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表明,由于壓力過大和飲食不當等原因,現代女性往往面臨著體溫低于正常體溫最低值(36.5℃)的情況。要知道體溫短時間內上升1℃,具有修復細胞功能的HSP就會出現,讓免疫力提升30%!所以面對H7N9威脅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確切了解自己的體溫,找出影響自己體溫的外在因素,從而改善容易被“入侵”的“低體溫狀態”,一起來讓身體溫暖起來!
大約在50年前,成人平均體溫為36.8℃,兒童則為37℃。但·隨著時代的變換,環境、飲食以及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壓力、過多食物的攝取、運動不足等都讓人體平均體溫下降了近1℃。
日本自然療法專家安陪常正曾說,當人體覺得冷時,血液循環受阻,HSP活躍度變低,免疫力會跟著變差。
相反,若能讓平均體溫升高1℃,免疫力就能提升30%。因為體內的溫度升高1.C,達到約37.5℃時,就會刺激體內的HSP產生,讓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狀態。HSP(Heat Shock Protein=熱休克蛋白),這個名字我們肯定感到陌生,但是在人體的60萬億個細胞中都存在著HSP,它們負責修復細胞內變壞的蛋白質,使體內受損的組織恢復正常運作,同時提升免疫系統。看來短暫提升體溫,刺激HSP的產生正是健康的要訣,所以,讓我們一起給身體加加溫,在這個空氣、水質、H7N9……危機四伏的時刻,更要把自己的免疫力UP到最高級!
讓身體啟動“一鍵加溫”
1 每周泡澡5次
當身體表面溫度加熱至41-43℃時,體內溫度會升高1℃,所以泡澡是提升體溫最簡單且舒適的方法。一般來說,38℃-41℃的水屬于溫水,到達42℃以上就會感覺到燙。燙可以讓人體更有精神,而溫水則可以使人放松。泡澡時將脖子以下都浸入水中,這種情況水壓可以達到500千克,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全身代謝的功效。不過,如果覺得全身浴有不適感,也可以采取胸部以下浸泡的半身浴,將溫暖集中于下半身,促進包括腎臟在內的血液流通,浸泡超過30分鐘,泡澡時和之后都有出汗的感覺,幫助人體把寒氣排出體外。
2 沒事多走路
人體大約40%的熱量是由肌肉產生的,所以一直坐著不動是不可能有健康的!能讓人體出汗的簡單肌肉鍛煉就能讓體溫上升1℃,而最簡便的肌肉鍛煉就是走路。一般來說,20-30歲的女性,一分鐘的行走距離應為85-90米,每天最低步數為10000-11000步。每天堅持走路,對血壓、心臟、骨骼以及消除壓力都有益處。
3 不要爭著做“吃貨”
把我們每天的進食量適當減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會更健康?,F代人生活速度加快,細嚼慢咽的習慣幾乎不存在,如果每頓都吃飽,給胃部造成的負擔就會加重,原本提供給肌肉、腦部、肝臟的血液就會都跑到胃部幫助消化,讓體溫下降。所以“吃飯八分飽”是最健康的飲食方法。也許剛開始嘗試這種飲食方法會覺得餓,如果依舊能保掙心情舒暢,就要堅持下去。
4 “頭涼腳暖”最健康
身體感到寒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腳部寒冷?,F在很多女生甚至在冬天都不喜歡穿襪子,雖然時尚了,但是對身體沒有好處,所以即使在夏天,也最好不要讓腳光著。同時別小看了圍巾、披肩,雖然它們只覆蓋了脖子和肩膀,但頸后和背部下方存在著產生的熱能量極強的褐色脂肪細胞,讓身體變溫暖的效果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