾對紫外線光線的調節來促進“藝術家基因”的突變,最終在人類的干預下,“藝術家基因”被改變。相對應的另一塊大理石板上可以看到實驗結束時基因構成翻譯過來的英文,已經不是之前圣經中的原話。兩塊刻著三種人類發明的不同符號的加密石板,五張記錄基因突變過程的圖片,還有突變前后的藝術家基因,這些都是作品的構成。突變后的藝術家基因被卡茨放入玻璃容器中,外部是黃金外殼包裹著的蛋白質。
此外,創世紀系列還包括“基因化石作品”。該系列作品展覽時引起極大轟動。卡茨是當時極少數用基因做作品的藝術家,這系列的作品無疑讓人大吃一驚。首先:他用人工培育出來的基因做基因突變的實驗,以前只有在實驗室少數群體接觸的現象首次展現在大眾面前,無疑激起觀者的好奇心讓觀者也融入到實驗中。其次:作者用真實毫無掩蓋的實驗證明人類對生物群體的改變。當一個基因突變的實驗擺在你面前,從最開始到最后形成的樣子都在你的眼睛里呈現,你會感覺到神奇微妙,具有說服力。再次:卡茨用系列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思考當下科技文明大發展對整個生態環境的改變。
卡茨實驗中每一個細節都反映出他的心思。如“加密石板”仿照羅塞塔石碑埃及托勒密王朝象征統治者權威的碑文圖,刻有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古希臘文三種字體。卡茨仿照羅塞塔石碑寫了圣經語(幾千年西方人的信仰),摩斯語(人類信息時代的開端),DNA語(人類對生物體的新探索)。對照變異基因前后的石碑,含義不言而喻。人類不知不覺中掌握上帝的秘密改變了生物體;而這三種語言同時意味著人類正慢慢走出上帝的世界——創造出新物種自我主宰整個地球。而在“基因化石”作品中,石板上的圖像是卡茨根據古盧恩文字(中世紀北歐日耳曼文字)人工生產出的基因圖形。用DNA呈現古文字,表明時代的前進、人類傳統的表錄方式變化,正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所表達的觀點,用當代的藝術媒介來重新闡述歷史。在同一系列中,卡茨借用古埃及文字、古日耳曼文字不禁讓人思考:他是單純的借用,還是別有它意?很顯然這是對傳統歷史的一種“挑釁”,用卡茨的話說:“這些作品是讓人類反省,質疑上帝所賦予的人類對自然地控制權。”傳統文明發展到今天已根深蒂固,古文字作為人類智慧文明的結晶被借用,不僅僅用來表達傳統觀念,更是對傳統文明的諷刺。人類按自己的“世界觀”來改造自然(創世紀系列是對生物基因改造的結果)沒有考慮過對其他物種和自然生態所造成的破壞。“創世紀”系列代表人類獨立于自然法則的一套生物體系,而這不是簡單的炫耀,其影響引發深思。
3 生物藝術引發的社會憂慮
卡茨在“創世紀”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憂慮,的確這種憂慮普遍存在于社會群體之中。如果說創世紀系列只是小眾群體內表達卡茨的憂慮,熒光兔的問世則引起了社會廣泛爭論。與卡茨合作該實驗的法國生物遺傳實驗室最后拒絕卡茨領養alba,可以說大部分原因是迫于大眾壓力。雖然20世紀生物技術有所發展,克隆羊多利的出生寫入歷史。但畢竟人們覺得那是實驗室里的研究對象,卡茨的轉基因兔之所以引起很大的爭論,其中一點就是人們意識到變種生物從實驗室走到了真實生活中,人們產生了恐懼和焦慮。這個活體本不屬于自然界,必定會被很多人不認同,甚至當作怪物來看待。其次,是人們對于生物藝術的爭論,大眾心目中的藝術仍停留在古典主義或抽象主義時期,生物藝術在運用媒介、思想表達上都不為大眾觀念所接受。從傳統畫框走下來生產出一只變異轉基因兔;藝術從一門欣賞學問變成對人類有威脅的實驗,大部分人對這個當代藝術作品是無法理解的。
在愛德華多卡茨的“創世紀”系列和“轉基因兔”(都屬于卡茨的生物藝術系列)展示過程中,夾雜著包括作者在內的大眾群體普遍的社會憂慮。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應該越活越幸福;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在人類歷史上輝煌的三次工業革命過后,我們的世界跟遠古創世紀時期完全不同。各種憂慮隱患隨之而來,氣候變暖,環境污染,物種急劇減少,基因突變體,還有最近流行的“末日論”,各種憂慮充斥著整個人類。
人類文明的進步仍掩蓋不了人類的無知。卡茨用現代生物做作品無疑是對我們自認為輝煌文明的一種反諷。
由于人類的無知,我們破壞了地球生態環境。不考慮以卡茨為代表的生物藝術家的立場如何,它確實向我們呈現了某種東西,而且應該引起重視和反思。當代藝術是與傳統藝術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覺得當代藝術更像是在用更具當下的媒介形式傳遞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卡茨的生物藝術作品確實給人當頭一棒,讓更多的人警醒,去考慮整個人類的憂慮,讓人們從新角度出發來認識自然。
作者簡介:鄭穎(1992—),女,山西運城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2010級美術學,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