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衢州小學美術公開課中兩節不同課的分析,感悟一節優秀的美術公開課其實是兩種課態的組合,即既要有家常課的自然,又要有公開課的推陳出新。并且根據這兩點要求提出了美術公開課比賽的策略。
關鍵詞:公開課;家常課; 策略
美術公開課是以課堂教學為載體開展美術教學評論的一種教研形式,旨在幫助美術教師的專業成長。公開課中學生學的如何,反映了教師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學。那么怎樣的公開課才是一節優秀的公開課呢?本文將通過同一個公開課比賽中的兩個案例來進行分析。
1 衢州兩節公開課案例分析
1.1 案例一
課題:《色彩的世界》
教學過程重點分析:(1)回憶色彩,情境引入。利用本地的市樹樟樹進行開場,并且說明教師自己家鄉的市樹也是樟樹,拉近師生距離,在色彩中回顧色彩知識,為本課教學做鋪墊,并成功的引出課題。(2)色彩感受,發現規律。(3)游戲拓展,知識鞏固。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找出合適的葉子,在畫面中拼貼成對比色或類似色,通過游戲鞏固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用孩子們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小游戲快速讓學生掌握知識,解決重點、難點,在游戲中學習,使得課堂氣氛很融洽。(4)放音樂,感受自然。教師整個人處在詩情畫意的大自然中,伴隨音樂,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去感受,感受空氣、感受陽光,帶領一位學生繞教室半圈,深情的朗誦自己的感受。(5)感受色彩,激情表現與作業展示評價。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創作,從作品的效果來看作品形式很好,將完成的作品進行分類整理,使學生再一次清晰的區分了類似色與對比色,通過評價進一步鞏固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關注色彩,運用色彩。
總結:整堂課學生積極性調動地很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色彩知識,用樹葉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優美的音樂,精美的說詞,完美的環節,可以看出是整個團隊和教師個人精心準備的結果。達到教學目標,是一節詩情畫意的美課,但表演的痕跡很重,某些語文老師也達不到這種水準。公開課比賽是為了促進家常課能力的提升,這節課的重點可能是稍稍的偏重了表演。在一些公開課上,尤其是比賽中,有些教師會用盡渾身的表演天賦來自編自導這場戲,脫離了真實,像戲劇中的演員(但是他們卻忘了在課堂中的主角應該是學生),盡可能的用上所有的手段和方法,違背了以引導學生為中心,反而使自己的表演成為了課堂的重點,到最后也沒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師不在少數。
1.2 案例二
課題:《光與影》
教學過程分析:(1)激趣引題。跟學生簡單的互動,初顯教師的幽默,使學生對陌生的教師有了好的印象,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更容易使學生進入課堂。(2)觀察比較研究光影。用折紙引導,創意很棒,引導學生認識明暗,讓學生參與感受,但是學生跟隨教師畫一樣的明暗,有些被動。攝影作品用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的色彩不一樣。攝影作品的拍攝從凌晨一直到傍晚,各個不同時間段,可以看出教師作了充分的準備,敬業的精神。(3)欣賞討論。(4)演示欣賞。以學代教,是這種枯燥無味的課題最好的選擇。教師的示范與其他學生作品的欣賞體現了常態課最真實的一面。(5)嘗試練習與展示評價。(6)課堂小結。
總結:課堂需要預設,才需要備課,才有教學設計,但是課堂生成的東西才最精彩。薛彬老師善于利用身邊的小事物,把有限的資源使用到最大的空間。課堂上的示范和練習多,課堂變得真實。課堂結構嚴密,環節緊扣,作業形式好,課堂導入很吸引人,沒有矯揉造作的痕跡,是一節常態的課堂。美術課的練習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借助這過程改變眼睛,建立新的思維,相信通過這堂家常課的公開課使臺下的教師學到了不少,也使課堂上的學生獲益多多。整個課堂變得真實、自然、返璞歸真。
2 優秀的公開課
一節優秀的公開課的實質是既要學家常課的自然,又要有公開課的推陳出新。優秀的公開課一般由創設情境、吸引人的課堂導入、精彩的環節設計、適合的教具教學等組成。公開課的設計準備通常比家常課的課堂結構合理而完整,設計上新穎,花更多的心思去準備,例如:視聽結合、導入新課,巧用多媒體,重視多元評價等等。從衢州的兩節課分析來看,一節優秀的公開課應該是兩者優點的結合。
(1)優秀公開課的實質。1)真實性:上公開課時不應有“一鳴驚人”的功利心態,更不是教師自己一個人表演的舞臺。弄虛作假、課前精心準備、不斷試上、不管學生的接受能力形式求多、內容求全是我們所應該摒棄的。教師更應該做的是去思考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分析教材,進行學情分析,針對學生個體個性的不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堂真實的美術課不可能一次性灌輸給學生很多很全面的知識與技能,恰恰是使學生掌握一個點,做到每堂課循序漸進才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關注孩子基本素質和思維方式,與學生一起去經歷,表現最真實的課堂。2)自然性:課堂教學追求自然,教師應抱平常的心態,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自然地完成教學。太多的矯揉造作、刻意夸張,只會給聽課者留下不適感。比如情感牌,在課堂中我們努力要去遵循教學目標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殊不知這種情況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是教師表演出來的情感再強加給學生,而是由課堂的學習自己去體驗感受的。3)實效性:簡簡單單上課,不是越花哨越好,也不是多媒體手段越高級越有效,也不是上課所表現的內容越全面給評委的印象就越好。注重課的有效性,回歸常態的美術教學,做到有效的課堂教學才是最務實的。教師不要把這節課硬性的規定好課堂導入幾分鐘、展開教學教授知識幾分鐘、欣賞討論幾分鐘、教師示范幾分鐘等等環節的時間的安排強加給自己,要分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可能在這一環節,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可以適當的延長和進行拓展。雖然美術公開課的教學語言、示范過程、作業演示、時間安排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它的實效性,如果一堂課平淡的按部就班的上完,達到精準的時間計算,沒有達到教學目標,我認為這堂課是不成功的。
(2)試提出公開課比賽的策略:教師要挑戰自我。此次衢州公開課的比賽是參賽教師提前一周抽題準備,準備的時間過久會導致教師的思維變得復雜。以致出現一篇教案改了又改,教師自己修改,整個團隊幫忙修改,教研員不滿意再而修改,不能體現教師常態課的表現,反而不利于開展公開課的目的的實現。
公開課比賽的規則應是充滿挑戰的,這樣才能賽出教師的真正水平。如果是提前一小時到現場,只帶一支筆和幾張白紙,其余什么都不準備。抽簽、定課、備課(詳略自定),時間一節課(四十分鐘)。沒有參考書,沒有范畫,沒有任何資料和材料,與陌生的孩子,不了解他們平時怎么畫的,不了解他們的基本素質如何,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臨場的發揮是否更能展示教師常態課的特色和臨場應變的教師基本素養呢?
3 小結
公開課雖是課,但當面對其他教師、評委的時候也是一場演出,但是它不應該是經過無數次場下排練的演出,而是即興式的、鮮活的“有許多新的想法”和“有更多發揮空間”的“演出”,因為它不成熟、不完美、充滿新奇和探索,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尹少淳.美術教育學新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力加.美術教育實習[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尹少淳.美術教學研究與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