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節(jié)氣正好平分晝夜,所以中醫(yī)認為春分時節(jié)正是調(diào)理體內(nèi)陰陽平衡、協(xié)調(diào)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不過,春分時節(jié)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于高峰期,但春天多變的氣候又會使體內(nèi)失衡,誘發(fā)一系列疾病。科學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在春分時節(jié)調(diào)理機體、平衡陰陽。另外,多做戶外活動,郊游踏青,讓情緒舒暢,賞心怡情,也與“春生”之機相適應(yīng),符合春季保養(yǎng)“生機”的道理。
春分養(yǎng)生六大菜
薺菜
薺菜中含有草酸、酒石酸、蘋果酸、延胡索酸、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及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等,它特有的薺菜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
Tips:
1.薺菜含有草酸,食用前要用開水焯一下。
2.食療小方劑:
a.鮮薺菜搗汁1杯,慢慢飲。涼血止血,適用于咳血、吐血、便血、血崩。
b.鮮薺菜l00克,水煎代茶飲。利小便,適用于小便不通。
c.薺菜根25克,車前草50克,水煎服,連服數(shù)日。利濕通淋,適用于水腫。
枸杞芽
枸杞的嫩芽營養(yǎng)豐富,特別是其含有的肌甙、谷氨酸、門冬氨酸、精氨酸等,能夠滋補肝腎、清火明目,增強人體免疫力,可用于抗疲勞和降低血壓。
Tips:
凡實熱、脾虛濕滯及腸滑便溏者慎用。
春筍
清熱化痰,和中潤腸。筍中的大量纖維素,能增加胃腸蠕動,降低吸收,常食對單純性肥胖者大有裨益,還可以防治高血脂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腸癌及便秘、痔瘡等疾病。
Tips:
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影響鈣的吸收,兒童及尿結(jié)石者應(yīng)少吃或忌食。
苦菜
味苦性寒,但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C及大量鐵質(zhì),還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及鈣、磷等。能夠清熱燥濕、消毒排膿、涼血止血。對于消除小兒食熱甚佳。
Tips:
此時食用苦菜清熱涼血,降內(nèi)熱,減少因內(nèi)熱而外感風寒的疾病。
馬蘭頭
味辛性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于口腔潰瘍、咽喉腫痛、衄血、血痢等都有一定作用。
Tips:
把馬蘭頭洗凈燙熟切碎,拌香豆腐干絲,經(jīng)常食用,能清熱涼血,有效緩解咽喉腫痛、內(nèi)火重等癥狀。
灰灰菜
性味苦涼,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對感冒發(fā)燒有良效。常吃灰灰菜,可以解油膩,防止食肉引起的血脂高和肥胖。
Tips:
灰灰菜一次食用量不宜過多,體寒胃腸不適者慎用。
春分養(yǎng)生小妙招
含鉀水果防春困
春困是因為季節(jié)交換給人們帶來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yīng)。常吃富鉀水果有助于解除“春困”,因為鉀有助于維持細胞水分,鉀缺乏時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蘋果都富含鉀。
花果茶防干燥
春季氣候較干燥,菊花茶、金銀花茶、薄荷水、羅漢果水甚至白開水都能清除肝熱,對抗春天的干燥,是適合春季的佳飲。香附和郁金這兩味中藥熬水喝,也能起到舒肝氣的作用。
穴位按摩防感冒
春天的感冒一般屬于風熱感冒,多以頭痛、鼻塞、流涕、發(fā)熱等為主要癥狀。預防感冒的方法主要是保持居室空氣清新,每天堅持按摩足三里、風池、迎香等穴位,可增強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