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以南,謂之湖南。一湖三山四水,亦是湖南。唐人言“秋風萬里芙蓉國”,“芙蓉國”也是湖南。波瀾壯闊的近代歷史樞紐,“偉人故里”,就是湖南。“兩型四化”助推,5年躋身全國經濟十強的“魚米之鄉”,還是湖南。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湘江之濱,聽濂溪一脈的濤聲,麓山腳下,數湖湘才俊的風流。湖南,中國歷史上公認的人杰地靈之處。
古有王夫之國難當頭之際,化文采為劍光,威武不屈,崇尚實學,終集一代思想文化之大成。又有陶澍督辦漕糧,捐俸救災,整飭吏治,開創利國利民利商的實業先河。郭嵩燾制止私鹽,出使西方。魏源睜眼看世界,作《海國圖志》,大興經世致用之學。毛澤東湘水潛游,抒發“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特定的“水土氣質”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在此間形成了愈久彌新的“湖南信心”,使得湖南人迸發出“地處內陸,不能為內陸意識所縛,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的自強精神,架構出這一特定場合下的競技戰略,向世人展現了湘人敢為人先的“霸蠻”精神:變遷的是時代,不變的是湖南人“心憂天下”的雄心!而正是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奠定了巴陵美酒“勝景干黃”的文化根基。
自古農業發達之地,必為美酒之鄉,“巴陵壓酒洞庭春”,“湖廣熟、天下足”,酒鄉即為此地也。中國美酒地標所在——湖南處于北緯30度世界公認的釀酒帶上。大陸性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光、熱、水資源豐富,土壤中有機物含量大、湖南具備造就佳釀的一切條件。
同樣,湖南是尚酒之鄉,唐代湖南民間“貯精糧,甑甘醇”,已蔚為風習。有親朋來訪,“能飲一杯無”的待客之道沿襲至今。淳樸尚義、勇敢尚武的湖湘兒女,以酒為禮,以酒會友,以酒論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湖湘文化,也造就了湘酒和湘菜的世界風行。
“八百里洞庭,千古岳陽樓,一湖風月飲酒樓上樓,水天一色黃酒飄香滿神州。”文化的積淀由現代科技所延續,湖湘七千年酒文化的傳承者——湖南勝景山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孜孜地吸吮著湖湘的山水靈性,盈盈地承載著芙蓉國里的鐘靈毓秀,高擎中國新型黃酒的大旗。公司倡導科技創新,先后被認定為全國高新科技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企業,自主研發的“多種生物酶釀造黃酒方法”和“多肽黃酒生產方法”開中國七千年黃酒生物酶、多肽制造之先河。在原有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勝景山河公司實施科技攻關,首創了集“低度低糖”、“多肽”、“清爽”之大成的“勝景干黃”!
一杯勝景干黃,和諧融匯了洞庭湖區奇絕秀麗的自然美感,積淀深厚的多元文化,蘊含獨特的民族智慧,承載了湖南的厚重,散發著醉人的芬芳,讓你、我、他,暢快的品味,而后靜心地回味著“千年靈秀,盛世湖南”的風采。
勝景干黃,為湖南人干杯!為盛世湘酒干杯!為盛世湖南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