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稱,去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B2B交易額為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7%:網絡零售交易規模達1.32萬億元,同比增長64.7%:網絡團購等其他領域也呈現增長勢頭。同時,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地域格局初步顯現。按電商企業分布的密集程度劃分,排在前10位的省(直轄市)依次為浙江、廣東、上海、北京、江蘇、山東、四川、河北、河南和福建。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報告稱,截至2012年12月,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超過1500萬人。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以不低于40%的增速向前邁進。融資、支付、擔保、物流等單—商務要素在電子商務中走向集成,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這種生產力創新,在未來將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
注重電子商務方面人才的培養
如今,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的市場、新的就業方式。隨著更多的中小企業涉足電子商務,市場對電商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電子商務創造的直接就業機會仍會增長。同時,電子商務衍生出第三方托管商、網絡模特等新興職業,電商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聯動發展。該如何把握住這個機會呢?
我國的電子商務尚處于發展階段,電子商務框架還不完善。對于企業來說,從事電子商務有定的風險,企業難免存在種種顧慮,這就需要政府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扶持并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在稅收、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降低企業的風險,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離不開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政府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培養、引進并合理使用好批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網絡、計算機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以加快我國電子商務建設的步伐。國家應鼓勵教育部門向學生普及網絡知識,在公眾中開展電子商務教育。各高校應高瞻遠矚,加強電子商務的理論研究,積極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合格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以緩解人才供不應求的矛盾。
規范企業之間的信息傳遞
在企業之間進行信息共享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企業與合作商之間進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而合作商還與企業的競爭對手之間進行一定的信息共享,這就存在信息泄漏的風險。這時就要與合作商之間簽訂契約時,要明確規定信息共享的層次和范圍,包括對泄漏信息的處罰等其他一些約束機制。為了吸引供應鏈合作企業參與信息共享的協作,必須建立多階段、長期的共享制度和設計出合理的激勵政策。在企業進行信息共享時,經常會產生道德風險、信任危機、利益分配問題等,供應鏈企業之間應在一定的協商機制指導下,來解決上述遇到的各種問題,因此必須建立起信息共享的約束—激勵—協調機制。
電子商務相對于傳統商務具有很大的優勢。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需求的預測和計劃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利用電子商務可以將生產商、供應商、銷售商、客戶聯系在一起,使供需雙方在最恰當的時機得到最實用的市場信息,大大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近日在某訪談上指出,在過去短短10多年時間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不僅幫助“中國制造”實現全球化,而且正在帶動中國制造業升級換代,其創新模式可能比世界其他國家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