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間,服裝設計師李忞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已經半年了,他和搭檔首飾設計師張曉宇將工作室搬到了位于北京服裝學院內的“創新園”。當中國原創設計的概念日趨普及,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設計師都面臨一個問題:究竟是安全穩妥地找家公司上班,還是隨心而行做一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而獨立設計工作室的興起,也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一種行業發展的現象。李忞的品牌“尤目YVMIN”早在大學三年級時就已創立,最初這是以“身體裝飾研究”為大方向,并且帶有實驗性質的個人化創作。也許與當時還是學生的立場有關,他沒有考慮太多關于市場的問題。在經歷了畢業設計的個性化創作之后,他很快調整了視角,推出品牌旗下的第二個服裝系列“入夢界”。
關于服裝之于穿著者的意義,李忞的想法獨特而有趣,在他看來,服裝就像女性身上可以不停變化的第二層“皮膚”。通過選擇不同的服裝與配飾,人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情緒中就能化身為另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而這也是他渴望通過設計來實現的目標——鼓勵女性勇于探索不同的著裝風格。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自我意識的覺醒與個人意志的體現。所以盡管隨著不斷接觸市場,他開始收斂,少用一些造型上夸張的表現手法,但他的設計始終個性十足,包括對各種新面料的實驗也顯露出大膽和富有開拓性的特征。“入夢界”這個系列的面料主要采用了具有強烈光澤感、帶有竹纖維成分的羊毛呢,同時,與之搭配的是硬朗而性感的漆皮和透明EVA等帶有未來感的材料。這幾種特殊面料除了營造出豐富的服裝層次,不同光澤的相互折射還讓服裝變得更加立體和多元化,十分特別。
在做“入夢界”系列的時候,李忞一直在尋找和深化品牌的概念,“之前我們做的東西總感覺是為了好看,現在我們的方向是未來感和節奏感,以及超現實”。追求“超現實”的人,腦子里想的東西必然會和“現實”有一定差距,當被問到如何平衡品牌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時,李忞覺得現階段的嘗試可以大膽一點也無妨,“市場是需要培養的,同樣的,受眾也可以培養。首先我們想放開點,然后再往回拉就相對容易,如果一開始就收住了,再想往外放也不好放”。的確,說到關于服裝實穿性的考量,他的本科畢業設計作品“固”系列所呈現出的夸張與另類之美,相比較而言可能更像舞臺裝。極致的東西未必就不好,只是大眾需要逐步去接受,于是“入夢界”系列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另外一次“試水”,有些人覺得不好,也有些人特別喜歡。
太有個性到底好還是不好?也許這不過是又一個悖論。畢竟無論怎樣突出的個性,都是在一個基準之上比較而得出的。李忞在這方面顯得很清醒,“我本身挺接受市場考驗帶來的變化,而且也很喜歡,但是市場想要的東西和我想要的分得太開了”。隨之他又說:“我覺得當你去尋找你想要的那片市場,那么其實就是在做你喜歡的東西。”活在當下的人們無法得知“未來”存在于何處,但對它的渴望很多時候會像一束光那樣照進夢想。也許只有當你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堅定、更自如,才能離它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