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險,防“小三”險,雇員忠誠險……“非主流”險種層出不窮,
是保險公司真正看中潛在的市場,還是為吸引眼球制造的產品噱頭?
4月份,隨著市民對H7N9禽流感關注度的持續升溫,幾家險企推出的“禽流感專項保險”因此大賣,中民保險網一項數據顯示,該險種在短短4天內銷售了1000多份。
類似“禽流感保險”的“非主流”保險產品,在叫座的同時,是否叫好呢?本刊記者進行了多方走訪。
禽流感保險被疑賣“噱頭”
新一輪禽流感疫情爆發后,因為政府埋單的時機不太成熟,“禽流感患者治療費該由誰付”成了一項熱點話題。
一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大項的保險,保重疾,保身故,但得了禽流感也不算重疾,也不一定身故。該險種上線之前,醫療費用誰出問題還沒解決,所以“禽流感專項保險”的推出有一定意義。
但保險業內人士并不看好這一險種。平安人壽一位專業代理人解釋,“禽流感”、“非典”這樣新發的流行性疾病產生的醫療費用支出,屬于社保報銷范圍內的,可以用醫保報銷治療費用。
這引發了相關人士的質疑:既然險企的終身壽險、住院醫療險和社保等可以保禽流感,那保險公司是不是在賣噱頭?
“實際上,我們這個險種在2005年已經開發了。”針對質疑,華安保險深圳總部人身險總經理龍飛告訴本刊記者,2005年國內全面爆發禽流感疫情,華安保險根據當時市場需求,經過精算后,推出了這款專項的禽流感保險,當時此險種收獲了800多萬保費。
本刊記者在中民保險網上看到,由華安保險推出的“華安禽流感無憂疾病保障計劃”,產品價格為25元到100元不等,保額從5萬到20萬。保險期限為1年,一次性繳費。從上市至今,已賣了2585份。
此外,民生保險、中國平安、泰康人壽等險企均有相關保險產品。
相關人士打出問號:這些引人眼球的保險產品一陣熱賣后,等風頭過后,又恢復往日的平靜,這會不會引發產品設計浪費資源的亂象?
“有需求才有市場。一個保險產品,沒有銷路,沒有銷售業績,那才算是設計失敗的產品。”龍飛說,像“禽流感保險”這樣的保險產品,其“生命力”并不是靠一兩個月就能決定的。“你看8年都過去了,禽流感保險還在賣,所以還是有市場的。”
中民保險網總經理喻周透露,其實在H7N9爆發期間,不少險企還在討論要不要推出此險種,不過因為費率未統一等原因而擱置了,華安保險能熱賣,與其事先開發有關。
非主流不等于冷門
大類的險種,無非就是壽險、車險、意外險、分紅險、養老險等,但細分市場上,存在的保險品種不止這些。
在日本,有一種“一桿進球險”,其名字足以令人嗔目結舌。日本經常舉辦高爾夫交流會,可按照日本慣例,一旦有球手一桿進洞,該選手必須自掏腰包,給所有參賽者購買紀念品,甚至還要舉辦宴會等。
雖然對職業高爾夫球選手和一流業余球手來說,一桿進洞的機會是五萬分之一,對水平一般的俱樂部會員來說,一桿進洞的機會只有十五萬分之一,可球手還是會擔心意外進球之后的巨額費用。但買了一桿進洞險后, 這一切費用就都由保險公司承擔了。
類似的奇怪險種還有防“小三”險,雇員忠誠險,憐香惜玉險等,大部分叫好但不一定叫賣。
“我國整個保險業大概有1萬多種保險產品,其實真正在賣的,只有一兩百種。”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新險種的開發也并非那么容易,在進行精算和考慮市場需求后,還要通過保監會的報備。
根據一項數據顯示,在中國保險經紀網站中,在線保險產品種類最多的是中民保險網,為420項,而惠澤網、新一站保險網位列2、3名,分別為285項和172項。
“非主流險種不等于冷門產品。”龍飛說,2006年5月15日,華安保險在業內首推華安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這一險種也是“非主流”,但是它不冷門。
為何說它“非主流”?龍飛介紹,因為助學貸款還貸率低下,風險太高,國內險企均不看好這一險種,華安卻不顧盈虧,堅持銷售。
如今,華安保險為此成立了一個學貸險專項部門,開辦6年多以來,給全國35萬名貧困大學生累計發放貸款40億元。
但有關專家表示,雖然部分“非主流”險種因為特殊時期而叫賣,但這些險種在大部分時間基本處于閑置狀態,這類保險如何長遠發展,保費如何增長,還有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