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綠色建筑的室內布局十分合理,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以人、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
高性能混凝EHPC
HPC是一種改進傳統混凝土缺點的綠色科技,在1990年明,首先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與美國混凝土學會巨吁提出。HPC除采用優質水泥、水和集料以外,必須采用低水膠比和摻加足夠數量的礦物摻料與高效外加劑,其強度只需靠適量的水泥漿體即可達成,可避免水泥漿體干縮龜裂的問題。HPC的礦物細摻料,像飛灰、爐石、稻谷灰、及其他火山灰材料,使之更具阻滲及抗蝕的功能。HPC之高工作性包括容易施工、沒有析離、容易粉光或后續處理簡易,可以縮短工期、節省^力及簡化施工業等。
生態綠網
“生態綠網”為綠地質量設計的第—重點。所謂生態綠網,乃是由公園、綠地、溪流、池沼、樹林、庭園、綠籬等綠地區域,所串連組成的生態綠地系統,此綠地網絡可減少人為干擾與天敵傷害,讓多樣化生物得以安全移動遷徙,并能充分覓食、筑巢、求偶、繁殖,進而促成生物遺傳基因之充分交流,以達物種更新強化的目的。生態綠網就像綠地生態的項鏈一般,可以提升整體綠地系統的生態價值。
建筑耗能量
所謂的“建筑耗能量”只是用來評量此皮膚之性能尺度而已,亦即用來衡量第三層皮膚內環境處于健康、舒適條件下所須付出的能量。亦即在維持相同健康、舒適的環境下,建筑物的耗能量與居住環境質量恰成反比。耗能量較大的建筑物,象征其居住環境較差;反之越節能的建筑物之居住性能則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