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高姿”董事總經理陳丹霞第二次做客《都市麗人》。上一次,她還在以感性女人的身份,滿目柔情地描述著家庭以及“簡單的幸福”,幾年后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她,卻已成長為一個理性的商人——“沒那么簡單”,時間的歷練讓一切變得云淡風輕,無須粉飾,這一次我們不講童話故事。
對于湖南衛視而言,《我是歌手》的成功,是收視率的一場翻身大仗;對于黃綺珊來說,是“女屌絲”的一次逆襲;而對于“立白”來講,只是品牌構建中的一環——身為大家族中的一員,陳丹霞不僅是上海新高姿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亦是立白集團經營管理與改革中心的副總經理、化妝品事業部的掌舵人、澳洲澳希亞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她身上的擔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是越發重了。
是的,她是家族企業的繼承人,但與其說她是“富二代”,倒不如說是“創二代”來得準確。海外留學,歸國創業澳希亞,接盤“高姿”,從未松懈的超負荷生活描摹的正是一個“創”字,如今“高姿”的成功又一次證明了她與生俱來的商業潛力。
年輕、漂亮、高知、女企業家,這樣的標簽也使得陳丹霞近年來成為商界與媒體關注的焦點,從《波士堂》到《名人堂》,從《我是歌手》到《我為歌狂》,皆能看到她的身影一成功與自信并非一朝練就,還記得幾年前做客《都市麗人》的陳丹霞,身陷事業攻堅期,在千頭萬緒中選擇了“避重就輕”,但如今,她瘦成一道光,卻更有力量,飛快的語速與堅定的語氣都在告訴你,就算是一團亂麻最終也會被她理成一根線。家庭與事業,感性與理性,這些人生的難題,她已不再糾結,因為選擇的硬幣握在手中,正反都由她自己決定!
“快把獎杯拿走”——學會講100%的No
“快把這些獎杯拿走”——在陳丹霞的辦公室里,她剛剛坐定,正要接受我們的采訪,卻一眼瞄見為了拍攝而被助手重新整理過的書架。“也不要放那邊,直接拿掉,不要再放上去了。”我們轉身看到,她的各種獎杯、獎牌真的很多,只是它們都很不受寵地被丟棄在角落里。而一些小裝飾品、書籍和旅行中收集的明信片則被她精心放置起來。
看來幾年不見,她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絕,No就是No,不容遷就。我們贊她狀態更好了,她笑著說:“也許是因為現在更駕輕就熟了吧。我現在更忙,但學會了協調。”聽上去很神奇?她的秘訣就在于“沒意思的應酬不去,沒意義的事不做”,她的時間管理法則就是把事情分成輕重緩急,“非做不可的事情,當天就做完,如果做不完……那就說明沒那么重要!”而這樣的“放下”也是培養團隊最好的催化劑,“我對他們反復強調,下班后如果沒有萬分火急的事都不要把電話打到家里來。”自己決定、自己負責,如此練就的層級分明的有效梯隊,也成為她的解壓秘器。
我們感嘆她似乎改變很大,她卻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最在乎的依然是家庭。至今她仍與父母住在一起,“要說變化,那就是我依然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有什么事情和家庭沖突,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棄。”
“如果有的選,我才不要當什么女企業家”——一旦說Yes,同樣100%
外人只道她天生麗質口含金匙,卻不知她的煩惱。“在接手‘高姿’前,我其實已經創業成功,在國外收購的品牌業務發展得很快,但董事會的決定加上作為家族成員,我責無旁貸。”出身是她的優勢,責任卻是她與生俱來的使命,有時候她沒有Say No的權利。
被家族期待、被董事會期待、被數千員工期待……被期待,是一種動力也是壓力。“想想真是又好笑又無奈,我培養了那么多有責任感的員工,這種責任感既是自上而下,同時也是自下而上的,他們會反過來推動著我,更付出更投入、要參加各種活動,要維護自身形象從而維護品牌形象。”
在接受采訪前,陳丹霞剛從安徽衛視錄制完《高姿美白BB霜我為歌狂》歸來,我問她冠名這個節目是不是也有點個人興趣所趨?她笑著說:“當你做到我這個分上,就會知道你的個人愛好已經不重要了。外面有2000多個化妝品品牌,進口的、合資的、國產的,這個行業近幾年競爭很慘烈。商場如戰場,很殘酷,你如果是個純粹感性的人,多愁善感,行業里根本沒有你的立足之地。”如果有的選,她大概會選擇去當一個藝術家吧。
然而你說她沒的選也好,選擇了責任也罷,她這個人,一旦說出Yes,就會像不留情面地Say No一樣,毫無保留地付出,直到令所有人都贊嘆“Yes!”
“一個女人帶著一票女人”——做女人也不能失職
不過,你也別誤以為陳丹霞已變成純粹的理性商人,且看看她的公司吧,90%的員工都是女性,一個女人帶著一票女人,這個地方還真像家,“有時沒道理可講。”愛美,愛打扮,偶爾也上演爭風吃醋的小戲碼,她一面感嘆化妝品公司管理的不容易,管理者內心得強大、包容,一面也覺得做個稱職的女人很重要,“我的員工裝扮比我還精致,家庭關系也維護得很好。”
陳丹霞當然也很“女人”,盡管偶爾在企業家的聚會上還是會被認作誰誰誰的漂亮秘書,但她都一笑置之。
難怪她對女強人這個詞唯恐避之不及,因為在她眼中那不是她想成為的女人,一頭扎進工作,失了情趣也失了自己。所以她再忙,還是會逃出去旅行。在她的旅行中,永遠要做滿三件事:住在當地零售業最發達的地段,讓自己接觸最新鮮的時尚信息;再以酒店為圓心,把周圍幾公里半徑范圍里的吃喝玩樂好去處逛個遍;最后她喜歡一個人探訪當地的美術館、博物館與教堂,在美的旅程中激發自己更多的靈感。看來她的浪漫情懷與事業心也不再糾扯了,人生的硬幣,何時選正面,何時選反面,她已了然!